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儿子

父亲与儿子

9.5
Hi,Tapper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近期趋势
9.5481个评价
全部评价
全部平台
嘴替发言1 带图3 长评27 游戏时长 1h+好评中评差评画面优秀121 音效动听83 剧情跌宕71 有趣好玩33 运行稳定性15 玩法设计11 故事情节6 操作体验4 广告频率2 画面视觉1 资源获取1
因高专业度入选icon-wow
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音乐、绘画、舞蹈,似乎所有人都能认可它们作为“艺术”的确定性;那么,小说、电影、动漫……还有,游戏呢?
尽管我们常说“游戏是第九艺术”,但你真的会觉得所有的游戏都配被称为“艺术品”吗?换言之,作为艺术的游戏,与仅仅只能用来浪费时间或金钱的粗制滥造的商品游戏,它们之间的界线在哪里呢?
更进一步地,我想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艺术?
在体验《父与子(Father and Son)》这款游戏后,我的脑海里不禁产生了这样的思考。而现在,我想把这些想法,连同这个优美的游戏一起分享给正在看这条评论的你。
——————————
🕹游戏简介🕹
就本质而言,《父与子》实际上是一款由意大利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发行的宣传游戏,但它并没有简单地建个2D博物馆然后把图像化的展品丢进去就完事了,而是讲述了一个略有些意识流、却完整而动人的故事。
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名来到那不勒斯的异乡人,阅读完刚刚过世的考古学家父亲的遗书,你,迈克尔决定造访父亲生前所任职的博物馆,观赏艺术品,试图理解是什么使他甘愿奉献一生,甚至愿意割舍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游戏性与叙事设计🖼
整个流程的“游戏性”很弱,你能做的仅仅只有操纵主人公迈克尔移动、在少量的对话中选择回答语。可以说,它并不“好玩”,但它带给玩家的触动一点也不少——有点儿像逛一次博物馆虽然不如看一场电影那么过瘾,但却获得了另一种享受,这种感觉。
《父与子》用了一种巧妙的双线并行手法来表现“观赏艺术就是与过去的时空对话”的思想。每次迈克尔在某件文物艺术品跟前驻足,他就会穿越到过去的时空,经历古埃及雕刻家/庞贝的平凡父亲/波旁王朝苦恼的丈夫所经历的一天。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庞贝古城的小故事——这个小单元里甚至有两种分歧结局——末日来临时,你可以选择从一名老人的手中抢钱,让自己一家三口都活下来,也可以选择让老人活命,而自己放弃生存的机会与妻女分离……但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无论当时存活与否,庞贝都已成为灰烬,你和迈克尔的思绪一起被拉回到了“现在”。
游戏始于父写给子的书信,终于子答复父的书信。最后的写信环节,每一个小节都有两个段落可选,无论最后我们写出怎样的回信,都不会有不同的结局,整个游戏就此结束。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不管是哪种回信,儿子最终都没有完全对父亲在自己的成长中缺席一事释怀,逝者已矣,但文物/艺术却可以让他们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或许这就是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借这款游戏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吧。
对了,还有非常有趣的一点是,游戏里增加了一个GPS检测,当玩家切实位于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时,再打开游戏会出现额外的内容——这部分当然暂时无幸体验啦!不过它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吸引你去那不勒斯嘛hhhhh
🎨美术与音乐🎨
作为一款为博物馆打广告的宣传行游戏,本身的艺术性自然也不能落下。《父与子》的游戏画面非常非常美(论坛里也有不少截图贴),明丽的色彩配合柔和的笔触,几乎每一个画面都能单拉出啦做壁纸(要是能一键隐藏UI就好啦!),bgm则是音乐与钢琴配合的古典乐,柔和悦耳。
——————————
最后,我想回到开头抛出的问题——什么是艺术?
所有那些带给我们感动的,以及教会我们何为爱的,都是艺术。
这是我的答案,你呢?或许在游玩《父与子》之后,正在阅读这则评价的你也会找到自己的答案。如果你愿意花上闲暇无事的一个小时来体验它,我想它一定会给你带来美的享受~
p.s. 一颗星扣在不太便利的移动操作和较差的本土化翻译上( ;´Д`)
TapTap
TapTap
TapTap
兔姬子
玩过
对于我来说第一天是美好的。我去同不同的人对话。他们似乎都认识我的父亲,可是却和我认识的父亲不太一样,我在博物馆看到了一个雕塑,我试着去想想创作雕塑的人当时的心情,大概和我创作绘画时是一样的吧,事情从第二天开始变得不太一样,我不在跟他们谈话,骑上我的工具快去到达了博物馆,我不知道我是否错过了什么,我看到了一副油画,我看到了那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孩子去间接害死了年迈一对夫妇,大概吧。第三天,我依旧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博物馆,记忆开始回溯,那是一个在艺术和命令中抉择的男人,他很幸运有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他的妻子不停地开导着他,希望他能够想开点,或许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在那天我看到了美丽的女士,我们有着相同的话题,但是在最后我们还是分开了,我想我们会再见面的,该离开了。我给父亲回了一封信,我的脑袋里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选项,他们帮我完成对话与创作。一个是我想说的,一个是大脑帮我韵色好的。我想起了才到来的时刻,我一直选择着虚伪的话语,不想用真话去伤害那些人,直到现在给父亲的回信,我也只敢说出几句心里的话,我来到了坟墓这,看所有墓碑上都有鲜花,只有父亲的这里。烧掉信的那一刻我仿佛掉下了眼泪。该启程了,希望在次相见我先说嗨!
