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下的铁十字———AMX M4 1949测评
修改于2023/04/11880 浏览攻略







人称“小法虎(王)”的AMX M4 1949重新上线,对比加强前的虎王,法虎拥有除精度外的绝对优势,但对比加强后的虎王,各占优势,但不建议再花这么大的价格去买这辆坦克。
完全不建议强度党购买这辆车,对比现在的各路神仙,法虎已经逐渐开始退出强势车行列。当然,依旧不能算弱。颜控,收藏党,精法人士仍旧可以选择入手一辆不同于传统法国科技线的重坦。
以及不建议现在入手,毕竟黑色星期五只卖5000。
主炮———一脉相承SA47



说这杆炮是法国人的精神支柱一点也不夸张。(索玛SM,AMX50100,M41949,查AP,25T,AC46,AC48,AMX30原都能装的万能传家宝)
8秒一发105炮(虽然是100炮但标伤与虎王狮子的一样),十分正经的射速,足以适应八级房的节奏。
232/263/50的穿深,232银币弹仅比靠穿深吃饭的狮子(235)低2mm,但金币弹对于一辆抗线车来说很明显不够用(部分同级中坦穿深甚至比你高20mm),面对E75,T34,VK4502PB之类没有太大弱点全靠纸面堆装甲的传统卡线车时会显得十分无力。50mm的HE倒是体现了口径小的坏处,打人很难打出什么花样,但敞篷车,SPIC,美系翘臀之类的照打不误。
310/260/350的伤害,银币弹金币弹伤害与正常105持平,但HE伤害低了70,这也是口径小的另一个体现,不过三种炮弹的伤害除了HE略为鸡肋都够用。
20度仰角结合身高优势完全不用担心,10度俯角也赋予了小法虎更强的地形适应力。
说完了优点我们再来说说SA47的最大毛病,炮控和缩圈。
加精度依旧0.3,4.3的瞄准时间也很对不起它的口径(不过说难听点,装这门炮除了AMX30原其他车都很抽风)(索玛SM是最SM的),对付例如自行车,猛犸,T54E2,斯柯达T56之类的头包车十分难受,对面可能会用金币弹或者HE糊你的脸或者头包(小法虎头包对于HE抗性特别差),但你只能一点点,慢慢缩圈,还得祈祷戴高乐显灵不至于这门炮再犯神经。在抢人头或者残局时很容易把你的血压和队友的血压拉满。
当然,弹速完全够用,这还不满足请隔壁转狮子或者蟋蟀15。
总结:炮除了打不准和鸡肋HE其他方面都无可挑剔。
生存性—————虎王正脸,黑豹侧面


271的视野不算高,而且由于隐蔽差劲,尽量避免去主动当视野,你不是高光鼠。
20起火率祖(德)传汽油机,灭火器厂家总是与你合作愉快。
34的炮塔转速也很平庸,没什么特色。
1908的血量在八级重坦里并不突出,纯纯的酱油娃。
接下来说说法虎最引以为傲或者最拿不上台面的装甲



车体正对时,等效可以轻松抵御同行甚至不少TD的银币弹,两侧肩膀正对时等效要明显高于车体,KD是个弱点,一定要藏好。



炮塔结构十分刁钻,强制跳弹区域有很多,即使跳不了也有等效装甲在等着你,正面防御极其完善。卖头时更难被击穿,可以将法虎的实战能力提高好几个档次。但是弧形炮盾构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窝弹区。
75mmL70金币弹(六级炮)


105mmL70(狮子)银币弹对卖头时


就很尴尬,虽然一般都会去瞄头包,但不能排除对面气急败坏往你窝弹区抽的可能。
而且小法虎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卖侧,容易炸的前导轮以及断带掉血的坏处葬送了它卖侧的一半前程,而另一半是被它55mm的车体和肩膀放飞的。

弹药架就在这里,看到卖侧的法虎请使劲锤。
M4 1949的侧面由于还有一定装甲,同级车无法对其构成三倍碾压,倒是可以利用强制跳弹去骗对面200穿以下的重坦,但穿深到达200以上时,你的导轮和车体下部分就保不住了。
122(175穿)AP(可以看到即使是175穿下面也晚节不保了)

长88炮(203穿)AP

122(225穿)APCR

BL10(286穿)AP(众生平等)

