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千万播放的“蟑螂圣经”背后,还有一场顶流民间赛事

昨天 22:0117 浏览综合
TapTap
刺猬 | 文
要说近段时间《明日方舟》火出圈的事儿大概有两件,一个,是UP主“发誓不做夜猫子”在酒后面对屏幕脱口而出的金句,后被冠以“蟑螂圣经”之名,迅速席卷全平台;其二,则是第七届“仙术杯”赛事,在经过多轮激烈角逐后圆满落幕。赛事期间,B站单一直播间峰值观众数突破10万,也足见其热度之高。
TapTap
仙术杯,全称明日方舟仙术杯,最早是由UP主“龙哥哥今天又鸽了”个人围绕《明日方舟》中的集成战略模式发起的竞技赛事。自2022年起,该赛事目前已成功举办了7届。
不过很多人在得知这是民间赛事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吃惊——一个个人发起的赛事却有首页banner、精良PV和热搜讨论。近两年,点进专题页更有专业赛事级内容与"全民仙术杯"活动……
TapTap
由UP主北绊半球 制作的赛事前瞻PV,乍一看非常官方和正式
你告诉我这是个人发起的电竞赛事?!这人什么来头,能有这么大能量?
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事实——仙术杯系列赛是由“龙哥哥今天又鸽了”(以下简称:龙哥哥)组织的民间赛事。他本人既非B站高层,也非鹰角股东,只是一名普通的UP主……
而这个民间赛事,确实是通过观众们的口口相传达到了如今的规模。
基本上,只要你接触《明日方舟》,你会时不时的被安利去看看这个比赛……包括上面提到的“蟑螂圣经”,夜猫子小姐和阿能在地铁偶遇时,也很自然的问了对方“那你看仙术杯了么”。
TapTap
TapTap
今天下午4点数仙术杯第七届……
一位普通爱好者聚集起大量同好,将自己的个人赛事做到如此规模,听起来是否像一个奇迹?为了探寻这个奇迹背后的故事,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龙哥哥本人,来溯源这个民间赛事的过往。
01
哎,我有一个好点子
严格来说,将龙哥哥定义为一位“方舟极限流UP主”并不准确,因为即使去掉“方舟”二字,这句话本身依然成立:
早在2017年,龙哥哥在B站最初发布的视频是一则关于《阴阳师》游戏的副本攻略视频。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还创作了大量聚焦于DNF端游竞速挑战的视频。据他本人所言,后续能够成功承办《仙术杯》,与他早期参与甚至组织一些DNF个人赛事的经历密不可分……
TapTap
在早期,DNF的内容数量甚至比《明日方舟》还要略多一点
按照他的说法,他玩游戏更多是兴趣驱动,并不特别偏好某个特定的游戏类型。非要说特点的话,那就是他点子多、执行力强,总喜欢尝试用特殊的阵容和配置去完成挑战,并将成果分享给观众。
例如,在《明日方舟》尚未推出高难度玩法“危机合约”和roguelike玩法“集成战略”之前,他就已经在既有的“突袭”模式、高难地图、乃至常规的“芯片本”中,尝试通过自我限制条件(如使用更少的干员、特定战术风格等)来实现极限操作和玩法。
TapTap
比如高等级芯片本仅用2位干员攻略……
真正让他开始垂直集中并专注于《明日方舟》,是因为后期新增的硬核玩法(如肉鸽模式)更契合其游戏风格。常规关卡因需要兼顾不同玩家体验导致挑战性不足,此前,硬核玩家只能通过自我设限重获乐趣;而危机合约与集成战略的随机性和策略差异,不仅带来丰富剧情分支,更创造了可持续的深度体验。
TapTap
不同策略选择下的单局游戏体验差异极大
自此之后,反复挑战肉鸽模式,探索并呈现更多可能性与有趣思路,逐渐成为他视频内容的核心主题。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他萌生了一个新点子。
“一个人打肉鸽没意思,干脆拉几个朋友一起打,或许能有不错的节目效果。”
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他率先在直播中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路人王"测试赛,抽选10位水友挑战肉鸽模式并首次担任实时解说,参与者与观众反响热烈。这次尝试让他意识到,举办规模更大一些的比赛似乎是可行的。
于是,2022年4月,第一届仙术杯便在这个点子的推动下诞生了。
02
这里有氛围,也有伙伴
在龙哥哥看来,仙术杯的成功绝非他个人的奇迹。
他认为自己只是发现了一种可能性——能够最大程度地链接那些与自己一样热爱集成战略、热衷挑战的玩家。“若说我起到了什么作用,那仅仅是因为我恰好是一名熟练的集成战略玩家,又凑巧拥有一些赛事筹办经验,才偶然让这个点子迸发出超出预期的能量。”
为佐证这一观点,他特别以首届仙术杯为例:当时的赛事规则设计随意,因扣分项权重过高导致大量选手出现负分,甚至存在“术士券白嫖到异客+100分”这类娱乐性彩蛋规则。尽管趣味性十足,但整体呈现还是略显粗糙。
TapTap
异客是常规模式相对较弱的六星干员,但在肉鸽的特定藏品加持下会“强的可怕”,在当时都是热门梗。
不仅如此,他还强调,没朋友,这比赛就办不了。早期赛事UI设计全赖B站玩家无偿协助;解说与选手团队更是需兼具实力、抗压力和表现力的伙伴——若无他们付出,这个粗糙的雏形都难以成型。在他看来,初期所能提供的奖金其实并无太大吸引力,多数参与者甚至未提报酬。大家与其说是选手、美工,不如说,是一起玩的搭子。正因这里独特的游戏玩家氛围,才汇聚了足够多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探索新可能。
TapTap
首届仙术杯的呈现非常潦草,基本上观众只能在屏幕左上角看到一些比较简略的信息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的点子,会有这么多人响应呢?
