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提高主物种合成倍数收益最优
2 小时前8 浏览攻略
几天前想到的这个问题,闲的没事算了一下
因合成效率*2我们下意识(至少我是这样)
认为在合成所需的二倍来合成是较优的
甚至认为提前进入*2更好
于是搓出了两个函数(如图2)
发现最优*2时间至少在二倍之后
这里先简单阐述一下两个函数
s代表一次扭曲主物种产出能合成几倍的自己
(如10份物种经过时间t产出5份自己,那s则为0.5)
以下称为扭曲倍率
我们发现此计算只有倍数关系
与数量级无关(e10这种)
为简洁高效以下直接省略
横轴x代表时间,纵轴y代表物种数量
函数1:q(x)=(1+s)的x次方
含义:在扭曲倍率为s下,随x变化物种总数量的变化函数2:r(x)=((1+s)的u次方-1)*(1+2s)的x-u次方
含义:花费1份物种获得*2收益后的物种总数量-x图像
发现r(x)随u变化而左右平移
既然我们想同时间收益更高
那么就是r(x)越往左越好
(可以等效为纵截距越大越好)
另一个等效:(注,这个可看可不看,不易理解)
转化时 x=u
此时恒有q(x)-r(x)=1
我们把q(x)-r(x)看成一个新函数
会有一个差值最大的点
只要这个点差值不为1
那么与我们的x=u时相差1而比
就会有更优的转化时间
所以我们保证这个最大值刚好为1
即x=u时取最大值
那此时转化时间u为最优
*-*-*-*-*-*-*-*-分割线-*-*-*-*-*-*-*-*-*
考虑到s过小时u较大不好计数
及可能掺杂挂机时间
以下是一些不同s对应的最优u以及物种份数(n):
(物种份数以*2所需数量作为1份为基准)
s=0.01 u=70 n=2.01
s=0.02 u=35.5 n=2.02
s=0.03 u=23.9 n=2.03
s=0.04 u=18.1 n=2.04
s=0.05 u=14.7 n=2.05
s=0.06 u=12.4 n=2.06
s=0.07 u=10.7 n=2.067
s=0.08 u=9.5 n=2.08
s=0.09 u=8.5 n=2.086
s=0.10 u=7.8 n=2.09
s=0.15 u=5.45 n=2.145
s=0.20 u=4.3 n=2.19
s=0.25 u=3.6 n=2.23
s=0.30 u=3.1 n=2.26
s=0.35 u=2.8 n=2.3
s=0.40 u=2.5 n=2.3
s=0.45 u=2.3 n=2.35
s=0.50 u=2.2 n=2.4
s=0.60 u=1.9 n=2.5
s=0.70 u=1.75 n=2.55
s=0.80 u=1.6 n=2.6
s=0.90 u=1.5 n=2.65
s=1.00 u=1.44 n=2.7
s=1.10 u=1.37 n=2.76
s=1.20 u=1.3 n=2.8
s=1.30 u=1.26 n=2.85
s=1.40 u=1.22 n=2.9
s=1.50 u=1.2 n=2.95
s=1.60 u=1.15 n=3
s=1.70 u=1.12 n=3.04
s=1.80 u=1.09 n=3.07
s=1.90 u=1.07 n=3.12
s=2.00 u=1.04 n=3.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