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如也
也许宝藏只是换了个藏身之处
科学家让实验室里培养的脑组织学会了玩《Pong!》
一年前,我们曾报道过科学家训练培养皿中的脑细胞玩世界上第一款街机游戏《Pong!》的新闻。通过外部的电刺激,这些经过培育的脑细胞能在指引下回应球的位置,从而完成“玩游戏”这一基础操作。据BBC报道,这家名为“Cortical labs”的澳大利亚科技公司最近有了新进展。在一年前的实验中,培养皿中的脑细胞分别来自人脑和鼠脑,在当时的对比实验中,实验人员发现人类的脑细胞的游戏水平要普遍高于鼠脑。现
一张《斯普拉遁3》同人,是如何让评论区鬼哭狼嚎的
大家好,我是焦斋,也是游研社画手群(现群名“今天图BOT画火柴人了吗”)的群主。记得是八月中旬的样子,正逢任天堂公布月末的前夜祭,大家都很是期待Splatoon新作。我也不例外,简直是翘首以盼,甚至在等待三代正式发售时买回了二代的卡带,整日茶饭不思。这时游研社的小伙伴过来跟我说,咱们要不办个绘画的比赛活动吧?随后我俩异口同声:喷喷主题怎么样?一拍即成,主题就定为斯普拉遁,奖品则是三代与二代
一款曾经爆火的元宇宙游戏,如今的日活跃用户仅剩19人
在元宇宙大行其道的去年年底,这个虚拟世界里突然掀起了一阵短暂的炒房热潮。一掷千金的富豪们纷纷下场,多款元宇宙游戏身价暴涨,虚拟地块的最高成交价更是被抬升至数百万美元。在多个元宇宙平台中,当时风头正盛的元宇宙游戏《Decentraland》备受关注。这里不仅有知名歌手林俊杰豪掷50万购入房产,更有多家时尚品牌汇聚于此举办元宇宙时装周,虚拟货币价值飙升的那段时间,《Decentraland》的市场估
【白夜谈】今年最被低估的一只小狐狸
尽管已经盼《TUNIC》发售盼了4年,但直到前段时间看到游戏登陆NS的消息,我才想起来在国庆假期通关了这款早在3月就已发售的游戏。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年初投入了过多时间到《艾尔登法环》里,太过腻味导致暂时对类魂游戏丧失了兴趣,于是拖着拖着就忘记了。尽管制作人Andrew Shouldice只承认过他致敬了《塞尔达传说:众神的三角力量》,但在通关了《TUNIC》后,我却明显能从它身上看到众多优秀
今年《异世界舅舅》动画的开播在国内引起了不少讨论,对于游戏迷来说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动画中舅舅深度世嘉迷的身份。动画中充斥着世嘉土星的各种梗,而最出名的就是直接写在第二集标题中的《守护英雄》。
时隔20年,《矮人要塞》有了新手教程
2012年11月,坐落于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挑选了电子游戏历史上最经典的14款游戏作为馆藏,《矮人要塞》就是其中之一。《矮人要塞》能入选作为藏品并不稀奇。一方面,它被誉为“全世界最难上手的电子游戏”,早年经典版ASCII模式从画面上几乎就能劝退大多数尝试者,但另一方面,即便有极高的门槛,它仍旧作为模拟经营游戏类鼻祖,受到成千上万玩家前赴后继的喜爱。好消息是,继为ASCII模式更新完更容易识别
游研早报:《赛博朋克 2077》衍生小说正式公开;《怪猎 崛起》迎来第2次永久降价
各位社友大家好,以下是实习生带来的游研早报:1.《赛博朋克2077》衍生小说《赛博朋克2077: No Coincidence》公开,明年8月正式发售,本书由科幻小说作家 Rafał Kosik 撰写,讲述了一群发现夜之城危险的陌生人的故事。2.《怪物猎人 崛起》为庆祝销量突破1100万套,决定第二次永久降价。NS 日服从5990日元下调至3990日元,Steam国区价格从298元下调至243
《极乐迪斯科》的曲终人散是早已注定的吗?
10月1日,《极乐迪斯科》的前编剧Martin Luiga突然发文宣布ZA/UM解散。这个“ZA/UM”并不是开发了《极乐迪斯科》的ZA/UM工作室,而是早于工作室成立的文化团体,“极乐迪斯科”这个品牌开发还将继续。但对于喜欢这款游戏的玩家来说,这并没什么区别。因为游戏的首席设计师兼编剧Robert Kurvitz、艺术总监 Aleksander Rostov 和编剧 Helen Hindpe
那款让玩家等了8年的“有生之年”恐怖游戏,终于从噩梦中走来了
当我们玩恐怖游戏的时候,我们在害怕些什么?作为最热门的游戏题材之一,如今“恐怖游戏”的画面变得更精致,玩法内容愈发丰富,却也有越来越多玩家抱怨:“现在的恐怖游戏反而没那么吓人了”。“心惊肉跳”的体验越来越难寻,但也正是心理门槛的降低,让一些不那么大胆的玩家也敢于尝试一些让自己捏一把汗的游戏了。我们本期的系列专题《提心吊胆游戏谈》就将聚焦一些以“惊悚”为卖点却未必“吓人”的恐怖游戏,来看看
上世纪格斗游戏的黄金时期,各大厂商推出的家用机摇杆也是百花齐放
格斗游戏现在已不是玩家关注的焦点,只有几个大厂系列还在坚持推出新作,相关的比赛和新闻变得罕见,与此同时,一种历史悠久的游戏配件也逐渐淡出玩家视线,那就是外接街机摇杆。如今想买到最新一代主机使用的摇杆并不容易,而且价格也不菲,大部分玩家仍然选择手柄作为主要操作方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格斗游戏黄金时期,各类作品百花齐放,由于当时主机的手柄仍然以方向键为主,玩格斗游戏准确度不高,加上经常发大招会把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