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一切目前给将排梯度的攻略,几乎所有攻略只是在误导新手

精华前天 04:486272 浏览综合
略微标题党,但是作为一个手游老玩家以及玩过几款战棋游戏的,站在目前兵种刚开的节点,真心感觉目前无论是论坛还是视频up,大部分攻略基本都在误导新手,尤其是给将排级别,比如很多由夯到拉系列的,简直像是云玩家在骗流量。所以说一些当前攻略上容易让人误会的点以及个人看法。目前我在老区pvp前5,pve也基本全开,大概勉强有资格来说一些内容了。
首先要明确一下这个游戏的核心玩法和收益点,目前这个游戏绝大多数的资源都来自于pve,pvp的收益并不是很高。同时pvp关注防守的收益极低,因为战棋类游戏,同等养成的情况下,永远是人可以玩弄防守的电脑,而且除非游戏平衡爆炸,不然不会出现同等养成情况下能够防守的阵容体系。尤其是有一些吹反击流pvp防守强所以推荐养反击流的(反击流不是不强,关注pve的反击流在抽取将面适合的情况下,其实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千万不能因为pvp去决定自己的将面选择),简直就是在让新手浪费自己的资源。而且这个游戏pvp存在3连胜上段直接补分的机制,因此对于非巨氪玩家而言,永远是优先养成自己的进攻将面而不是防守将面。记住!!!永远不要在自己进攻将养成未完全的情况下去养成自己的防守将!!!
其次,作为手游老玩家,要给唤醒大家几个概念。
第一个叫做保值度,几乎所有手游都会出现后出的将数值会优于先出的将,导致后出的将会是先出将的上位,因此在评价一个将尤其是要不要养成这个将的时候,一定要优先考虑有没有独特机制,并且会不会很容易被替代。 在这个维度的考虑下,辅助的保值度一般大于主c,有特殊机制的将的保值度会大于没有特殊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目前保值度最大的两个将,就是关羽貂蝉。尤其是这俩目前还能配合,几乎是保值度的巅峰。原因很简单,再动机制在战棋游戏下,会比其他类型的游戏更加可怕。如果对这个有疑问,可以搜索以前某游戏吴悠这个可以无限再动的将是怎么摧毁环境的就知道了。其次,是功能性将面,比如程昱。这种带控制带debuff还肉的将,你无需刻意养成,但是最好需要有来解决一些高难关卡,比如张辽,带阵+buff,自身属性还不差。而有一些将在这个维度会显得鸡肋,比如说夏侯惇,于禁,荀彧,甚至暴论一下,甚至郭嘉(当然因为目前好的谋士少加上郭嘉有dot,事实上郭嘉相对保值度还行,我还是挺推荐有能力的话弄郭嘉的)在这个维度都很孱弱,原因很简单,单纯作用的将,只是因为没有更好数值的将,这些将很容易被新限定取代。如果要养成这些将(我在各种攻略里面看到把这些将列为t0或者t0.5的)一定要做好后续可能会被替代的准备,非真爱党一定要慎重。
第二个概念叫做养成效用度,简单来说有些将值得你去花资源,有些将只要到了关键命座就够用,有些将有就可以,有些将不如没有。这个游戏对于将来说最大的养成点就是命座也就是亲兵了,每天3片,0命座需要140天(30*2+40*3+50*2+60*3 = 460, 460-40送的= 420, 420/3=140天)拉到10命,这种小半年的养成周期,一旦养错了就浪费巨量时间,极易造成退游。在这个维度下,大概的优先级是,主c的关键命座》辅助的关键命座》主c的命座》辅助的命座。
其次,这个游戏有些将的核心命座在很后面,有些将没啥核心命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典韦,典韦实际上上限并不弱,但是他的核心命座在10命,同时保值度处于最低的一档,并且马上要迎来一个上位的情况下,实际上选择养成典韦一定必须是真爱党和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要用典韦。不然在10命以前,典韦实际上的强度完全比不过夏侯惇。(10命以后强度才会迎来翻转)。因此,千万不要看了一个将好,就直接每天求他3片,如果这个将命座需求不高的,完全可以忽略。
