被遗忘的游戏先驱用这些黑科技定义行业未来

昨天 10:144 浏览综合
不知如今大家听到「世嘉」二字会想起什么?是如龙还是女神异闻录,对于2000年代或之前的玩家来说,世嘉却代表着另一回事 —— 万年老二、颇具匠心、极具先见之明的游戏公司……虽然由始至终未当过业界一哥,可是谁都没有怀疑过他的开发实力,那些年的世嘉,大家还记得多少?
世嘉从未登上过任何年代游戏主机的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总是处于第二或者第三位。难道说是因为世嘉的实力不如别家?当然不是,并且恰恰相反,如果大家重温从80年代开始的世嘉主机及周边配件,就会发现世嘉放在主机上的心思及设计是多有先见之明。
体感操作从8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不少苗头,红白机也曾有过地毯或平衡板形状的控制器,可是Activator是直接以感应器读取动作的真正体感控制器,而且还是由世嘉官方牵头制作。在此之后,再次出现体感操作的主机得要等到2006年的Wii,由此可见世嘉的先见之明。不过不难想像,1993年要做到真正地以体感操作游戏绝对十分困难,因此Activator给人印象离不开“唬人玩具”的感觉,最后以失败收场。
与体感同样代表世嘉先见之明的还有网络方面。
当时世嘉在推出DC时就说过,如果这次失败就会退出主机市场,结果如大家所知DC败给了PS2,世嘉从此再也没有推出过新主机。不过这次失败的问题并非出在主机本身及网络功能上,而是商业决策的大败北——年末黄金销售期中,首批推出的DC竟只有7万多台,结果瞬间完售陷入了长时间缺货,因此错过最好的促销时机。
世嘉当时是出色主机厂商的同时,也是出色的游戏厂商,虽然在游戏主机界是万年老二,可是出自他手的经典佳作可不少,像《VR战士》、《莎木》等作品更对后世游戏影响深远,因此任天堂粉丝也好,PS粉丝也好,我想就算玩家再怎么不喜欢世嘉,也不会对其开发力抱有任何怀疑。
比起主机,世嘉早在70年代末就已经进入了街机市场,而且业务也比较出色,是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当然世嘉「先人一步」的想法也在街机场上充分发挥了出来。
第一款能看出世嘉独特性的街机就是从1985年《Hang On》开始的体感系列。
而同为世嘉发明的街机卡片游戏,则补齐了这方面的短板。像《卡片召唤师》等游戏在游戏界向来有着一定市场。
直到现在,卡片游戏仍是街机一大支柱,而世嘉到了今天除了有如《舰娘》般的潮流作品外,开山鼻祖的《国际足球冠军俱乐部》系列更是一直活跃在街机场上,而且足足运作了15年之久。
如果当初世嘉没有制作《国际足球冠军俱乐部》的话,街机或许早就“灭绝”了吧?
TapTa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