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驴车标被社会青年当成“硬通货”,正在全国遭遇大失窃
九号是一个国产两轮电车的品牌,其特点是智能化。这些年间,靠小米生态链的流量成为了行业里的新势力。销量也挺高的。但即便如此,你应该也没怎么见过它的logo。因为你确实很难看见它。字面意义上的。九号电动车的车标,非常非常容易被盗。这是任何一位九号车主都需要面对的事实:近些年来,九号车标似乎被一个神秘的怪盗团盯上了,但凡离开视线俩小时,车标很快会随风飘散,就像没有来过一样。而且只有这个
《百日战纪》暂无移植可能性,小高:我们正处在破产边缘
且放飞且珍惜4月24日,日本游戏制作人小高和刚的新作《百日战纪-最终防卫学园-》(后文简称《百日战纪》)正式发售。从官方公布的资料来看,《百日战纪》由小高创立的工作室TooKyo Games,和曾参与开发《战场女武神》工作室Media.Vision联合制作,具体到文本写作上,算上小高本人和创作了《AI:梦境档案》的打越钢太郎,《百日战纪》的编剧共计有11位,对以文案为主的AVG游戏来说多少算得
《权力的游戏》的游戏,为什么总是一部比一部烂
前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即便是该系列IP粉丝可能也没察觉到的新闻:《权力的游戏:国王大道》(Game of Thrones: Kingsroad)还真的如期在2025年发售了。这款由Netmarble开发的动作冒险RPG游戏,在去年TGA上首曝,号称UE5 开发,游戏设定在维斯特洛大陆,玩家将扮演一个北境小贵族的私生子,参与五王之战、守夜人援助以及对抗异鬼等剧情,游戏中还将出现琼恩·雪诺、瑟曦、詹
想坚持做RTS游戏,还是得稳住老玩家?
五一小长假里,我玩了很长时间的《风暴崛起》——就是那款刚推出不久,被一些老玩家们戏称为“《命令与征服》精神续作”的RTS游戏。虽然RTS,也就是即时战略游戏,向来都是小众、冷门、高门槛的代名词,不过最近这两年,可以看到不断地有此类型的新品问世,而且它们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做减法”。最近的例子要属上个月同样开始宣发的《星战王牌》(Battle Aces),这款由《星际争霸2》前制作人
国产独游“遭上市公司抄袭”?相关人士:可能只是调研测试
《莎拉的黑店》是一款2024年11月上架的独立游戏,主打轻度策略和养成经营,游戏目前还处于EA(抢先体验)阶段,根据官方此前公布的计划来看,距离彻底完成还要大半年。游戏虽然还没做完,但靠着独特的画风和玩法,加上制作组的更新频率一直很稳定,《莎拉的黑店》在Steam上的评价已经过百,总体“特别好评”,还拿过不少独立游戏赛事的奖项。然而到了4月15日,《莎拉的黑店》制作组在小红书突然发布求助,表示
主创去世后,他们的游戏在“抄袭”骂声中狼狈发售
原本,《无罪之庭》或许会像许多默默无闻的独立游戏一样,没有多少人在意,也没有多少人关心。但在游戏发售前,《无罪之庭》身陷抄袭风波,“像素级复刻《逆转裁判》”是它背负的主要骂名。TapTap上有玩家发起了投票,71.8%的网友认为这部作品脱离了致敬的范畴,踏入了抄袭的领域;游戏发售后,《无罪之庭》发布于B站的官方宣传片被多次举报下架。根据游戏制作人话龙的表述来看,他们没有收到所谓的版权方卡普空发
【白夜谈】相比少女乐队,我更喜欢平凡励志的《金牌得主》
这种每周一次的治愈感愈发珍贵。今年播出的番剧里,我完整看完的只有一部《金牌得主》。这是一部讲花样滑冰的运动番,主角大体上有两位,分别是热爱花滑的结束祈,以及她的滑冰教练明浦路司,故事简单来说是热爱滑冰的两人因机缘巧合相遇,二人一同努力,从零开始一步步登上全国大赛。最初,我看《金牌得主》其实是冲着林友树的配乐来的。我的歌单里有不少林友树的作品,他在运动番上的发挥一直很稳定。运动番的乐曲往往是积
【白夜谈】为大家推荐一些Steam专注工具
打开Steam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真的。《Spirit City: Lofi Sessions》大概率将成为今年我在Steam上游戏时长最长的应用。不是说有多好玩,而是我真的挺需要它。“需要”的意思是指,我并非一个擅长进入专注状态的人,在工作或学习时常常需要给耳朵塞点声音,以此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又不能正儿八经地听歌,因为会不自觉地跟着唱起来。这其实也好办,整点白噪音或者舒缓音乐就行,B
聊聊《33号远征队》的战斗体验:在回合制里做快慢刀,这对吗?
作为一名编辑,我一直觉得最难撰写的稿件是“编辑体验跟大众体验产生偏差”的游戏评测。就比如某些游戏的剧情部分,媒体一片叫好,但到了游戏真正发售那天却惨遭玩家差评轰炸的;当然也有可能反过来,编辑体验不好的游戏,反而最后得到了玩家的倾心,让你不得不思考究竟是自己的判断出了失误,还是大众的口味变化太快。对我而言,昨天发售的《光与影:33号远征队》要属于后者,目前游戏在Steam的好评率为94%,评测网
因为一个机翻错误,「李玲玲」成了留学生圈内最知名的女人
一个平平无奇的女人,「李玲玲」,无疑是现在留学生学术圈内最火热的角色。虽然她并不是位知名学者,也没在近期做出过什么伟大的科研贡献。甚至并不真实存在。但她却如幽灵一般,盘旋在每个学子的电脑上,支配着每一篇论文。是的,这并不夸张。因为只要你阅读外文文献,就很难不看见她的身影。她是所有论文的作者,是每篇文档的题名,穿梭于各大外国学术网站。以至于,现在的学生们开始用「阅读李玲玲」来指代“读论文
空空如也
也许宝藏只是换了个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