看看 画面优秀 的人是怎么评价的
终了。(以下是QQ空间的搬运)
游戏:Father and son
仍然是landscape笔刷画风,竟然被我捕捉到一丝hopper的神韵,可能是高色彩饱和度和随处可见的浓烈的孤独感。
故事讲述了一位画家麦克根据已故的考古学家父亲的信来到了他身前居住的那不勒斯,参观了艺术馆中古埃及、庞贝古城等等父亲考古成果展览,随着展品之谜的解开他也开启了自己的际遇,续写了父亲的那不勒斯之缘。
整个游戏如同电影一般,故事情节尽在左右两键之间。与上一款the end of the world相比,故事更饱满和丰富,压抑的气氛变作“live the moment”的解慰,少了几分印象派的写意和抽象的狂狷,增添了可读性和泛教育意义。
与其说这是一款概念游戏,不如说是一场电影。想起许多以死亡为主题的文艺电影,每一部都缓慢而寂寞, 台词精致而朴实,岁月皆在其中。想起《海边的曼彻斯特》,是幼子的死,持久而缓慢的生活慢性杀死两个颓然的大人。街景同样宁静朴素,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和侄子漫步街头,在侄子的信任和依赖中他与这座城市和半段虚浮而惨淡的人生达成了妥协。《海街日记》,四个女孩接到父亲的死讯后接来同父异母的妹妹一同居住,在与新的临时家庭磨合的过程中,姊妹们完成了对爸爸和妈妈的原谅,对个人情感的释然。死亡与亲情的话题总是新文艺片的关怀所在,它们连接着新与旧、过去、梦与现在。我们慢慢地醒来,像游戏主角一样从迷茫中离座,走到新的路口,选择新的方向,写一封信让伤结一个好看的痂,最后留下一个疤痕,作为送给下世的无效信。
最后有罗曼蒂克彩蛋!不剧透太多了。总之非常具有电影感,让人哼起《city of stars》,伴随着强烈地想要出走当下,周游世界(尤其是博物馆们)的情绪(笑)。故事最催泪的部分可能是庞贝城的最后一天,最后的人性和命运的无常虽已老生常谈,却依然戳到泪点。雕塑家夫妇的对话非常具有结束点题感了,优美如一段缠讼......
有很多可说,站在艺术评论的立场上的话,这可能是当代纯而又纯的游戏艺术化的最先开端。同近来兴起的反战游戏一样,可玩性决定了它的受众是有限的,可是小众依然拥有稳固而忠实的市场。国产单机也出过《惊梦》的解密游戏,又带了一些《银河历险记》系列的解密环节,不过主要还是剧情和养眼古风平面场景的欣赏。偶尔在各类肝硬化的游戏中换一款净化双眼款待双耳(游戏的女高音/钢琴曲配乐哀而不伤)心灵澡雪的文艺风,可以怡情。
小斯QAQ
玩过
非常不错,可惜没汉化。
我试着等玩得差不多了回来重置后看一下能不能自己手动翻译(如果做了还请多多滋磁)
(评论里面太难找了,对剧情各位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论坛看翻译,我发了帖的,每天中午更新)
汉化:
第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
我们也许有着相同的血肉,但是因为我,一个没能做到父子应有的关系(父爱)。而如今我能给你的只是我充满后悔的言语以及一个未能尽到男人和父亲的责任的痛苦。
我很抱歉,我在你人生中的缺失(缺席)。这种痛苦时,我会想起当初我错过了你在学校的表演和你的生日,你终于长大成为我所希望成为的人。一个我曾经我想成为的人。
为了你,Michael,我留下了我所有的东西。我将我的人生投入于工作和很多有趣的事情中但其实我知道只不过是让你和你的母亲去承担这一切负担。我很爱你的母亲但是我仅仅是不喜欢那种生活(一言不合就把你妈甩了)。我希望有一天你能理解(原谅)。
做为一个考古学家,我被实物束缚着,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你可以自由地去想象和抽象。我知道你在很多方面都非常能干而这个世界正等待着看到这一切(展现给这个世界)。
这是我最后的自私,我希望你能够来到Naples(地名就偷懒了)来看看这个世界,这个我的切庇护所。这会有三件文物展出在Naples的考古博物馆,而这三个东西通过学习与交流将会向你展现它们的实质,并为你点亮生存之道,
当你回想起我时,我希望你记得的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而不是我们分开的时光。希望你能有快乐的人生,挑战的那天很快就会到来,好的日子会永远存在。
(评论里面太难找了,对剧情各位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论坛看翻译,我发了帖的,每天中午更新)
(评论里面太难找了,对剧情各位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论坛看翻译,我发了帖的,每天中午更新)
(评论里面太难找了,对剧情各位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论坛看翻译,我发了帖的,每天中午更新)
重要的事说三遍。
该用户已注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