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三国细节#卧龙吟##三国#

2020/12/2321 浏览综合
拆分三国细节之一:英雄的史诗
谈三国,自然离不开三国的英雄豪杰。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三国英雄。
楼主个人以为,三国前期的英雄自然是曹操,刘备,孙策,中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后期的姜邓斗智就不能算了。
先从前期说起,曹操,刘备,孙策三人,恰好似乎对应了三个等级,曹操算是顶级贵族出身了,自己父亲做到太尉,***长,虽然是据说是花大价钱买的,可是,能有买的资格就能证明出身了。爷爷曹腾也是大宦官。所以曹操当发奋图强想做个好洛阳北部尉时,洛阳北部公安分局局长时,也就敢拿大宦官蹇硕的叔叔开刀,结果也没啥受到报复。所以曹操反董卓,回到老家号召义兵的时候,才能一呼百应,毕竟那个时候是看出身门第的时代。曹操是沛国谯县人,地方属于豫州,所以豫州的世家大族如荀氏,陈氏都支持曹操。当然,袁绍家(汝南郡)也是豫州人,所以去支持袁家的也不少。
豫州有一个地方叫颍川郡,看过三国的都知道,这个地方出了很多人才。曹魏的前期两大谋士荀彧,荀攸叔侄俩就是。还有影响力贯通魏晋两朝的陈群。他出名的就是搞了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制度,上接两汉的察举制,下接隋唐的科举制。跟今天当官的打分评定有点类似,不过是对象不同,一个是对体制外的候选人打分,以决定谁能当官,一个是对体制内的官员打分,以决定谁能升迁。
按楼主看来,曹操,刘备都是得到人的支持的英雄豪杰,可是人也分三六九等,对吧。支持曹操多是世家大族,支持刘备的,多是来自草根。当然,这个也就是说说的,曹操也有草根,如颍川郭嘉,刘备也有世家大族,如诸葛亮等。
但是,刘备起于毫末,草根是无疑的。当然,三国演义给刘备美化了一下,事实上刘备也是楼桑村里的一霸,说起来跟刘邦真的很象,地位比刘邦还差点,刘邦好歹还是个乡长(亭长),虽然这个乡长也不领朝廷的薪水,其实不能真的算体制内的,算是临时工吧。所以刘备的兄弟张飞,关羽也是草根出身就可以想象的到了。
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有这么多的谋士精英,他能说这么牛逼的话,和曹操的出身是有关的。相反,刘备就只能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里的人就是百姓。
相对于曹操刘备,孙策的出身是中产阶级。孙家在吴地也是官宦人家,不过应该算不上世家大族。孙坚可是从县吏,县丞一步步上来的,最后官至长沙太守,乌程侯,破虏将军。说起来,日后关东诸军讨伐董卓,真正有意愿打败董卓,恢复汉庭的,就是曹操,孙坚二人吧。可是历史的发展就是非常吊诡,日后把东汉灭亡的,也是曹操,和孙坚的儿子孙权,历史真是会开玩笑。
孙坚只是给孙策留了一些能征惯战的老臣,江山确实是孙策凭借自己超强的武力给打下来的,假如孙策不死,曹操估计是坐不稳北方的江山的。不过,孙策成也武力,败也武力。这个从孙策遗言可以看出,孙策也对自己进行了反省: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和曹操刘备相比,孙策对人的重要性直到临死之前才有所领悟,当然,就楼主看来,孙策和曹操刘备还是有差距的。
三国的三个英雄,三种出身,各自团结自己阵营内的力量,这个也算是历史的一种巧合了。这个是罗贯中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三国版了。我们为什么喜欢三国,就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英雄梦,而三国中的英雄,你总能找到你喜欢的。
小时候读三国,楼主的偶像之一是诸葛亮,不过崇拜他的算无遗策,就算死了,在小说中也把司马懿吓了一回。按鲁迅的说法,诸葛之多智近妖。后来想想也是,如果诸葛亮在军事上这么厉害,又怎么能六出祁山劳而无功呢?当然你也可以说司马懿也是政治高手,魏国国力比蜀国强大的多。不过楼主想谈的不是这个。
当年李严在与诸葛亮政治斗争落于下风后,给诸葛亮写信挖了个坑,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九锡出于周。锡者,赐也。九锡即九命。周礼有依:上公九命。王之三公八命。郑玄有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
李严这是想干什么?这种事,一般事皇帝来试探臣子,才让别人来游说的,想看看当事人的反应。李严虽然是刘备的托孤大臣,可是他是忠于刘禅才进而试探的吗?虽然李严和益州集团,荆州集团都有交集,但根子上和刘备的班底荆州集团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而且从此人后来作为来看,个人主义严重,算不上忠臣。这就排除了李严写这封信是刘禅授意的可能了。
