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展神女,暑期造“痛城” 十年王者如何同时引爆海内外?
18 小时前7 浏览综合
2025年8月30日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两种场景正在形成奇妙共鸣:游客在专设展览区驻足欣赏,试图从“白鹤梁神女”的手办设计中读懂千年水文密码;而多功能厅里,由保利演艺乐团演奏的《滕王阁序》《赤焰之缨》等主题曲目令各国嘉宾共同沉醉。这一天,《王者荣耀》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完成全球亮相。

而此时在国内,《王者荣耀》的暑期档发力已见成效。全新的三国英雄孙权、新玩法“星火赤壁”“血战华容”正在引发新一轮三国热潮,苏州“东吴痛城”联动、农友节等活动多向联动,让游戏从线上到线下持续火爆,App Store畅销总榜TOP1的成绩可谓无出其右。从世博舞台到国内暑期,我们将就此观察到《王者荣耀》这个十年国民级IP从互动娱乐产品到中国文化载体的跨越。
世博为窗 全球表达:
中国文创被世界看见
《王者荣耀》出现在世博会舞台,不仅仅是作为元素或注脚,其承载的已是沉甸甸的文化意义,也是中国现代文明发展对传统文化遗产持续热忱的最好表达。

与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合作,选取大乔“白鹤梁神女”主题皮肤来制作典藏手办,在2021年时做出的这项企划放到如今看来仍称得上“惊为天人”。而这款典藏手办将主题皮肤中对石刻、双鲤、莲花蓂草等意象完美还原,跃升为实体,更加重了作品的艺术气息,近几年一直被誉为最成功的皮肤案例之一,受到玩家们普遍喜爱与广泛讨论。
时至今日,《王者荣耀》在逐年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非遗传承责任之后,仍然选择此件作品作为世博会焦点展品,其重要意义已不言而喻。

展板向观众娓娓道来白鹤梁背后的历史:这处千年水文石刻,既是一部镌刻在长江中的编年史,也是书法、石刻与民间智慧的结晶。“石鱼出水,以兆丰年”,不仅是农耕文明的朴素信仰,更传递出人与江河共生的东方哲学。这一切,都通过“白鹤梁神女”的形象——她的水纹裙裾、双鱼饰件——变得可视、可感。
现场不断有各国观众驻足,不少青少年反复比对屏幕解说与实物细节——曾经模糊抽象的千年遗产就这样形成具象化的东方美学,尚未被全球了解的中国地域文化符号也在此时变得亲和易懂,这可能就是中国游戏IP创作带给世界的通用文化语言。
而在中国馆多功能厅,每日下午三点的《王者荣耀》交响乐展演,则进一步以音乐为媒,书写文化对话的篇章。厅外早早排起长队,受邀嘉宾亦满怀期待。《滕王阁序》《赤焰之缨》等曲目,将琵琶、鼓等传统民乐与西方交响乐融汇一体,以激昂又细腻的旋律,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厚度与情感——这与安排在上午的《黑神话:悟空》展演组成“中国游戏双璧”,也成为中国数字文化走向国际的生动注脚——不只是娱乐产品,更是具备全球传播力的文化载体。

从白鹤梁“静态展陈”到交响乐的“动态演绎”,《王者荣耀》在本次世博会达成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推广传播的新范式,这也充分展现了作为当下最著名的国民级游戏IP,《王者荣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路径一直保持主动选择、深度解读、创新表达的态度,这种深耕之路,正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代表中国展现文化自信。而我们发现,这种自信也源于《王者荣耀》本身仍然在不断发展的内容创作表达。
暑期深耕 三国为镜:
国民记忆就是先进IP生产力
此次世博会的高光,离不开国内市场的深厚积淀。这个夏天,《王者荣耀》以三国为核心的暑期内容,再次证明其激活国民文化记忆的能力,更以持续霸榜IOS 畅销榜 TOP1 的成绩,巩固了国民级IP的统治力。

暑期档App Store畅销榜总榜及游戏榜上,《王者荣耀》的位置一直十分稳固。
时隔五年推出的三国英雄孙权,成为点燃暑期热潮的“第一把火”。不同于传统游戏中“成熟霸主”的刻板形象,王者团队将设计焦点放在有“定旌之谋”的少年智略以及“兄妹情深”的情感投射上,让整个角色设计完全跳脱出以往对东吴英杰的传统印象,也进一步拉近了与玩家的距离。

角色上线后,源于《资治通鉴》中的孙权对吕蒙言“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也被玩家们搬出来并在《王者荣耀》中有了全新的解读,“劝学梗”从游戏内火到了游戏外,更重拾了这个角色原有却往往被忽视的浪漫主义色彩。

来自玩家的二创,未尝不是艺术化的再创作
这种“游戏带动知识探索”的效应,其实恰恰是国民IP文化价值的普世化体现,从屏幕内丝滑切换到现实生活,仍然能给玩家带来富有影响力的热情与感悟。
与之配合的,是游戏内加入“星火赤壁”“血战华容”等三国主题新玩法,进一步增加了沉浸感。比如在“三分争霸”局外大策略玩法中,不少玩家自活动开始后每天关注三国攻伐动态,同时不断有玩家加入讨论大军,社交平台上自始至终都有很多玩家在关注、记录、分享三分天下的局势。

