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kuraka Kana
TapTap
嘴替担当
万花丛中过
万花丛中过
40
玩过游戏
0
购买游戏
600小时
游戏时长
0
游戏成就
玩过
游戏时长 128 小时
首先我認為這款遊戲的劇情,美術,音樂都非常好。對話演進是我見過的使用平面立繪的遊戲中最好的。鏡頭的切換以及立繪的動作使得過程生動許多。例如主人公剛出現時嚇了帕秋莉一跳,立繪也有一個向後跳的動作,再搭配表情變化,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表情也很豐富。還有使我眼前一亮的是各種符號貼紙的使用,例如😓這個水滴,還有問號?和表示開心哈哈笑的線條。因為以前玩的大陸的遊戲很少有見到這些設計,所以我對對話頁面非常滿意。
立繪表情好多,好可愛!戰鬥過程的小人也好可愛好生動。不同角色的不同攻擊也會有不同的動作。低血量也有不同的樣子。戰鬥特效種類很多,而且沒有廉價的感覺。
立繪的畫風,我認為是比較符合現在的主流的。相較於原作可能更符合大多數人的喜好
(萃香我老婆!)
戰鬥的時候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是敵人的名字。劇情關卡的敵人會根據劇情有不同的名字(即使是相同的怪),而且不僅僅是Boss,連小怪也一樣。例如主線第一章有劇情是聊學校傳說,小怪的名字也是學校裏的物品或地點(撘配了動詞)。還有最近的活動“本居小鈴的事件簿”裏面小怪的名字也跟偵探、案件有關。(幽幽子叫“餓扁扁亡靈”,太可愛了)。
探索界面還有一個細節就是關卡列表旁邊的看板,每個看板其實有三句話但是沒有配音。這三句話裏也有好玩的東西。每日探索裏有四個角色(光之三妖精和大妖精),當然對話也不同。一般是第二次的會比較有趣。例如第二次到畫片時桑尼會拉主人公開始惡作劇作戰還會把畫片彈不見,第二次到卷軸時斯塔會用它玩忍者遊戲,用法是放到嘴裏,一口咬下去
???什麼鬼
音樂自然沒得說,東方的質量是有目共睹的高。這是唯一一個我願意開聲音的遊戲。配音十分豐富。一開始我看宣傳的每個角色三種聲音,還以為是有三種語言,沒想到是有三種聲線。這也是以前沒見過的設計。配音內容很多!不會有一直重複一句話的乏味單調(而且好像不同聲線連內容也不同?我沒注意過)。喔,插一個問題:圖鑑的台詞鑑賞能不能附上中文呢😁
玩法方面,我認為把原作的清版射擊換成回合制是極好的改變。手機上玩STG的話操作難度會比較高,有一些電腦的操作在手機上打不出來(我記得諾基亞的貪吃蛇遊戲也是在觸屏機上打不出一些操作)。把玩法換成回合制,是以操作難度換策略難度。遊戲裏的角色的各種特性很多,有三精五行,兩種攻擊和防禦,三種類型的技能,八種類型的角色,還有會心攻擊防禦命中閃避,還有仇恨值。回合制犧牲了戰鬥的連貫性換來了極高的策略深度。我認為這使遊戲的可玩性提高。看到有評論說是堆數值,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應該研究如何針對敵人來配合和操作而不是一上來就開終符,搞魔理沙風格的火力壓制。體驗重複,確實是有這個問題,但零幾年時大家都是這麽過來的,我個人是沒什麼要求啦。
當然也有一些不足。真的會掉落畫片嗎?
最大的問題是文字。對話劇情是沒什麼問題的,主要是繪札故事。有一些地方讀起來不通順,還經常有只有兩三個字的一行插在中間影響閱讀。還有就是那個道具到底叫畫片還是華片?還有就是繪札“重要的謀生飯碗”的解說2和繪札“某人的心頭好”的解說4是一樣的,都是解釋為什麼是油炸豆腐而不是油炸老鼠(油豆腐跟手機沒啥關係吧...)繪札“普通的魔法使”解說1開頭附的角色名居然是姬海棠果??(魔理沙:???)派遣結算時會出現的活動名字,有一個是“雞腿惡作劇妖怪”??雞腿?🍗?這是認真的嗎?還有繪札“我所喜歡之物”解說1提到茨木華扇的“號‘茨木仙’”,但是主線劇情裏說她的仙人名號是“茨華仙”。總之,希望台灣方面能處理一下文字方面的問題。
這遊戲還有個特殊之處是不開加速器也能玩,只是重連次數會多一些。嘿嘿嘿。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