那么李严是想干什么呢?说白了,一石二鸟,第一,如果诸葛亮是曹操,司马懿这样的权臣,那么早点拍诸葛亮的马屁,自己也好日后跟着升官发财;第二,如果诸葛亮是像王莽那样失败的权臣,那么如果诸葛亮的回答不够谨慎,那么这个很可能成为搬倒诸葛亮的一个大证据。
事实上,诸葛亮的回答确实是让人歧义很多: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九命已经是三公之类的顶级官爵,十命不就是快和皇帝平起平坐了吗?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野心呢?楼主以为是有的。诸葛亮为什么这样回答李严。很显然,政治正确的回答不应该是这样的,而是例如亮现在的功绩不够,现有的官职已经是皇帝的恩宠了。如果能够统一中国的话,那么到时候皇帝自然有封赏,至于封赏是什么,作为臣子的就不用操心了。不过,显然刘禅是不可能让诸葛亮这样回答的。诸葛亮可能一直把刘禅当后辈看,当皇帝看的时候少。所以如果诸葛亮真的立下不世之功的话,很多事情真的很难说。其实,刘禅的情商是很高的,他有点类似于汉献帝,政治能力不足,但人还是很聪明的,可是时运不济,也就只能做个安乐公了。
整个三国演义中,诸葛家族是最为深谋远虑的。诸葛瑾在吴国,诸葛亮在蜀国,诸葛诞在魏国,三人的发展都极为牛逼。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独揽吴国朝政,诸葛亮独揽蜀国朝政,诸葛诞是魏国的征东大将军,淮南军区司令。
所以,如果诸葛亮能够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话,那么集合另外的两家诸葛家族成员,诸葛亮成为第二个司马懿还是很有可能的。当然,前提是要统一中国,立下不世之功。
不过,尽管如此,相对于司马懿,诸葛亮还是非常走正道的,做事比较公正的。诸葛亮死的时候李严就痛哭,认为自己没有再复出的希望了。不过,诸葛亮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诸葛瞻才8岁,如果诸葛亮活的足够长,他会不会像司马懿那样培养司马师和司马昭培养诸葛瞻呢?谁也不知道。
与诸葛家相比,司马家就厚黑的多。诸葛瑾在吴国一生勤勉,更不用说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就是诸葛诞,反司马昭时失败后也有数百部下愿意追随,宁死不降。这个和田横500壮士的故事有的一比。虽然诸葛诞吧,也主要是为了权利之争。
别的不说,看看司马家和曹家篡逆时的表现,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1.却说华歆等一班文武,入见献帝。歆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帝闻奏大惊,半晌无言。
帝曰:“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王朗奏曰:“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帝大哭,入后殿去了。百官哂笑而退。
曹丕大喜。开读诏曰:“朕在位三十二年,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丞相魏王。王其毋辞!” 曹丕听毕,便欲受诏。司马懿谏曰:“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丕从之,令王朗作表,自称德薄,请别求大贤以嗣天位。
曹丕接诏欣喜,谓贾诩曰:“虽二次有诏,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诩曰:“此事极易,可再命张音赍回玺绶,却教华歆令汉帝筑一坛,名受禅坛;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王,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
丕谓群臣曰:“舜、禹之事,朕知之矣!”群臣皆呼万岁。
2.炎召贾充、裴秀入宫问曰:“曹操曾云: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果有此事否?”充曰:“操世受汉禄,恐人议论篡逆之名,故出此言。乃明教曹丕为天子也。”炎曰:“孤父王比曹操何如?”充曰:“操虽功盖华夏,下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子丕继业,差役甚重,东西驱驰,未有宁岁。后我宣王、景王,累建大功,布恩施德,天下归心久矣。文王并吞西蜀,功盖寰宇。又岂操之可比乎?”炎曰:“曹丕尚绍汉统,孤岂不可绍魏统耶?”