而像“军师技能”等三国主题设计,也继多年前三分之地赛季引发王者三国热潮后,让玩家们又一次领略三国魅力,“虎豹铁骑”“木牛流马”等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可实践的游戏规则,再加上亲自加入三国鏖战的火热氛围,共同撑起了暑期档《王者荣耀》的惊艳表现。

社交平台上,玩家分享因为新技能而增加的游戏技巧
显然,《王者荣耀》以三国为主题的内容尝试,之所以能真正“出圈”、点燃大众热情,不仅因为“三国”是国人始终热忱的文化母题,更在于它从玩法、设计到氛围营造的多元创新——让少年孙权的“劝学”、木牛流马的智趣、三分天下的争伐,都成为玩家可参与、可感受、可传播的鲜活体验。

小红书上玩家自发投票喜欢哪个《王者荣耀》三国阵营
整个暑期档就好像是一块试金石,持续霸占畅销榜TOP1的成绩,恰好印证了《王者荣耀》内容创作的含金量,而玩家也以最高的热情回馈,把三国的热潮从线上延续到线下。
十年王者 他怎么越来越强了!
通过文旅联动与玩家活动,让IP影响力渗透到更广阔的社会场景,《王者荣耀》与苏州文旅的“东吴痛城”联动可以说是为游戏与地方文旅深度融合打了个样。

拥有旧称“东吴”的核心地域特征,苏州与《王者荣耀》乃至三国文化的联动极富逻辑:先锚定苏州“东吴故地”的文化基因,再用玩家熟悉的游戏语言落地城市、重构表达,从而有效联系起年轻玩家兴趣与传统历史沉淀。用IP吸引玩家实地感受苏州之美,再用游客的热情激活整座城市的年轻化面貌,最终让文旅联动从 “单向宣传” 变成 “双向沉浸”,这也正是《王者荣耀》先进IP生产力的流行表达。
这场可称为“东吴痛城”系列活动极具规模,甚至达到了一种让人看了头皮发麻的丰富度:用王者“孙家三兄妹”的名号出任苏州文旅荣耀推荐官,以“东吴少年游”的主题吸引海量玩家在苏州感受整座城市的变化,借助AR实景、NFC打卡等数字技术,活动将苏州博物馆、耦园、圆融时代广场、摩天轮等十多个文化地标和商圈串联为一张沉浸式体验网络——如果有玩家完成所有打卡体验,那基本上属于将苏州逛透了。

活动覆盖了苏州全城最著名景点,并且接入AR实景技术和NFC打卡等新技术手段
“东吴痛城” 真正落地,整座苏州仿佛被按下了“峡谷开关”—— 山塘街的画舫成了 “痛船”,船身印着东吴英杰的Q萌形象,岸边玩家发现会举着手机追拍;上城门的神仙市集中,偶遇突然出现的孙权 Coser一起合影集邮,就是足以发帖炫耀的今日最佳;寻找各地集章点时,总能遇到玩家们热情招呼,打卡成功就是一条朋友圈:“到苏州体验‘江东子弟’,太沉浸了!”。

痛地铁、痛大巴、痛船…… 王者元素在这场荣耀与苏州的联动中随处可见
整合苏州的历史文化、数字技术的体验优势与玩家的生态需求,再将其转化为 “玩家参与、大众关注、城市受益” 的文旅价值,最终让王者IP不只停留在品牌吸引力表面,三国文化也不只是联动的噱头,而是多方自然融合,切实激活城市文旅的新活力。
除此之外还有复数的线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农友节、苏州Only展、上海Red Land主题展等玩家活动,从另一个维度强化了IP的情感连接。这些活动聚焦“玩家共创”,实现了玩家线下交流层面的殊途同归:农友节上,玩家们的二创现场、无料互换、集邮合照全程高能;苏州Only展的“峡谷市集”,让玩家交换周边的同时给了同好们最直接的交流平台;上海Red Land主题展的巨型角色玩偶和沉浸式场景让玩家高呼惊喜。

深入观察“农友节”等线下活动,我们会发现这是《王者荣耀》多重生态协同落地的直观表现。从世博会展演的大IP生态,到三国版本的产品生态,最后落实到“东吴痛城“”农友节”激活的社会生态中,王者荣耀成功实现了用户玩家的深度破圈,各类“农友”从游戏到线下和王者实现双向奔赴,正是这款国民游戏长青生命力的生动写照。
同时,随着《王者荣耀》愈发融入用户的生活场景,我们也发现游戏与传统文化的隔阂已经几乎感知不到了,无论是在世博会上欣赏白鹤梁神女,还是在武侯祠为老丞相献上蜀国赫赫战功,都已经是属于这个时代鲜活的自我表达,流露出最天然的喜悦。

每次都能在小红书上和农友一起逛武侯祠
结语:
从世博会的全球瞩目,到暑期档的国民狂欢,如果我们梳理《王者荣耀》的双线表现,其实就能发觉《王者荣耀》早已不是一款单纯的游戏,十年间《王者荣耀》不断探索中国文化内核,作为国民游戏实现从作品到IP再到时代文化印记的转变:从一款单纯的娱乐产品,成长为既能激活国人文化记忆、又能承载国际文化交流的载体。
所以,王者越变越强的核心密码,远不止营收、用户数据的增长,而是完备思考、全心执行的深耕,将IP全方位丰富、完善、进化,用全球顶级IP的视野去灌溉生态,将自己融入文化,再不断衍生出先进的文化内容,这才配得上中国“国民游戏”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