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移动堡垒历史背景介绍

昨天 12:0631 浏览综合
记录档案  编号:337184 
  T型移动堡垒(不知为何原因,白熊阵线内部更喜欢称其为"螃蟹")。白熊阵线"重新建立常规军事体系"计划系列当中"重型地面突击单位"工程的产物。由于第一次黑石战争的失败加之爆发内战。帝国原先大量的地面单位的生产资料及工艺图纸被迫销毁。少数保存资料更是几乎被四处转卖。大部分的老牌军工场所已经无法制造出能使军方满意的机械单位了。所以,军方把希望寄托在当时刚刚兴起的“斯卡诺夫”设计局。以及“波卡洛夫斯基”工厂。 
  由于资料的严重缺失,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设计人员不得不从头开始。但很快便碰到了瓶颈。如果使用传统的机械及装甲结构,那么会造成吨位的大量上涨,且严重浪费军事资源。如果选择采用大量新技术。可靠性和成本的问题又将无法解决。使得项目开始一年后,仍然是毫无进展。知道之后的一次偶然机会。阵线的士兵发现了一辆引擎和主炮全部报废的“犀牛”。但主体装甲部分保存较为完好。这辆车的装甲成为了重要参考资料。研究人员迅速进行了逆向研究。不过,由于一系列的阴差阳错。研究人员并没有能够复制出“犀牛”的黑石装甲。但制造出了一种极为特殊的装甲。该装甲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其反应效果就是强悍的自我修复能力。依据此特性,设计人员将主炮开火与该效果联合起来。同时,更换主炮的装填装置。该装置初始装填时间较长。但随着主炮进行连续发射,装填时间就会逐渐变快。而且为了适应大战后的地形,同时也是降低吨位。传统的履带设计也被更替为四足行动装置。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设计之初是只想安装一门火炮。但应于军方强烈的火力要求。最终安装了两门火炮,同时增大仰角,使其具备了防空能力。但是作为代价,工厂方面会大幅提高快速制造的价钱。于是,在设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六年后,第一台“螃蟹”从生产线上下线。她的身影也几乎出现在了之后的每一次战争中。 
  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修复装甲的秘密仍然没有人能破解。甚至连装甲的原料外界都没有准确的定论。尽管“螃蟹”不是不可摧毁的。但被摧毁以后,内部的破坏装置就会激活,破坏装甲的结构,使其失去修复能力。所以,到现在为止。“螃蟹”仍然是阵线中最神秘的装备之一。有传言称,甚至连阵线军方的高层都不知道该装备的所有底细。 
天启
可可梦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