炎坐毕,问曰:“魏之天下,谁之力也?”奂曰:“皆晋王父祖之赐耳。”炎笑曰:“吾观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何不让有才德者主之?”奂大惊,口噤不能言。
傍有黄门侍郎张节大喝曰:“晋王之言差矣!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今天子有德无罪,何故让与人耶?”炎大怒曰:“此社稷乃大汉之社稷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魏王,篡夺汉室。吾祖父三世辅魏,得天下者,非曹氏之能,实司马氏之力也:四海咸知。吾今日岂不堪绍魏之天下乎?”节又曰:“欲行此事,是篡国之贼也!”炎大怒曰:“吾与汉家报仇,有何不可!”
炎起身下殿而去。奂谓贾充、裴秀曰:“事已急矣,如之奈何?”充曰:“天数尽矣,陛下不可逆天,当照汉献帝故事,重修受禅坛,具大礼,禅位与晋王:上合天心,下顺民情,陛下可保无虞矣。”
通过上面对比可以看出,司马家的格调比之曹家简直相差不可以道里计,曹家从不自己出面威逼,最后曹家还搞个三辞三让,曹丕还说个千古名言:尧舜之事,吾知之矣。再看司马家,自己出面去和皇帝硬抢,根本就没有什么礼节而言,就四个字,简单粗暴。司马家的晋朝,成为第一个沦落北方故土的朝代,成为一个没有文化,没有文治武功的朝代,从他的代魏的过程我们就可以感觉的到,这是一个没有政治水平的时代。
司马家代魏,统一了中国,实乃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悲剧。
当然,按传统中国的伦理,无法统一中国的,称之为英雄,都有点过。其实呢,楼主以为,关于这一点,不必太过拘泥。虽然他们都是政治家,都以统一为使命,但凡事也不能都以结果论。否则,司马炎倒是统一了,可是楼主认为,他比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那相差的不可以道里计。
老刘读三国之二: 汉灵帝卖官及东林党
卖官鬻爵,历来在历史上是被痛骂的,通常这个都被当作政府治理腐败化,黑暗化,没有天理的行为之一。确实,在一个朝代的初始阶段,我们是看不到这种行为的,那个时候通常都是选贤与能,人尽其才的。为什么到了王朝的末期阶段,这种行为就很常见了呢?
我们知道,维持一个王朝很重要的能力有这么几样:武装力量,财政税收,人才选拔,对一个地域广大的帝国来说,还要加上一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这个四条也是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所论的主要的四个因素。
要想知道汉灵帝为什么卖官,很多人把这个归结于汉灵帝的荒淫无度,钱不够花。我们知道,皇帝的自己税收是入内库的,属于皇帝的私钱,政府的税收是入国库的,属于政府的开支使用。当然,既然是私有制,天下都是皇帝的,那么如果是昏君,占用公款(国库)私用,也是常见的事,例如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公款修园子。
不过,汉灵帝虽然荒淫无耻,又极度好色,盖什么裸游馆之类的,还说什么一万年如此,就是神仙了等等,虽然属于脏唐烂汉中的烂皇帝,不过,好像汉灵帝卖官,并不是钱不够花,而是天性使然。历史载光和四年,汉灵帝在后宫中修建一排商铺,让宫女们做买卖,自己换上商贾的服饰,从中作乐。
所以,在汉灵帝看来,治理天下或许就如做买卖一样,有钱就行。汉灵帝自己就是个亭侯出身,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皇帝的位置会象天上的馅饼一样砸到自己的脑袋上,也没有像以前的太子那样从小受到治国的教育和训练。天**做买卖,于是乎在母亲董太后的怂恿下,开始卖官。
