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吟#定军山如夏侯渊采取断刘备粮道而非筑围相持,能否扭转定军山之战的最终结局?
2020/11/0616 浏览综合
提问:铜雀神箭盖群威, 纵横西羌军如飞; 大破马超再施勇, 征伐张鲁刀生辉! 龙争虎斗冲霄汉, 骄狂轻敌遭劫难; 强敌老将挥宝刀, 妙才魂断定军山!公元217年,刘备经金牛道进入汉中,与张郃相持于阳平关;公元219年正月,刘备听从法正的谋划,率军强渡沔水,直插定军山,占据了定军山有利的地形;夏侯渊率军来争,定军山之战就此打响!定军山下,夏侯渊筑围与刘备军相峙,自率轻兵守南围,以张郃守东围。无奈刘备采取烧围之策,恰夏侯渊松懈戒备,被黄忠突袭南围,魂断定军山。定军山之战,扭转了曹刘汉中之战的态势,影响了汉中之战的最终结局。请从定军山之战过程中的双方态势、战争过程、夏侯渊失败的原因进行评析,刘备强渡沔水仅派少量军力留驻阳平以保护粮道,阳平尚为曹军据守,曹洪亦拒张飞马超于下辩,如果夏侯渊采取断刘备粮道而非筑围相持,能否扭转定军山之战的最终结局?
精彩回答分享1:偷袭定军山,奠定三足鼎立
定军山一战是汉中战役的关键环节,这一战刘备获得全胜,就此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西汉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局面告一段落。
汉中地区是块盆地,是西蜀进军中原的缓冲地带,原张鲁在此建立了五斗米教小王国,在战火中灰飞烟灭,但是五斗米教却流传下来演变成正一道。
汉中战役先是曹操欲先下手从西线南下取川蜀拿益州,然而刘备速度快先取得了益州,就形成了曹刘争夺汉中的局面,从战役的背景看曹操是两面作战,在东面曹操还要与孙权在另一重要军事缓冲合肥作战,合肥比汉中更为重要。第一,曹魏两面作战,第二,汉中可取可弃,第三,曹魏战术不灵活,这三方面导致战役失败,成就了刘备称王西蜀,与魏、吴形成三国。
在关键的定军山,有几个关键点导致了曹魏的失败。
一,刘备来的晚,却抢的先机,刘备与夏侯渊在阳平关对峙,阳平关易守难攻,在法正的建议下渡沔水在米仓山上开辟小路抢占阳平关东南的定军山,对比夏侯渊看到定军山被抢,再来抢夺。在战略方面夏侯渊前几次都识破刘备的计策,比如采纳曹休的意见用少量兵马击退了张飞、马超佯攻武都郡之下辩,还有派徐晃阻挡陈式意图打通西面的马鸣阁道,然而却防不胜防让刘备偷袭了定军山,应该是人才、兵力等方面远不如刘备。
二,夏侯渊筑围与刘备烧围。这里的围就是鹿角大概是木质的军事篱笆墙,可见夏侯渊的军事设备运用的不得当。
三,刘备声东击西,刘备欲主攻夏侯渊主力据守的南围,却叫黄忠以主力攻南围,自己率少量军攻张郃守的东围;对比夏侯渊判断错误产生松懈,分出一半兵力救援张郃。
四,黄忠谋略高,几次击鼓而不进军,夏侯渊定力差,被黄忠迷惑戒备松懈了,最后被黄忠突袭,战死于定军山,曹操痛失一名勇将。
失去重要关隘阳平关,曹操最终失去汉中,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两面作战分散力量,但是守住东线的合肥,失守西线的汉中在战略上是正确的,汉中对刘蜀十分重要,对曹魏却不怎么重要,不象丢失了合肥受的威胁大。
那么如果夏侯渊断刘备粮道呢?这样也不能扭转局面,因为刘备占据定军山就出现在阳平关的侧面,夏侯渊不去阻挡刘备可以直取阳平关,刘备调上定军山的兵力已经远超夏侯渊了,有了阳平关就有粮食。
汉中战役是刘备符合“隆中对”东、西路合击曹魏的战略方针,是一场大胜,就此奠定了蜀国的根基并且一时声名实力大噪,大有复兴汉室剿灭曹贼之势,可惜后来没有处理好与吴国的关系,错误地发动夷陵之战,夺取天下的大业毁于一旦。
精彩回答分享2:
