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创Steam高在线佳绩却因简中本地化灾难
昨天 18:119 浏览综合
在长达七年的翘首以盼后,《空洞骑士:丝之歌》的正式发布无疑是独立游戏领域乃至整个游戏行业的一场盛事。这款承载了全球无数玩家期待的作品,游戏上线仅数小时,Steam平台的同时在线人数便突破50万,最终峰值更是超过了58万,这是一个足以媲美顶级3A大作的惊人成绩 。Steam、Xbox等数字商店集体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卡顿、延迟乃至404错误,被玩家戏称为一场声势浩大的人肉“DDOS攻击”。
然而,当这股狂热的浪潮随着首个周末的深度体验而逐渐褪去,全球玩家开始以更审慎打量这款打磨了七年的续作。赞誉之声依旧,但批评与争议也开始浮现。游戏的全球好评率从最初高达97%的“好评如潮”逐渐滑落至76%的“多半好评”,难度曲线、死亡惩罚、资源系统等问题成为了海外玩家社区热议的焦点。
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简体中文玩家社区,这场风暴显得尤为猛烈。游戏的简体中文好评率如断崖般下跌,从最初的70%一路跌至骇人听闻的38%,呈现出“褒贬不一”甚至“多半差评”的态势 。除了与海外玩家共通的游戏性争议外,引爆这场舆情危机的导火索,是一场堪称灾难级别的本地化事故。这不仅暴露了翻译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更将一位中文译者推上了风口浪尖。
《丝之歌》的简体中文本地化为何被评价为一场“灾难”?问题并不仅仅是零星的错译或语病,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将个人风格凌驾于游戏之上的翻译偏差。许多中文玩家反馈,《丝之歌》的中文文本被一种矫揉造作、佶屈聱牙的“伪古风”所充斥,仿佛在阅读一本翻译腔浓郁,辞藻随意堆砌的文言小说,而非体验那个神秘、忧伤的昆虫王国 。
根据多方信息披露,这位中文译者在《丝之歌》发布前数月,便疑似违反了保密协议(NDA)。他在小黑盒等上,以一种炫耀的姿态,不仅提前泄露了自己参与《丝之歌》中文本地化翻译的信息,还暗示了游戏可能的发布时间窗口、透露了部分涉及游戏核心设定的内容,并为自己那充满争议的翻译风格进行辩护。这种将保密协议视若无睹,把个人表达欲凌驾于甲方需求之上的行为,无疑是这场本地化灾难中最不光彩的一笔。海外同行Loek van Kooten的博文更是毫不留情地将其描述为“一个喋喋不休的吟游诗人,公开斩首了保密协议”。Loek van Kooten在其博客文章中将这种翻译风格辛辣地比作“高中戏剧社的伊丽莎白时代即兴表演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