一位资深集成战略玩家向我坦言:“可能是因为孤独吧。”
他解释道,仙术杯诞生前,集成战略爱好者普遍陷入了‘屠龙之术’的困境:无论投入多少精力精进技术,终究是自我博弈;即便形成独特风格,也只能在狭小圈层内孤芳自赏。遇到精彩操作时,连分享的渠道都寥寥无几……
搞一场仙术杯,或许,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愿望。
TapTap
《野史的王与异世界的集批》来自UP主@星海_Stargazer
或许正因这种共同性,仙术杯自诞生即显独有特质——选手们并没有成为“唯分是图的分奴”,而都是借助这个舞台打出自己的风格和绝活。每届赛事由此催生无数"名场面"与"冥场面",龙哥哥坦言:"出圈的梗和经典切片早已数不清。"
TapTap
历届仙术杯都能形成数量可观的梗,一届一屏幕梗百科那种(来自UP主@烨華TvT)
从早期棋棋在蓝门口极限操作单杀变身大蒂,引发满屏"合影"弹幕的盛况;到挚友魔法ZC目录因325低分意外翻车时贡献的"不周山";再到新近诞生的"白舞鞋花语忘记,黑舞鞋俺有一计"。
这些或热血或诙谐的片段持续撩拨着观众的情绪,印证了集成战略爱好者们的预想:他们的联结不仅战胜了独行时的孤独,更将这份"意难平"的热忱传递至更广阔的天地。
TapTap
在第五届仙术杯,以低配攻略闻名的ZC意外落败于利刃所指关卡,故此关卡被观众戏称为不周山(ZC本人姓周)或落Z坡,而龙哥哥翻车的关卡同理为“龙亡庙”
如今,仙术杯吸引的不仅是核心玩家,更凝聚了大批《明日方舟》玩家与创作者。赛事衍生的角色/战队应援曲、二创内容随处可见,比赛已从集成战略精英赛事蜕变为联结整个玩家社群的情感符号。
TapTap
比如举办者龙哥哥为队长的冠军厨小队也有了自己的二创
而当这些刺破孤独的微光汇聚成炬,其能量也吸引了更多关注:第二届仙术杯决赛期间,《明日方舟》制作人海猫络合物亲自现身赛事直播间,并以Superchat留言互动,从留言看,似乎看的也挺投入的;游戏官方运营团队亦持续关注赛事进展,多次在社区动态中提及仙术杯内容。
TapTap
海猫发言后不久,也正是琪琪“门杀大蒂”的高光时刻
03
更大,更强的仙术杯
当然,更关键的转折点和变化在第四届赛事——B站平台正式以赛事支持者身份介入,为仙术杯提供资源倾斜与流量扶持。
这一合作带来的变化是相当直观的:
赛事直播技术同步优化,相比起过去用办公会议软件转播造成的“血肉畸变”(清晰度低),多位视角切换的机位、更高的直播清晰度,以及UI面板中事实提供的直观可视数据变化,都显著提升了赛事观感。
TapTap
进片头-现实队名队标-Pick/ban环节的直观呈现,已经和正统电竞项目并无二致了
不仅如此,赛事专题页开始有了直观的赛事赛程导视和图形化的积分数据更新。这一切不但让观众觉得有趣和新鲜,也让龙哥哥感慨不已,“有些东西,平台施以援手后确实感官上完全不同,可以说,也让我看到了这个赛事不曾预料的样子”。
TapTap
TapTap
同时,在平台给与足够曝光的倾斜下,这束由同好们结成的微光开始被进一步放大。越来越多《明日方舟》的玩家会更多的刷到“仙术杯”相关的内容,并凭借着更直观更清晰的赛事呈现,以及一如既往有燃点有笑点的赛事本身成为了浩瀚星光中的一份子。
当然,随着赛事逐渐扩大,观赛人数逐渐增加,更多的压力也尾随而来:由于不再只是针对少数集成战略爱好者的比赛,所以听到的声音里,除了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包容,也出现了不少质疑和批评。
甚至,龙哥哥坦言,很一段时间,赛事规模的扩张让他陷入内耗:选手失误、断网、规则漏洞导致赛事缺乏后续看点等突发状况,难以预料却必遭舆论冲击。每届赛事皆如走钢丝,只能默默祈愿一切平稳。陌生的质疑声虽未动摇办赛决心,却如藤蔓般缠绕思绪,困扰了他很久。
TapTap
来自UP主:KP不会画画
“但后来我与自己和解了。我意识到赛事无需完美,更不必为未发生的意外提前焦虑。接受不完美,这个时候,我倒觉得民间赛事的潦草倒也是个优点,可以专注呈现更多绝活与乐子,主动追寻最初的快乐。”