可以这么说吧,三国统治集团包括皇权,官僚集团,大地主等等的联合体。皇权集团包括皇帝,帝党如宦官,皇帝外戚等等,官僚集团如士族,门阀等等。中国自古有一句话,叫做耕读人家,什么意思呢?就是好好读书,争取成为官僚集团的一员,退休后成为地方上的大地主,子孙后代再走一遍同样的路径。
别看皇帝吆五喝六的,就算你再牛,把你家所有亲戚都算上,也没几个人,和天下的士族,官僚集团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所以,自古都是皇帝和官僚集团的结盟,来共同对付天下的百姓,或者说治理吧。
要治理这么大的一个帝国,没有人协助是不行的。于是官僚集团就成了皇帝的代理人,可是历史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代理人过手利益,不捞点好处是不可能的。出于要保持官僚集团正义的形象,每次这种捞好处的腐败行为都被推到官员的个人素质上去。
为什么会出现代理人就会腐败的原因呢?当然首先这个天下是私有制的,皇帝是世袭的,啥也没有贡献,就挖走了天下的最大一块油水,自己过着酒池肉林,富贵无度的生活。在这种带头人的示范下,你让官僚集团规规矩矩的,不捞上一票,可能吗?尽管天下的圣贤之书多如牛毛,可一到实际问题,还是能捞多少就捞多少。
是不是皇帝宵衣旰食就行了呢?我们看看明末江南的东林党们,国家都要灭亡了,每个人自己吃的很饱,崇帧皇帝让这些官僚集团拿出点银子充充军饷,没有一个人响应。首先是不敢做带头鸟,免得日后被其他人攻击埋怨,就你会做忠臣;其次,每个人都自我标榜是忠臣,也是清官,怎么可能有多余的银子呢?不是他们没有与皇帝同舟共济的想法,而是人的私心是无法改变的。更很何况很多人想就算明朝灭亡了,无非是换个皇帝,自己换个主人而言,还是自己的家族利益传承更重要。
所以,在私有制度下,这些事情怎么解决的了呢?估计汉灵帝天生是一个买卖人,早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既然大家不可能同心,官僚集团这个代理权还是收归自己吧,要发财就自己发财好了,把天下的银子都收到自己的内库,这样不至于需要用钱的时候没有。
你还别说,汉灵帝卖官,除了给自己大修西园,内库还是非常充裕的。日后,黄巾起义,汉灵帝很爽快从内库拿钱充军饷,很快就把黄巾起义给镇压了,相对于崇帧皇帝拿不出军饷,亡于李自成起义的对比,真的让人感概啊,崇帧皇帝临上吊说大臣人人皆可杀之,可惜,临死了才算懂了一点汉灵帝的皮毛。
可是,你汉灵帝这么干,难道国家就不会完了吗?很显然历史不是这样的。汉灵帝卖官,从官僚集团直接刮钱,卖官的标价是这个官位年俸的一万倍。这个价格着实不低了。问题是官僚集团的钱是从哪里来呢?还不是收割百姓的血汗,激起了黄巾起义。虽然黄巾起义被镇压了,可是天下大乱了,皇帝老儿的位置还能做的稳吗?
纵观中国历史,总是不是出现汉灵帝,就是出现东林党,所以中国总在历史周期的循环中不断打转。现在很多人还在大声呼吁私有制,以为私有制能解决一切。看看历史,是这样的吗?只要人性还是这样,那么私有制的结果就一定是历史周期论。西方为什么维持了近300百年的繁荣,主要的原因是有殖民地提系和剪羊毛体系的支持,相当于帝国之外总有人给你输血,更重要的是,还是科技的进步,让社会的进步改善了很多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空间。自然生命周期就要长一些了。
老刘三国之三 何进之死和魏忠贤之死
在三国演义的读者的心目中,何进大抵是个凭着妹妹何皇后上位的杀猪屠狗之辈,但问题是不说何进别的官职了,单单在大将军任上就做了5年,期间协助汉灵帝剿灭了黄巾起义,说起来也不是个政治素人了,更何况门下还有一大堆智囊。
在何进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 1)何进为什么要招外兵进京去胁迫何太后杀宦官?特别是董卓这个虎狼之辈?
