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ence

Florence

9.7
Hi,Tapper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期待值
近期趋势
9.73917个评价
期待评价
全部平台
嘴替发言1 带图18 长评161 游戏时长 1h+好评中评差评画面优秀612 音效动听534 剧情跌宕425 有趣好玩301 操作流畅16 UI美观13 轻松护肝9 玩法设计58 故事情节49 运行稳定性21 操作体验8 画面视觉8 资源获取4 音效音乐2 广告频率2
康南
康南
期待
如果说《纪念碑谷》构筑几何的迷梦、视觉的悖论与灵魂的宽恕;那么《Florence》则浸染清新的笔触、悸动的颤音与解构心绪的色谱,它以一场静默的叙事革命,在游戏上演关于自我重构的“文艺复兴”。
一、向日葵
灰蓝的囚笼:Florence的日常生活被框定在冷色调中—重复关停的闹钟、车窗倒映的灰霾天空、办公室堆积如山的账单。灰与蓝的交织不仅是视觉基调,更是她精神荒漠的隐喻。
明黄的救赎:大提琴手Krish的出现如同马蒂斯笔下的向日葵,以明黄色撕裂了灰暗画布。他的琴弦、T恤甚至社交头像,皆浸染着“向日葵般灼热的生命力”。
“碰撞”的悸动:在“碰撞”中,一场意外却成为情感的起点。随着标尺的不断调整,而后对于他,模糊的世界逐渐对焦,混沌的音乐渐次清晰,最后,只剩钢琴独奏她的怦然心动。
二、Let Go
拼图:二人对话被设计为拼图游戏。初遇时碎片繁多且边缘圆润,需谨慎拼合——那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热恋时碎片简化至寥寥数块——象征心有灵犀的默契;争吵时碎片锐利如刀且赤红刺目——此时语言已成伤人凶器。
宣告:这是在被迫进行一场注定失败的“沟通仪式”,当试图像过去一样“耐心”拼接时,碎片会在拼合过程中突然飘散、滑走,甚至拼好后瞬间分崩离析。但这绝非操作失误,而是游戏机制在冰冷宣告:有些裂痕一旦产生,便无法完美弥合。
清道夫:当曾经共同构建的生活场景被拆解成零件般的小游戏,又不得不亲手将书架上的杂物、柜子里的瓶罐、鞋架上的合照一一打包,每个动作都伴随着短促而孤立的钢琴音符,这声音不再是乐章,而是具象化的剥离感——清脆、决绝。交互在此化作一场沉默的葬礼,手指的拖拽便是埋葬回忆的墓铲。
Let Go:在“放手”直抵游戏交互艺术的悖论,是暴风雨后的静默。路中Krish的身影随玩家的放手而逐渐淡去,若触碰屏幕则身影复现却永不并肩,咫尺,却已成永恒的平行线。这不再是选择,而是被交互规则强制的“体认”——唯有主动放弃,故事才得以继续,而屏幕内外的“放手”,松开的不是虚拟,而是现实中那根名为“执念”的神经。
游戏摒弃文字独白,将情感翻译为可操作的交互诗学。
三、第二心跳
屏幕上留下的空白墙面,比任何语言都更直观地诉说着“失去”的重量。
生活:一个人的平静生活,因另一个人的闯入,溅起涟漪。
与他一起的时光,是驻足于美术馆欣赏;是与他一起时,他的即兴;是他吃寿司那滑稽的样子。还有许多、许多,成了照片,被存在墙上,随时都可以望见,随时都可以想念。一起起床,一同吃饭,与他聊天时,嘴角不自觉扬起一个弧度。琐事,仿佛都化成了风,被带走。数字也没那么乱心,指尖触及的都是温暖。
时间:“童年”里,回忆像糖纸一样,一层一层被剥开,勾勒起蜜的味道。儿时,被收在抽屉中的物件,轮廓开始在脑海中浮现。一纸帆船,载着童谣;一只蝴蝶,翩跹于梦;一册练习,存有喜忧;三两友伴,淡成陌路。在被拨乱的时间里,有些事,都习惯了,腻了。那指针的刻度不仅是道具,更是时间暴政的象征——我们无法阻止流逝,只能目送纯真消散。
窗:窗户的视觉语言始终与她的心理变化同频共振。她的每次靠窗,都是一次对自我的凝视:从麻木的“生存”到悸动的“相爱”,从撕裂的“痛苦”到通透的“创作”。这种情绪的递进不仅通过视觉语言实现,更藏匿于细微的窗景的变化。例如,“雨窗”,窗外的雨痕呈现出“坠落”的动势,与她蜷缩的姿态形成视觉合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推着她下沉。落雨的垂直线条是痛苦的延伸,物的“失控”呼应着人的崩溃,而她抱住自己的双臂,则像是在坠落途中徒劳地抓取空气。
绿:又是一个人了。她去到有关回忆的地方:海岸、酒吧又或是相遇的公园,都是一场空。渐渐地,她慢慢淡忘起他的音、容、笑、貌。四季轮转,春芽刺破冻土时,她在空白画布上落下第一笔。
走过悸动、拥有与逝去的轮回,她指尖的颜料仿佛也浸透了这最朴素的叩问:生活与爱情,是否本身就是一本琐碎的流水账?
