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诺蒂卡大招前置与后置

09/14305 浏览综合
一.简论
众所周知,诺蒂卡使用大招后会进入[生祭]状态,期间无法使用普通咒语。一个可能并不冷的冷知识:这期间同样不会触发地母之口追击,而是会让原本该有的追击全都储存到大招之后释放。因此如果诺蒂卡大招卡牌后面还有一些牌,那么因这些卡牌引起的薪血变化所导致的地母追击将全都在大招之后释放。反之,那些大招卡牌前面的卡牌,它们引起的薪血变化会直接导致地母之口进行对应次数的追击。前置就是诺蒂卡大招前面没有任何主动打出的卡牌,后置就是诺蒂卡大招后面没有任何主动打出的卡牌
二.前置与后置各自的buff&debuff覆盖特性
这里论及的buff(或者debuff)主要是按次数计算的[子弹类buff],所有按层数算而非回合数算的buff统称[子弹类buff],它们的特点就是只会被行动次数消耗而不会因为回合数“过期”。举例说明:玛丽安娜的惊惧子弹、岩灵三次主动技能后给予的友方全体[激昂]、岩灵对随机敌方施加的[弱点暴露]、蘑菇的明辨或者易损……
很明显,子弹类debuff容易被队友或者背后灵吃掉,子弹类buff容易被自身额外行动吃掉。而诺蒂卡如果大招后置,就可以让地母追击吃到尽可能多的debuff加成;如果诺蒂卡大招前置,那么生祭状态下不会触发追击因此可以让大招在释放之前不会提前消耗“子弹”。因此结论是:前置用来存子弹类buff,后置用来消耗子弹类debuff
三.前置、后置作为对特定环境的应对策略
环境分类有很多种能展开的分析也有很多种,这里按照怪的抗性与数量对环境进行以下分类:1.低抗性小怪+高抗性大怪,2.转阶段大怪,3.大怪+特大怪。小怪就是那种几次aoe就能顺带解决的,大怪是需要稍微花点力气的,特大怪就是一次爆发处理不了的。
对于1,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追击清小怪然后大招全打大怪。但如前所述这里是有个子弹类buff被消耗完导致大招少关键buff的问题,这里给出一种方案:把关键性的上子弹的牌放在诺蒂卡大招卡牌的后一个卡槽里。因此实际顺序就是:若干卡牌累积薪血触发追击清怪→释放诺蒂卡大招此后诺蒂卡不会触发追击→给诺蒂卡上关键性的子弹类buff→剩下的卡牌继续累积薪血。
对于2,很明显如果追击能打掉一阶段那么大招后置用追击打一阶段最合适,如果追击不能打掉一阶段那么大招前置让追击去磨二阶段的血同时累积薪血更合适(每次追击都消耗诺蒂卡当前生命值,但诺蒂卡大招后是满血所以能烧很多还不止一次追击)。对于3,不论大怪会不会复活或者被重新召唤,最佳选择都是大招前置。因为特大怪一波爆发很难处理中间还有大怪干扰,所以选择一种更加长久的能经常重复的输出方式更加合适。如前所述,大招前置会让诺蒂卡在满血情况下触发多次追击从而多次扣血为整个队伍的下一次输出留下更多薪血,这就是选择前置的原因
7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