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风云志 | 三谋战场的 “公式帝”:博士指挥官拿捏每一场胜仗
当实验室里的严谨思维撞上三国战场的刀光剑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今天乔妹就给主公们带来用公式指挥沙盘作战的的指挥官——【徐文向】和同盟【赤焰军】的故事~

从实验室到三国沙盘:博士的跨界指挥学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句话用来形容【赤焰军】指挥官徐文向,再贴切不过。
这位现实中的博士,将实验室里的严谨搬进了三国战场。
铺路时,他规划每块土地的占领顺序,追求最短时间成本;攻城时,他甚至为 “不造车手撕城池” 研发了计算公式 —— 队伍数量 = 城池血量 ×1.12÷300÷19……
每个赛季开局,他已通过大脑中的行军路线计算,勾勒出战局的大致走向,神奇的是——每次最终战局与初始计算的误差都不大。

刚开始,没人知道这个总爱说 “我算一下” 的指挥官,现实中竟然是一所双一流大学的博士!
直到某次攻城战,当盟群在争论争论“天工数量对开关速度的影响”时,【徐文向】直接甩出一张函数坐标轴。

(横轴是开关速度,纵轴是天工数量,中间的拐点是天工投石用完时关口恰好被打完情况下的天工数量,并且得出结论:开关的时候,如果能在天工投石扔完之前拿下关口,这种情况是最好的;在此拐点上增加天工,速度提升并不明显,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减少天工,那么开关速度将会明显减慢。)
毛遂自荐的“萌新指挥官”
徐文向的指挥之路,从来不是铺着鲜花的坦途。
在S1赛季毛遂自荐成为指挥官时,他还并没有 “用计算决胜沙场” 的底气,更多的是新手指挥的稚嫩与莽撞。如今他对于各类指挥数值的精密计算,都源于一次次失利的经验。

不是不犯错,而是 “每一次错都不白犯”。
因为拉车没规划路线,一直被敌对吃拆迁,导致同盟第一天没拿下城,之后他才注意到打城的时候大营要用两侧营帐围起来;攻打弘农时车被偷了很多,从那以后,同盟开关再也不会拉车了,直到等第一座城大营拍下,再统一拉车,并拉到一块集中保护……
S2 赛季, 几个负责铺路的大学生暑假开学后,徐文向一个人的工作量猛地增加,不仅要指挥,还要铺路。整个赛季,他几乎都泡在铺路的任务里,五队不是在铺路就是在保护铺路队伍的路上,导致一个赛季武勋只打了一百万。对面有个兄弟见了,还特意来问他是不是铺路组的。
直到S3赛季,同盟本土培养的另一个“先天指挥圣体”牧小司也成长了起来,扛起了战场指挥的大旗,才把徐文向解放了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战略指挥中去。

铁血沙场里的学术浪漫
如今的【赤焰军】同盟成员们早已习惯了这种 “学霸式指挥”。
“其实游戏和科研很像,都是在复杂系统中寻找最优解。” 当他在实验室里推导公式时,或许想不到这些精密思维会在三国战场上绽放异彩 —— 计算出来的行军路线,最终都化作了【赤焰军】里辉煌的战绩。
八个赛季,七次胜利。
S1赛季-418区,一群SLG小白组建同盟【赤焰军】,通过卓绝的努力和毅力战无不胜,拿下问鼎。
S2赛季面对逆境仍不放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弱胜强,再次问鼎。S3面对盟友全部劣势的局面,终究无力回天,痛失问鼎。W1赛季重整旗鼓,再次登顶。W2赛季以一己之力连续打败敌方三个同盟,带领阵营拿下胜利,续写问鼎传奇。W3赛季在与盟友的友谊赛中胜出,拿下第五个问鼎。W4赛季配合盟友拿下洛阳,获得大胜。
如今W5赛季,采用不立国极限省铁的方式抢下关键城池筑阳,再次配合盟友拿下阵营胜利。
虽然大多数玩家以月卡玩家为主,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靠着一场场战斗点燃战魂,拉满活跃,最高在线纪录高达218。
八载烽烟,七次胜利。【赤焰军】全体成员团结一心,永不言弃,在三谋世界里打出了月卡玩家的风采。
同盟成员
从实验室到三谋战场!每一次在复杂系统中寻找最优解的瞬间都会成为团队里难忘的回忆!烽火八载铸七胜!期望赤焰军全体成员能够继续团结一心,永不言弃!
也祝愿所有主公武运昌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