这次战争是由刘备在公元217年11月首先发动的,刘备集结了整个政权除荆州之外的力量,集结了所有除关羽之外的名将参与,最初的战争主要是发生在阳平关及附近一带,阳平关是汉中最重要的关隘,也是魏国重兵防守的地方, 刘备在汉中之战打了一年多,不仅没有攻克阳平关这个要塞,甚至连一场像样的胜仗也没有打响过,战争持续到公元219年正月时,刘备改变策略,听取了法正的建议,放弃攻打阳平关,向南渡过沔水(今汉水)攻占了定军山刘备听取谋士法正的奇谋下,率军强渡沔水,直接进攻定军山,占据了定军山有利的地形,定军山是一座地势较高的山,本不是军事要塞,但是定军山却可俯视汉中治所南郑,定军山位于南郑的西边,刘备一占了定军山,原本坚守阳平关的夏侯渊坐不住了,担心刘备因此而占领南郑,于是率领军队出关与刘备争定军山。刘备是先夺取定军山,占据了有利位置,就等着夏侯渊出关来战,夏侯渊来到定军山后,在山脚安营扎寨,当时夏侯渊自已守南营,让张郃守东营,共同对抗刘备大军。
期间首先刘备先率军攻打张郃,张郃难以抵挡,于是向夏侯渊求援,夏侯渊将自已镇守南营的军队分了一半救援张郃。结果刘备又来了个声东击西,放火烧了夏侯渊军用来防御的鹿角,夏侯渊亲自率领数百士兵修补鹿角,期间,刘备又采用了谋士法正的计谋,派遣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数次鼓噪而不攻,促使夏侯渊放松了警惕。就在夏侯渊大军松懈戒备的时候,刘备命令黄忠率军猛攻夏侯渊军黄忠的大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而突然进攻南围,一时间可谓势不可挡,最后夏侯渊就被黄忠在阵前斩杀,夏侯渊一死,整个魏军汉中前线军心支援,刘备趁魏军失去主帅之机,趁机占领了汉中大部分地区。在此基础上,夏侯渊大军不仅迎来了惨重的失败,对于夏侯渊这位大将,也被黄忠斩杀于定军山之下。在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后,张郃急忙率领剩下的曹军退守阳平关。因为主帅战死沙场,曹魏大军陷入到慌乱中。在此背景下,督军杜袭和司马郭淮号令军中将士推举张郃为主将。在明确张郃的主将地位后,被击溃的曹魏大军终于出兵安阵,军心方定。不过,定军山之战的惨败,还是让曹操一方损失惨重,甚至推动了后面曹操大军撤出汉中之地。
在此看来夏侯渊之死是注定的,主要原因个人觉得就是有些人认为一开始夏侯渊不应该放弃阳平关之险,贸然率军出战定军山之战以后刘备并没有攻占阳平关但是曹操率军赶来增援以后,却无法突破蜀军的防线,最后不得不撤军。很显然,如果夏侯渊不出关,让蜀军从容在定军山一线修筑防线。那么等曹操率军赶来时,一样无法击败蜀军,还是要黯然收场。所以夏侯渊趁蜀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和蜀军争夺定军山一线并无不妥。而在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也没有什么破解之法的,毕竟他和张郃的兵力跟粮草也就明确不多的,不像刘备那样还有了诸葛亮的支援,有了粮草,也有了队伍,夏侯渊分兵去救张郃确实给了刘备可乘之机。但是当时张郃已经难以抵挡蜀军攻势,如果夏侯渊按兵不动,那么刘备完全可以让黄忠去突击张郃,击败张郃后就剩夏侯渊跟剩余不多的兵力来防守刘备的大军进攻,综合来看最后结果还是一个败字。刘备是依靠实力压死了夏侯渊,就夏侯渊来说没有什么破解之法。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曹操低谷了刘备夺取汉中的决心。他在抵达长安以后却没有及时派军增援夏侯渊,导致汉中兵力不足造成的。真要说犯错误,首先责任在曹操低估了蜀军的实力,并非在夏侯渊。
如果夏侯渊采取断刘备粮道而非筑围相持那么刘备就会被困在这个山上,采取这种战略,就要比原来直接进攻要好得多,打乱了刘备原来的局势只要夏侯渊守住了,守住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不管局势再怎么改变?刘备都不会再有机会入驻汉中。毕竟刘备那时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方式来拼命的,夏侯渊等到曹操的支援,那么刘备就无法再进攻了,退回蜀中综合实力也大减,因为那时人口就等于实力,没人口哪来的兵力去抗衡,三国也从此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