2)何进和宦官的火并,最终双双落败,为什么却导致了东汉的灭亡?按说何进这个无谋之辈身死,对东汉不是件好事吗?由此我们联想到明朝崇祯帝同样消灭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却在短短的17年中大明就覆灭了,和东汉非常类似。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本文打算就这两个问题做个简单的分析。
东汉作为一个私有制的帝国,自然有若干的利益团体,在三国中主要以以士族,(读书人,大地主,官僚的集合体)和帝党,包括外戚,宦官等两大帮派为主,当然描写不多的还有农工商等等百姓阶层。
三国演义开场,先写: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说的就是党锢之祸,也就是宦官集团和官僚士族集团之间殊死斗争。显然,在罗贯中心中,官僚士族集团属于善类,这个和作者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认同是相关的。
官僚士族大地主集团是善类吗?这个绝对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或许在一个朝代的首创阶段,官僚集团或许还能抑制自己,照顾底层百姓,可是到了一个朝代的后期,官僚士族大地主的联合体往往成了王朝的癌细胞,把王朝吃干,把千万百姓逼成了造反的大军。
当然,这其中的变化可说是私有制家天下的恶果。作为垂范天下的天子,汉恒帝,汉灵帝骄奢淫逸,自然围绕其中的帝党,官僚士族集团有样学样。可是,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勤奋节俭的崇祯帝在败亡的速度比之汉灵帝还要快,这难道还不值得深思吗?
官僚集团人数众多,如果说帝王及其帝党的外戚,宦官集团毕竟人数还有限,老百姓还能供养的起,可是如果官僚士族大地主集团也要骄奢淫逸的话,这个王朝就基本没救了,因为官僚集团人数实在太多了,不把老百姓的血肉榨干,官僚集团大约是不会罢手的。
作为制约官僚集团的帝党,外戚和宦官集团,通常是皇权的保驾护航者。在东汉末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皇帝寿命不长,继承皇位的太子年龄还小,通常是由外戚联合官僚集团拥立上位,外戚通常掌握大权,等皇帝长大后,再利用自己身边的宦官集团诛灭外戚,夺回皇权。当然,外戚,宦官集团也许坏事不少干,那么这个夺权就会得到官僚集团和百姓的支持,皇帝不但夺回了权利,还占到了道义的上风。这个政治游戏的设计不可不谓高明。这类故事大致从汉顺帝就开始了。不断的循环往复。这个就是何皇后在三国演义中所说:少顷,何进入白后,欲诛中涓。何后曰:“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很明显,何皇后虽然是个女人,对以往的汉家故事并不陌生,在上面的对话之后,进本是没决断之人,听太后言,唯唯而出。何进是没决断的人吗?当然不是,何进要杀尽宦官,主要原因有两条:一个是官僚集团的怂恿,例如袁绍不断出主意,当然原因是宦官集团和官僚集团的矛盾,例如党锢之祸;二来是何进要彻底铲除宦官,还长久的保持权利。当然这个就和何皇后就产生了矛盾,所以何皇后就点明了汉家故事,什么意思?就是宦官集团是皇帝的盟友,是不能铲除的,否则日后依靠谁去夺回皇帝的权利呢?这个显然是对何进的一个严重的警告了,虽然何皇后与何进是兄妹。
所以,要胁迫何皇后,是何进招外兵进京的主要原因。但是,为什么要招董卓呢?其实那个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董卓是虎狼之辈啊?