105炮(235穿)AP

152(75穿)HE

我们可以看到法虎的另一个问题,头包。

不同于虎王的矮小宽型,小法虎的指挥塔更为靠前,更高,而且更脆。不过由于比较小,来回晃晃是没事的,而且得益于人们对“虎王”这种肌肉车的刻板印象,没多少人会切HE砸法虎头包。(遇到切HE的还是小心点,可能对面是有备而来)

侧面对于60穿以上的HE毫无抵抗力,而后面更是容易被40+穿深以上的HE打爆,一定要随时注意对面大管子快车或者TD的去向,如果是绕后切HE可能第一个打的就是你。
总结:很强的装甲,但又漏洞百出,小心点手稳的就行。
机动—————澎湃的1170


迈巴赫发动机带给了法虎澎湃的动力(这不是病句,法国车德国货很常见,老口嫌体直了。),强大的马力令它即使比虎王还重(一吨)但仍可以跑成重坦第一梯队。
40的极速是很管用,但15的倒车速度就是谁用谁难受,跑的很快但倒不回来,就导致了许多新人法虎的暴毙,在卖头开炮后的空虚时间这也是个不小的劣势。
70吨的体重比虎王还沉一些(再次提醒),结合速度在打断对面履带后可以化身快乐泥头车。
32的转向说强不强但说弱一些中坦的确还是绕不了,结合炮塔大概可以做到防绕(指炮口始终可以对准对面)。
履带适应性那可真是算了吧,90出头真丢法国坦克的Face。
法虎:“不过我一德国血统车跟你法鸡有什么关系?”
那确实。
总结:快乐小法虎,能靠体重掀起114514米的巨浪,但是阻挡-1还是辱影随形(指倒车太慢根本拦不住人)。





车辆总结:虎王加强前德系法系共同的大爹,虎王加强后二者各有特色,一个靠精度和DPM,另一个靠俯角和穿深,二者共同撑起了八级传统卡点重坦的大旗。
小法虎的穿深和机动优势是无可否认的,无论是小距离专场还是跑到一线打出第一发,法虎都可以做到。
相对抽风的炮控和不当人的侧面以及指挥塔装甲变相削弱了它的城战能力,但得益于德系身高(德意志传统不能丢),它可以选择一些较高的掩体打城镇卖头。
法虎较逊色与虎王的一点就是独立作战能力相对差一些(虎王可以靠DPM和相对均衡的装甲变成输出堡垒),要随时注意队友在不在侧面,以防被HE中出。
但在有被包围趋势时,法虎可以凭借优秀的机动立刻跑路(法兰西传统也不能丢),这时候虎王就沦为殿后者了。
但面对如今的八级房,法虎不能说强了,但要说它弱,着实过分,你再去找一个这么全能的金币车出来?
(没事,有预感快了,现在八级弹夹魔鬼和大管子太多,毛子总得搞点均衡型重坦)
PS:法虎在亚服有法国国旗传涂。


而在端游,这个涂装被更加细节化。




上面的炮管上写着1946年法国宪法确立的原则“自由,平等,博爱”,炮塔侧面画了法国的象征—————高卢雄鸡。(其实这辆车已经叫AMXM449L了,但数据和AMXM449一样,就和洛林40T与洛林“无畏”,米三游与无暇权玺一样)
历史里的AMX M4 1949

没错,万物起源IS-3,这个当时堪比虎王的钢铁怪物对西方造成了成吨的心理输出,为了对付它,一些雄心勃勃的对等项目纷纷上马,英国研制了“征服者”,美国人开始设计M103,多少有些落魄但还是得有面子的法国人也得想想自己怎么办。
但当法国人审视了一下自己的装备库时,擦了一下冷汗:
索玛S-35(打不过三号)
Char B1 bis(打不过1942年的三号)
ARL-44(破烂货)
黑豹(抢德国人的,而且数量有限)
谢尔曼(戴高乐眼里的“下三流”)
M5斯图亚特(美国人自己眼里的“泥鸽子”)
FT-17(一战老兵)
一堆德国坦克歼击车(比如“黄鼠狼”I)
虎王(修不修的好还是个问题,全是残废状态的缴获品)
......
总之就是一辆能打的都没有。
在大量IS-3越过莱茵河直捣巴黎的恐怖设想下,法国人的新坦克计划开始启动,这个项目被命名为“141”工程。
项目好了,但战后的法国百废待兴,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在战前水平徘徊(ARL44),在折腾了一大圈以后,法国人突然醒悟:
“既然自己设计没时间(IS-3不会给你时间),那么测绘仿制一辆坦克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捷径。”
于是,在放眼全球坦克设计,并结合自己多年挨打经历,如何找出一辆能和IS-3对打不处于劣势,当年也让自己的盟友们羡慕的不行,而且也能很快找到设计图,最主要的是能代表法国陆军地位的超级重型坦克呢?
法国人很自然的看上了刚死没多久的邻居(德三)的代表作(虎王)。

