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小故事-头顶的回响
08/2415 浏览同人
那晚之后,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恢复正常。所谓正常,也只是表面上的。我学会了不去想那条小巷,不去分析那个反光里的影子,我把它归类为“一次由于过度紧张而引发的严重幻觉”。只有这样,我才能继续安稳地坐在教室里,才能在天黑后独自回家。
时间确实是良药,高二下学期,我已经很少再想起那件事了。
我们家的阁楼,一直都只是个堆杂物的地方。因为是自建房,房顶的结构我爸妈都很清楚,他们向我保证过无数次,上面除了几根木头横梁和一堆旧东西,什么都没有,连老鼠都钻不进来。
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那个声音时,我最先的反应是“莫名其妙”。
那是在一个很安静的深夜,我正为一道数学题抓耳挠腮。头顶的天花板上,突然传来“嗒”的一声,非常清脆。我停下笔,声音就消失了。我以为是木头热胀冷缩,没当回事。
但从那天起,这个声音就成了常客。
它总是在深夜出现,模式惊人地一致:一声清脆的落地声,然后是两下越来越轻的弹跳声。
“嗒……哆…哆。”
我小时候最爱玩的玻璃弹珠,掉在木地板上,就是这个声音。
我跟爸妈说了,他们上去看过一次,下来告诉我,阁楼里灰都积了老厚,门窗紧闭,我小时候的玩具箱好好地盖着,什么异样都没有。结论是,我听错了,或是别的什么声音被我误解了。
我尝试接受这个说法。但那个声音太真实,太具体了,它甚至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有时候,在弹跳声结束后,会多出一阵极轻的滚动声。那感觉……非常奇怪,它不像是一颗珠子失去动能后的随意滚动,而像是有谁,用手指非常轻、非常慢地,推着它在地板上画线。
那种缓慢、耐心、带着某种未知目的的感觉,让我越来越不安。
躺在床上,听着头顶那一下又一下的滚动声,在寂静的夜里,一种久违的、冰冷的熟悉感,毫无征兆地从我记忆深处浮了上来。
我忽然想起了高一那个晚上,独自走在小巷里的感觉。
是的,就是这种感觉。
那种你明知周围空无一人,却能清晰地感觉到,有某个看不见的东西,正在用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专注地、有条不紊地,做着它自己的事。
巷子里的脚步声,和阁楼里的弹珠声,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可怕的重叠。
我开始失眠,我必须上去看一看,否则我的精神会被这种联想彻底拖垮。
又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一个人在家。我打开了通往阁楼的舱门,爬了上去。和爸妈描述的一样,里面的一切都覆盖着一层均匀的薄灰,安静得像一张老照片。
我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玩具箱。盖子严严实实地盖着。
我松了口气,觉得自己真是疯了。
我准备离开,手电筒的光束在地上随意地扫过。就在那一瞬间,光圈的边缘,好像照到了什么东西。
我把光束移回去,定格。
在阁楼的正中央,地板上,静静地躺着一样东西。
一颗纯蓝色的玻璃弹珠。我的心脏猛地一缩。
它为什么会在这里?玩具箱明明盖得好好的。
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蹲下身。借着手电光,我看到那颗弹珠周围的灰尘,是那么的完整,那么的 平静。就好像……它是凭空出现在这里的。
我没有勇气去捡起它。
我只是死死地盯着它,脑子里一片空白。它就像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一个不该存在的“结果”,而那个最重要的“过程”,却被抹得一干二净。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阁楼上下来的。我关上舱门,回到房间,感觉浑身冰冷。
那天晚上,我又听到了那个声音。
“嗒……哆…哆。”
我知道,是那颗蓝色的弹珠。
它又开始了。
我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巷子里的脚步,阁楼里的弹珠……
或许,它们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或许,这个世界上,就是存在着一些无法被逻辑解释的“错误”。它们不伤人,不害命,它们只是偶尔,会以一种违背常理的方式,在你身边,悄悄地发生。
而我,只是那个运气不太好,恰好能注意到它们的人。
我不知道,下一次,我又会注意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