事实上,虽然偶有杂音,但当赛事突发状况需紧急规则热更新时,观众多以“理解”替代苛责;面对技术故障或判罚争议,弹幕也更多时候是化身“云策划”,从选手视角推演补救方案。
某种程度上,大家彼此早就已经是熟识已久的损友。这种“插科打诨式共情”成为他抵御压力的精神锚点。
谈及此处,他主动提起那个出圈的“蟑螂圣经”梗——“看到那位朋友的视频,我的第一反应其实是‘卧槽,世另我!’在解说席外,我也是个社恐患者,紧张时甚至会手足无措。唯有在特定情境下——比如为热爱的事物挺身而出时——才能短暂化身社牛,爆发出自己都惊讶的勇气。”
TapTap
最C的解说居然不是很会和陌生人交流的那种人——采访过程中,这确实是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他坦言,自己很庆幸在B站,能和这么多玩《明日方舟》的朋友邂逅,一同分享快乐,更幸运地觉得,能用这个偶然迸发的点子筑成舞台,让孤独的个体在赛事中彼此认领,以最本真的姿态互相点燃。
04
尾声
即便有了如此多“并非奇迹”的答案,但回望仙术杯走过的这几年旅程,作为民间自发组织的比赛,能够有如今这样的规模和对游戏的影响力,依然是十分让人惊奇的事情。
而现在,这份凝聚还在持续升温:根据最新一届仙术杯的赛后统计,仙术杯赛后,《明日方舟》相关直播内容的观看人数环比上个月增长72%,较上届仙术杯同比提升近40%,二创活动的投稿UP主数同比上届增长近25%。
肉鸽的随机性所带来的节目效果和《明日方舟》本身的策略深度固然是一切的起点和基石,但将这一切转化为更广泛的狂欢确实充满了挑战:要在整体以分数为依托的赛事激励下尽可能展现绝活,需要大多数参与者的全力配合;要促成更强烈的共鸣,需要有人自发地去安利、解析、科普来降低理解门槛;要想呈现更多高光时刻,就需要一群足够可爱的玩家能在弹幕中耍宝共情。每个人似乎都不需要做出太出格或超越期待的事情,但每个人都要展现出比单纯喜欢多一份的热情,才能呈现出如今的效果……
TapTap
B站《明日方舟》玩家特有的同好氛围不止创造了一个奇迹,比如24年创下全站千万播放的佩佩ep,你也可以从满屏的高级弹幕中,窥见冰山一角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独特的赛事最终也只有在B站——这个由众多二次元同好自然凝聚的社区——才可能形成。这里的社区氛围独特且适度,既避免了过度组织的生硬感,也不会因关系松散而疏离。参与者得以在一个熟悉、舒适的环境里,从容且真诚地展现对作品的热爱。
正如一条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弹幕所说:你能看到同好们和你一样享受游戏,看到选手们在你以为万策尽的绝境下依然选择挣扎;我们同悲同喜,一起手心出汗,一起攥紧双拳,那种冲击力会让人发自内心地敬佩这群热爱游戏的人们,也会对游戏本身再度燃起热情。说到这我突然想起四周年剧情里阿尔图罗曾构想过的共感:“我们各自鲜明,却又生而为一”。假使真有天外邪魔存在,那它一定不敢轻易踏足仙术杯的赛场。
TapTap
不仅国内,仙术杯的影响已经扩散到了海外《明日方舟》玩家那里
为此,我还特别追加问了龙哥哥最后一个问题:“目前为止,你所举办的比赛,已经从一个小圈子的赛事,成为了一款热门游戏的盛大联欢,其他游戏的爱好者也想从中获得启发。作为一个过来人,你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一说的建议么?”
“我觉得,就是在有想法之后,不要急于在一上来就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可以先尝试着做出个雏形。同时,相信你在这个平台上能遇到的同好们。比起一个人苦思冥想,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或许能迸发出你从未想过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