虎王:“谢谢,有被冒犯到。”
既然有模子了,141工程也是进展迅速。由于虎王的最大问题就是体重,法国兵器局很快就提出了一个“内行”的要求。
“拥有虎王的火力与黑豹的机动性,战斗全重控制在三十吨以内。”
AMX设计局也很给力,很快就提出了AMX-M4-1方案

它拥有迈巴赫HL230P30 V型12缸汽油引擎以及倾斜式装甲板的车体结构,连德式双扭杆悬挂,5对交错负重轮都模仿下来了,更离谱的是发动机格栅款式都和黑豹是同款的,连几个格子都懒得改。主炮也换装了DCA45 90mm主炮。
咋一看非常完美,但为了控制体重,M4-1的正面装甲......只有30mm。

雷诺R35:“坏了,我得去给我孙子辈的孙子当抗线车了。”
这样的玩具随便瞬间令军方怒不可遏,AMX M4-1很快被要求停止。但AMX公司也知道这玩意没戏,于是很快就拿出了AMX M4-2设计方案。
AMX-M4-2的设计重心在于改善装甲防护水平,正面装甲调整为80mm,侧面装甲提高到40mm。
但更令人沮丧的结果很快就来了,这种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直线思维令M4-2的体重瞬间飙升到50吨,更令人恼火的是,这样的装甲甚至就比德国人的黑豹好了一点点。

黑豹:“拯救法兰西装甲兵还得是我。”
(1951年法国503团就爆发了“起义”,原因是对国产ARL44的强烈不满,要求法国军方把黑豹换回来。)(这件事以后,法国军方内部“仿制”黑豹甚至重开黑豹生产线的呼声越来越响。)
失败的毫无亮点的AMXM4-2很快也出局了,但这仍在AMX公司预料之内,他们神速地拿出来了AMX M4-3的设计图。

(FCM50T,AMXM4-3的竞争者)
AMX M4-3将传动装置移到了后部,将其身高成功降低了0.4m,并且首上倾斜角度达到了60度,最大时速也由35提升到了45。
AMX M4-3也将90mmDCA45换成了传家宝SA47。
咋一看M4-3已经有了对付IS-3甚至有略超一头的优势时,法(德)国人也为此自豪,但造化弄人,苏联人又给他们整了个狠活———T-54。
在经过多方面对比,法国军方悲伤的发现自己的AMXM4-3除了炮和体重啥都不是。
(很明显,法国人过分夸大了T-54)
(当T-54于1946年4月29日服役时,设计仍未定型,而且火控系统十分差劲,以至于试车员要求去驾驶T-34/85证明自己没瞎。经过后来1490项改进后,T-54才算定型,并逐渐发展为苏联装甲力量的中坚。)
当然这些情况,法国人毫不知情,他们就在这种盲目恐惧下立刻否决了AMX M4-3,但对于这个已经接近成型的项目,法国军械局依旧十分不甘心(AMX公司很淡然),于是要求AMX公司在其版图上进行升级,直接导致了AMX M4-4(小法虎)的出现。

(你告诉我这是德国人的设计图我都信,味太冲了。)
但是这个AMX M4依旧令法国人不满意,他们涂涂改改,诞生了更多的AMX M4(CDC,AMX 65T.......)。
终于,法国人受不了传统的德式炮塔了,过于庞大的重量对法国人来说是个噩梦。
那又有什么能装大管子,又轻量化的炮塔呢?
AMX公司和军方很快就把视线投到了刚刚量产的AMX 13 75的摇摆炮塔上。
把这玩意给重坦换上貌似也不是不行。
于是呢,AMX M4系列寿终正寝,AMX50系列登上了历史舞台。
当然,AMX50系列怎么先后被IS-7,T-10折磨的,就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