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朝花夕拾系列《追迹日落以西》
4 小时前56 浏览闲聊杂谈
前言

公爵们将国王送上了绞刑架,将帝国的英雄 ——蒸汽骑士扼杀于诸王的陵墓。他们自以为攥紧了帝国的权柄,却未曾察觉这正是混乱的开端。没有太阳能永恒悬于天际,当日薄西山之时,人们唯有回望往昔荣光,徒留一声嗟叹。
对于渴望归乡的故人而言,纵使历尽千帆,迎来的结局也未必圆满。英雄的史诗永远定格在胜利瞬间,但现实从不停歇 —— 人们庆幸走出了战争的硝烟,却即刻要为柴米油盐的生计奔波。
漫步在伦蒂尼姆黄昏中的旧街,过去与未来在斑驳光影里渐渐模糊了界限。
“维多利亚是肮脏的,但她也是骄傲的。上千年前,还是游牧部族领袖的德拉克,用从萨尔贡借来的体制框架拼凑起最初的王国,而他们权力的根基,始终是保护人民的能力 —— 这份信念让他们引以为傲。这种骄傲磕磕绊绊传承至今,每个贵族子弟仍会懵懂地跟着父辈念诵‘恩敬她的荣光,坚盾与守护者’,只是他们早已看不见需要守护的对象。”
一 维多利亚的日落

核心圈诸国的崛起,皆建立在高卢帝国腐朽的残骸之上。四皇会战前夕,数个强权的统治早已千疮百孔。它们如同秃鹫,敏锐嗅到腐肉的气息,在蚕食失败者的遗产后悄然壮大。但腐朽之上搭建的终究仍是腐朽,所谓的胜利不过是掩盖深层危机的自欺欺人。
维多利亚为赢得对高卢的战争,主动放弃了拓荒地的长远利益,甚至在哥伦比亚建国问题上向这个新生联邦妥协。这份战略退让换来了至关重要的胜利,却也悄然埋下分裂的火种。
放弃拓荒地等同于放弃国家的未来,可高卢的巨额遗产让绝大多数维多利亚人沉溺于虚假繁荣,对危机视而不见。体制的沉疴积重难返,多数人却仍侥幸期盼着崩坏的秩序能继续运转。
维多利亚的衰败是自上而下的崩塌。高层之中,狮王阿利斯泰尔与大公爵们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作为少数清醒的统治者,阿利斯泰尔深知变革势在必行,却始终受制于公爵集团的掣肘 —— 这种分裂在疆土上体现得更为直白:公爵们名义上是国王的封臣,实则在各自领地内拥有绝对权威。权力的真空催生了无休止的明争暗斗,部队规模与战舰数量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政治地位。地方势力的膨胀反过来不断削弱王权,矛盾层层激化,最终演变为国王被绞死、统治核心彻底缺位的乱局。

基层的裂痕同样触目惊心。塔拉人在长期歧视下,借由 “深池” 掀起叛乱,小丘郡遍布脏弹的惨状,成为给整个国家的血色警示。深池从来不是纯粹的民族主义团体,相反,投机者在其中占绝大多数 —— 他们渴望的从不是平等,而是翻身成为压迫者,奴役本就困苦的民众。这些投机者让深池的行径愈发暴力盲目,沦为另一种灾难。
科技领域的衰退更为致命。持续的动荡迫使国家将力量集中于内部维稳,曾经引以为傲的军工产业已被哥伦比亚远远甩开,在核心圈的科技竞争中彻底丧失了绝对优势。
萨卡兹的事变不过是加速了落幕的进程。当帝国首都伦蒂尼姆陷落,子民们才被迫正视积弊已久的问题。就像伤口愈合终会留下疤痕,维多利亚的未来,只能在迷雾中走一步看一步。

二 天涯何处是归途

对维娜而言,在格拉斯哥帮的日子是生命中最纯粹的快乐。即便混迹街头,她也始终能感受到家的暖意。然而一场意外迫使她仓促离去,只留下对贝尔德那句不知何时能兑现的归乡承诺。
身处罗德岛的日子里,她从未放弃回归维多利亚的准备 —— 这一点上,她与罗德岛的理念存在本质差异。对维娜来说,此行的目的无比纯粹:回家,顺便赶走侵略者。
这个朴素的愿望,在战争铁蹄下沦为奢望。自踏入伦蒂尼姆的那一刻,过去的阴影便如影随形:阿勒黛、开斯特、独角兽、蒸汽骑士的亡魂…… 重重羁绊让维娜不得不一次次妥协。