这里的名堂也很多,打汉灵帝身体不好的时候,汉灵帝就有意对一些刺头开刀了,例如拥兵之重的西凉军阀董卓。中平五年,汉灵帝想搞个明升暗降的法子,把董卓调入中央任少府,董卓拒绝上任,中平六年,汉灵帝病重,于是乎把董卓封了个有实权的并州牧,董卓这才离开西凉,屯兵河东。何进作为汉灵帝的左右手,自然对董卓这样的人是有想法的。 所以,何进在汉少帝即位后,在官僚集团的支持下,要铲除宦官集团及地方上的军阀董卓之类,于是乎想个主意,让董卓先去干宦官,完了再在京城现场收拾董卓,那么估计宦官和董卓都没的跑了。所以何进自以为得计,对陈琳曹操的劝谏不以为然:主薄陈琳曰:“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何进笑曰:“此懦夫之见也!”傍边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视之,乃曹操也。 且说曹操当日对何进曰:“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操退曰:“乱天下者,必进也。”
何进的计谋,其实董卓也有提防,毕竟董卓只带了三千兵马进京,如果何进不死,收拾董卓应该也不是难事:卓婿谋士李儒曰:“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何进得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进曰:“汝多疑,不足谋大事。”卢植亦谏曰:“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进不听,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
董卓大张旗鼓而来,却在关键时刻按兵不动,显然是让宦官集团得到消息,让宦官集团先和何进,官僚集团火并,然后自己再居中起事。如果何进,宦官,官僚集团三败俱伤,那么董卓的机会就来了。
事实也是如此,何进想玩一石二鸟之计,结果把自己玩进去了。外戚,宦官集团一朝全部覆灭,皇帝失去了凭据,结果被董卓玩弄于手掌之中。本来官僚集团本可以联手对付董卓,可惜袁绍无谋:中平元年(184年),鲍信受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鲍信招募了一千多士兵,归途中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政变。鲍信赶回洛阳时董卓已经进京。鲍信知道董卓必然祸乱天下,于是劝袁绍袭杀董卓,对袁绍说:“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怀不轨,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趁他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对他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绍畏惧董卓而没有行动。鲍信于是带兵回乡。
何进之死,使得皇帝所依靠的外戚和宦官集团,都覆灭了,也失去了对官僚集团的制约。皇帝失去了皇权,军阀于是开始产生了,三国乱世也就开始了。相类似的,崇祯帝即位之初,铲除了魏忠贤的宦官集团,导致对官僚集团东林党们失去了制约,于是乎官员们都吃的很饱,国家的税收却收上来,因为大地主,大商人他们是能逃税就逃税,自己发财比较要紧,国家管他的。
天启帝临终前对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其实,天启,魏忠贤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也是不折不扣的***,昏君,可是,如果官僚集团没有了这些昏君,***的制约,居然会比这些昏君***更快的把天下,国家送掉,历史也真是会开玩笑。据说在北京失陷前,太监曹化淳对崇祯皇帝说:“如果魏忠贤还在,国家就不会乱成这般不可收拾。”焦头烂额的崇祯听到这话,想起当初天启皇帝临终前嘱咐他的话, 不由心生悔意,感叹自己自毁长城。崇祯于是在临死前下令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
这个或许是崇祯现在才发现了制约的重要性,没有了宦官集团对官僚集团的制约,皇权还真的就没有保障,尽管崇祯对官僚集团是欲杀欲夺均操之于手,可是就是还是拿整个官僚集团没有办法。
老刘三国之四:有枪就是草头王:军阀是如何产生的 东汉内政是郡县制,大概有一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县。基本上州一级的刺史就是个监察的官,他的待遇是600石,郡的太守是2000石,虽然名义上刺史好像挺牛,其实两个人的级别相差很远,郡守基本上可以和京城的九卿级别上差不多。东汉的体制其实是比较平的,基本上就三级体制 ,中央-郡-县。所以有一句话叫,郡县治,天下安。
后来爆发黄巾起义,对付起义军,光靠郡守手里的那点郡兵(地方武装)是不够的,虽然中央军是镇压的主力,可是那个毕竟是野战部队,不可能随叫随到啊,所以,汉灵帝听从宗室刘焉的意见,以州牧管理郡县,刺史变成州牧,从虚职变成实职,开始以州管理郡,这样就可以集合数个郡的力量去对付黄巾起义。不过州牧制导致了中央-州-郡-县的四级体制,中央对郡县的掌控力变弱了。于是有人认为州牧制是导致汉末军阀林立的原因。