第三个概念是这个游戏专属,叫做兵种。是的今天开完兵营之后,我发现兵种非常重要。兵营里面的科技对于战力的影响后续差不多可以到30%左右。同时因为公测奇谋系统的削弱(很多环境不能用)日常的体力的消耗大头已经实质上在兵营上。而这几乎是小氪还有零氪日常提升战力的重要环节。
优先养成哪些兵种已经影响到了配将。对于小氪甚至中氪来说,不可能做到每个兵种都养成。而兵种的养成周期和资源需求又特别高,往往就造成了,一旦开始养成一个兵种,那么主力体系基本没法发生太大变化(大氪佬除外,大氪佬有足够的资源全拉。)
比如我在群里面最烦有一些人,一边说小氪和0氪如果有关羽要养成关羽,一边看小氪和0氪将面里面有于禁和许诸这些,说不要养成骑兵,你适合养成枪兵走反击流。那么就会造成一个情况,就是这个小氪或者0氪很有可能听了意见,一边养成着骑兵的输出核心关羽,一边兵营在拉长兵。非常矛盾。要么就是有人明明没有关羽,然后问兵营主要弄哪个(虽然目前兵营每天给的材料都比较杂,但是总有活动给的那些选择性养成材料。),“大佬”毫不犹豫回答,养骑兵。
事实上,在选择养成的时候一定要想明白自己大概想走什么体系,以及自己目前的将面和以后要入的池子是否支持这个选择。我并不反对有人走反击流,有人没抽到关羽或者就觉得反击攻守兼备,自动很方便,如果抽的将本身就有反击流的将,同时准备弄张飞的话,转心弄长兵,并不是个很糟糕的选择。或者说有人说我就喜欢谋士,我有郭嘉,那么我就走策士。一个道理都行。但是一定要想明白,如果这样走了的话,后续入的池子和资源在做取舍的时候一定不能只跟着强度来。 比如说如果关羽和张飞只能下一个池子,同时你想走反击流,那么虽然关羽目前在多个维度强于张飞,也应该毫不犹豫的下张飞这个池子。(我想当推荐如果零氪有精力,可以多玩两个号,走不同的流派。)
第四个概念,叫做对策全面性。任何好的战棋游戏的高难度的关卡,都一定不会只看练度,一定会有一些特殊机制的将来弥补战力差距甚至没有一类将,很难过关的情况。最简单的就是,后续一定会有那种高护甲或者高谋抗的怪,需要你同时有物理输出和谋攻。因此我很反感有些攻略和视频说,现在骑兵流和反击流强,所以在弄完骑兵主c之后,为了pvp防守或者有些关卡请杂兵,养成反击流的将。这种论调,明显是没考虑对策全面性,再考虑对策全面性角度的情况下,资源有限的玩家在养成好自己一队之后,一定要优先养成一个对立攻击的主c,比如如果是养关羽的玩家,养完关羽,可以考虑下一个主c养成郭嘉。养成策士的玩家,一定要在未来养成一个物理主c,无论是关羽,张飞,于禁还是谁,总归需要一个。当然考虑到小氪和0氪玩家资源有限,目前我不觉得官方会很快给大家上强度,但是等到半年过去了,如果你完全不考虑对策全面性,专心走一条路,那么很有可能会在某个高难活动上彻底卡死。
感觉说太多了,就简单最后输出总结下我的观点。 目前我认为大部分的t度攻略都在误导玩家,在pvp奖励不多的情况下,玩家只需要考虑如何更好的打过pve获取资源就行。同时考虑各个维度选将的情况下,我认为除了关羽和貂蝉属实人上人之外,其他将的t度基本等同于空谈,必须是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养成什么将永远看你有多少资源,你有什么,你准备怎么玩,而不是直接考虑t度排行。我坚信如果真的看懂我说了什么的玩家,后续养成的结果一定会比那些看着t度表和某些“大佬”的意见无脑跟着强度养成的玩家要强一个次元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我可以拉上一些“real”大佬过来一起帮忙解答。
86
46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