当她历尽万难重回昔日拳馆,短暂的温馨转瞬被残酷现实击碎。萨卡兹对诺伯特的清剿行动骤然爆发,她被迫再次逃亡,而有些同伴永远留在了那片血泊中。她终于兑现了对贝尔德的承诺,可这位挚友却因善良献上了生命,再也无法回应首领的归来。缅怀逝者的同时,维娜不得不纵身跃入夺回故土的战争汪洋 —— 贝尔德的死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意味着那个混迹街头的少女彻底远去,再也回不去了。
她必须拿起 “诸王之息”,踏上命定的道路。维多利亚需要一位真正的领军者,而唯有她身上的阿斯兰血脉与传奇经历,足以凝聚涣散的人心。凭借大公爵们抛弃的感染士兵,再加上灰礼帽送来的典范军番号,维娜重新组建起属于维多利亚人的军队 —— 这一次,他们要亲手夺回自己的家园。
“当初启程来伦蒂尼姆的时候,我只觉得自己是要回一趟家,解决家里冒出的一点小问题......”
三 战争的余烬

夺回家园的维多利亚人曾沉浸在狂喜中,面对重组的议会,他们第一次拥有了治理城市的权力。
预想中的复苏并未到来,物资短缺反而成为致命难题。源石制品的滥用让城市感染率急剧攀升,药物瞬间成为维系生存的命门。人们不得不向地下组织 “铣痕” 妥协,用一切可交易的资源换取镇定剂,以抵御源石病变带来的剧痛。
市民对萨卡兹的仇视逐渐蔓延,连土生土长于伦蒂尼姆的维多利亚萨卡兹也未能幸免。这些从未见过卡兹戴尔故土的萨卡兹,被迫背井离乡。极端困境下,曾有萨卡兹为争夺面包袭击店主,酿成恶性事件 —— 这正是仇恨与饥饿催生的悲剧。
有人被仇恨吞噬,有人却选择释然。一位与萨卡兹通婚的维多利亚小商贩,在摊位被怀有敌意者点燃烟花后,仍能微笑面对。对他而言,这意外的烟火反倒成了给远走妻女的送行表演,不久后,他也将离开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与家人团聚。
萨卡兹的悲欢本就各不相同。源石曾赋予他们傲视群雄的力量,却也让这个族群永远被战争阴影笼罩。一纸停战协议换不来 “一代人的和平”,不过是短暂的休战 —— 特雷西斯的宏图伟略,早已让无数人永远失去了安宁的可能。
工人阶级的处境更为复杂。在 “白铁” 的引领下,科技发展催生了技术分享协会,可运输港的停摆让多数工厂背负巨额债务,他们不得不向议会谋求资源倾斜,却屡屡碰壁。
和平的阴影里,还蜷缩着无数饱受创伤的士兵。他们靠劣质酒水麻痹神经,试图忘却战场的噩梦。“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典范军曾给予他们无上荣光,可维娜清楚,这台战争机器无法永远运转 —— 人总要回归现实,而非在子弹下终结生命。她顶住各方压力,为这些英雄提供药物与转业支持。为国家背负伤痛的他们,最终选择脱下军装,以另一种方式建设伦蒂尼姆。

疗养院里,一位战地女护士因源石感染,早已记不起自己曾用源石技艺庇护战士的过往。就像她模糊的记忆,那些战争中的无名英雄,也终将在时光中渐渐淡去。
夕阳西下的街角,中尉希勒因战争时期过量使用镇定剂,正受药物成瘾的折磨,突然跌倒在地。模糊视野中,戴菲恩扶起了他,微笑着告知他可以返回故乡丽茵卡登的消息 —— 泪水瞬间浸湿了他的眼眶。
战争后的众生相各不相同,但从城市逐渐恢复的微光中,我们已然能听见生命重启的脉动。
四 危机

维娜手中的权力与先辈相比不值一提,她只是国家名义上的首领,稍有不慎便可能重蹈父亲的覆辙。但同时,她也是最坚定的阿斯兰继承者 —— 她就是维多利亚的缩影,一如她身边千千万万坚守的民众。
维娜厌恶被命运摆布,断然拒绝了独角兽的加冕提议。她不愿故事落入 “少女登基为帝” 的俗套,接过这份责任,既非因血缘羁绊,更非向命运妥协,只是因为她清楚看见:人民需要她。于是,她愿意穿上皇室礼服,在公开场合主持悼念仪式;也不得不逐一核查企业背景,严防公爵残余势力与哥伦比亚的渗透。

新闻中的流言蜚语、或美化或嘲讽的评价,她皆不在意 —— 毕竟评论家的嘴,永远比实干者的手更快。坐上议会长的位置,她便不再代表个人,而是承载着数万民众的期盼。为了秩序,她必须放下私心清剿 “铣痕”;独自在议会等待挚友赴约时,却发现背叛者早已缺席 —— 现实终究迫使她拿起铁腕。
过去已成追忆,唯有人民的坚守,能支撑着这座城市等到明日朝阳。
“谢谢你的质疑,费斯特。...... 不,我当然不希望军事工业在维多利亚日后的工业体系中占据主导位置,那只会让维多利亚重蹈乌萨斯的覆辙。我只是希望,任何新技术都能保留其作为武器的可能性 —— 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不再任人宰割。”

活动|明日方舟无忧梦呓创作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