汉末大乱,内因外因皆不可少,州牧制只不是东汉内政失控的一个表象而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导致军阀产生的原因,除了汉恒帝,汉灵帝的荒淫无耻,其实很重要的就是两个事件:汉羌百年战争与黄巾起义。 中国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历来层出不穷。但其实,历史上,西北方向的威胁其实也不少,例如东汉的羌族已经取代北方的匈奴,成为东汉帝国的头号威胁。后来又有唐时期的吐蕃王国,宋时期的西夏,清时期的准噶尔汗国等等,均与中原发生了长期的大战。
汉羌百年大战,基本上降服了羌族的叛乱,可是却在末期孕育了一个东汉的掘墓人:董卓。真的是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同样,为了提高镇压黄巾起义而推出的州牧制,第一代的州牧都没有对东汉帝国产生特别的威胁,反而是在镇压黄巾起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枭雄如曹操,孙坚,袁绍,刘备等等彻底颠覆了东汉帝国。曹操是从东郡上起家的,孙坚是长沙郡上起家的,袁绍是渤海郡上起家,刘备的起点低点,从平原县上开始的。
反而是一开始占据了州牧制的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幽州刘虞等最后都没有干成什么大事,虽然他们都是汉室宗亲,也许这个身份束缚了他们,但根本原因还是才干不足,比较一下刘备就知道了。
所以说,内政不修,内忧,黄巾起义,外患,羌族叛乱,才真的是汉末军阀群起的原因,国家乱了,才能靠武力去维持治安,次序,当然是谁有枪,谁说了算。还有一个,就是谁有能力,谁就能打下地盘。至于州牧制,和军阀的产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汉末的大内战,导致人口从5000万降到了三国末的魏国500万,蜀汉不到100万,东吴不到230万,当然这个是户籍上的人口,还有很多是不算的,例如家里的奴仆,部曲等家兵私兵等属于私人的,应该是不在户籍上的。即使如此,总的也不会超过1000万人吧。
从5000万降到了1000万,难怪说 说原子弹不如刘关张的长刀大矛。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人诚不我欺。三国英雄故事的背后,都是百姓累累的白骨。
还好,那个时候,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族,在强汉的打击下,都在之前先于汉族消亡下去了,才导致汉族的政权又坚持了百多年,可是恶果最终还是在汉族的又一次内讧:西晋的八王大战中降临了,五胡乱华,怎么说也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了,问题是这五胡,并不是他们有多强大,而是汉族的内讧,导致了自己有多衰弱。
有一句话是给东汉贴金的:汉独以强亡。似乎汉比唐,宋,明等好一些。其实不能这么说。内乱也是乱,对百姓来说,都一样。 三国演义的开篇诗,是明朝杨慎的临江仙,写的非常好。是非成败,渔樵笑谈,历史总是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可是从历史上看,我们又总是重复着历史的故事。中国说历史周期论,圣经说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还是西方文化比较直白,黑格尔有一句话说的好,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没办法,人性不改,又或者说人性不进步,自然都是螺旋往复的,不过,社会总是在螺旋中进步的,这个是我们的希望吧。
老刘读三国之五:谁是乱世的推手?
前面说了东汉的政治生态的失衡及汉灵帝的骄奢淫逸,卖官鬻爵,民不聊生是东汉大乱的根本原因。那么谁是乱世的直接推手呢?
当然很多人就说是董卓了。确实,董卓擅自废立皇帝,独揽大权,文武百官不顺己意者死,滥杀无辜百姓。可说是汉末乱世的第一推手。
不过,董卓很多人说的很多了,楼主不想多谈。就楼主的想法而言,董卓还真的不是汉末乱世的第一推手,只能算第二推手。
楼主以为,乱世的第一推手,当属袁绍袁术两兄弟。董卓再牛,乱的也是首都洛阳及京畿区域,顶多也是38个县。可是袁绍,袁术兄弟一闹腾,居然把全国大部分区域都卷进去了。
袁绍,司空袁逢之子,他的母亲是婢女,虽然是家中长子,地位却不及嫡子的弟弟袁术。他伯父袁成早逝,袁绍被过继于袁成一房。袁家四世三公,袁绍出生在这样的世家大族,心里肯定也是雄心壮志,但是被家族中人轻视,心里肯定是不满的。这个导致袁绍的性格中既有老谋深算,以仁厚示人,内心却非常自私,多为自己谋算,置家族及天下于不顾,并且勇气不足。
在官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殊死斗争-党锢之祸中,袁绍也参与了,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鉴于袁绍的身份,袁绍隐隐然成了反宦官的核心之一,也为袁绍捞足了政治资本。 黄巾起义后,汉灵帝解除了党锢,袁绍于是进入大将军何进的门下,成为何进的核心智囊之一。
袁绍一心要消灭整个宦官集团,为此向何进献了招外兵进京逼何太后的计策。袁绍献上这样的计策,是袁绍的见识问题吗?或许是,这个计策反映了袁绍的性格,一心要立下不世奇功,助推自己上位,不考虑失败的后果。但是,不好的后果来临的时候,鲍信约见袁绍,要起兵杀了董卓,袁绍自私的毛病出来了,害怕失败被诛,不敢起兵反对董卓,却又找个理由搪塞鲍信:绍曰:“朝廷新定,未可轻动。可惜了鲍信这个忠勇之人。
相比曹操,曹操是袁绍的发小,曹操一贯跟着袁绍混的。可是曹操就不会这样,一开始就反对招外兵进京,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后来董卓乱政,曹操就敢借王允宝刀前去刺杀(历史上应该没有这个事),这个比之袁绍面对董卓的退却,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可是三国演义说袁绍在宴席上面对董卓的废立之言,却又挺剑而立: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曰:“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袁绍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两个在筵上对敌。有这样的勇气,当初为什么不和鲍信起兵反对董卓呢?这个事情前后矛盾,要么说明了袁绍短视眼浅,要么说明了袁绍只凭血气行事,要么说明了袁绍在博天下之名,总归都说明了袁绍不是成大事之人。
董卓擅自废立,天下震动。曹操回到老家,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历史上干这个事的事东郡太守桥瑁,不是曹操)
这个时候的曹操,真的可以说的上是治世之能臣,绝对不是乱世之奸雄。那么,是谁教会曹操做乱世之奸雄呢?还是袁绍。
公元190年,关东诸军会盟酸枣,说起来,关东联军的实力是强于董卓的。可是袁绍身为盟主(历史上应为臧洪,这个有争议,他是上坛领誓的,不知道算不算盟主),却是:曹操来见袁绍曰:“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绍曰:“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操曰:“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究其实质,不过是袁绍害怕打败董卓,恢复朝政的话,自己在朝廷那班老臣面前,不过又成了一个提耳面命的小辈,特别是自己的袁家,还有一个嫡子袁术压在自己的头上。
董卓实力很强吗?事实并非如此。可是关东诸军分三路攻击洛阳的董卓,北路,东路,和南路。最积极的是北路的王匡,东路的曹操,和南路的孙坚,除了这三个人,其他诸侯都是迁延不进,每天就是设宴歌舞。
东路的曹操看不惯,率先出战,结果由于自己都是新募的兵,没有什么战斗力,被董卓的大将徐荣打的丢盔卸甲,自己都差点把命丢了。此时的曹操还真的是热血青年,奈何袁绍等给曹操好好上了一课,日后曹操成为乱世奸雄,难道不是袁绍这个发小教育的吗?
同样遭遇的还有孙坚。孙坚在南路也是率先出战,却遭到袁术的掣肘,不接济粮草,三国演义中孙坚说的好:坚以杖画地曰:“董卓与我,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谗言,不发粮草,致坚败绩,将军何安?”术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孙坚。
后来孙坚凭一己之力,在南路大败胡轸,吕布(三英战吕布乃作者杜撰),逼的董卓迁都长安以避孙坚锋锐。孙坚率先攻入洛阳,说起来,如果关东诸君能够以国事为重,就如三国演义曹操所说的那样,那么汉末还会军阀林立吗?
:绍令人接至寨中,会众置酒,与操解闷。饮宴间,操叹曰:“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绍等无言可对。
可是,袁绍袁术等人就是要做军阀,做第二个董卓,把持朝政,或自立为皇帝。公元191年,袁绍还试图拥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那不是天下更大乱了吗?刘虞知道这个是火炕,严词拒绝了。
袁绍有大志,可以理解,可是你要从正道而行啊。说起来,袁绍真的不算一个笨蛋,酸枣会盟时,他和曹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到袁绍早有争天下的大志,而且方略得当,并且这些方略袁绍执行的也很好,也统一了北方青冀幽并四洲,官渡之战面对曹操时绝对实力要超过曹操一个数量级。
可是,最后,成就一番霸业的却是曹操。可见,上天也不会眷顾一个只有私心,却没有公心的人。袁绍的败亡,难道不是天意吗?
同样的,孙坚虽然身死,可是他的儿子孙策却打下了江东,也成就了一番霸业,看来上天的确时公平的。
乱天下者,乃袁绍董卓也。董卓乱的是朝政,袁绍乱的是天下的人心。有了这两个人,天下一步步进入了军阀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