生活从来不是一本等待他人书写的流水账,而是一本未经装订的诗集。每一个刷牙的清晨,每一次沉默的晚餐,每一次挤地铁的疲惫瞬间,都是未被命名的诗行。重要的不是等待惊涛骇浪的情节,而是此刻——以你之名,在琐碎的尘埃上写下第一句。
《Florence》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回避生活的“流水账”,而以游戏独有的诗意将其升华为存在的史诗。它让我们明白,刷牙的节奏、地铁的重复、拼图的艰难……这些所谓的“琐碎”并非生命的冗余,而恰恰是存在的经纬。
四、呼吸
后来,她辞职了。收拾时,一张相片映入眼帘,一行水笔留下的字迹,是“与Krish度过的美好一天”,那也是咬下苹果的清脆声响,是薄荷叶尖的沁凉触感,是青提在舌尖化开的甘甜。当纸箱合拢的沉闷声响落下,她忽然明白了“继续前行”的重量,那盒Krish赠送的调色盘成为支点,马蒂斯的色彩狂欢从来不是庆典,是本能--当所有言语褪色后,生命在画布上最野蛮的深呼吸。
画布上是未完成的画像,窗外的阳光依旧明朗。
TapTap
TapTap
TapTap
爱听歌的青子 : 为什么现在是预约,不能玩啊
永别
期待
看看 画面优秀 的人是怎么评价的
说实话,之前并没有抱特别大的期待,尤其是听说流程只有半小时之后,觉得这么短能讲出什么呢。
玩过之后却眼眶微湿。我真喜欢。
先说游戏本身吧。本作最值得一提的肯定是交互方式了。其实本作里用到的交互方式并没有多新颖,也没有想着在这方面炫技。但是,每一个交互的细节都非常贴合故事,非常细腻,非常流畅。这些之后说剧情的时候还会说到。
画风很抓人,手绘风真是超级治愈。音乐也很丰富。
===
最后说故事。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的故事。
女主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之中,突然闯入一抹彩色。那是一个像极了《爱乐之城》的桥段:神秘的乐声传来,她循着乐声追去,而我也被扣紧了心弦,着急地点着屏幕,渴望见到乐声的主人。
两人见面,开始还要努力找话题,慢慢就越聊越投机。
确定关系,因为彼此而找到更好的自己:他受她鼓励追求音乐梦想,她开始学着用笔勾勒他的样子。
同居,把两个人的东西挤在一个小小的房子,做什么事都可以对望着傻笑。
接下来,恋爱的幻光褪去。那些醉人的旋律,不过是艰涩的黑色音符;那个闪闪发光的人,不过是个皱着眉练琴的穷学生。厌倦,争吵,分开。无法挽回。拼图这个元素真是用到了极致:它是初识时羞涩的试探,是争吵时伤人的台词,还是,分手后无法挽回的从前。
而如何向心中的那个人道别呢,方法是不停地向前走,不能犹豫,不能回头。
在他离开之后的某天,她终于又看到他曾经送她的画笔,重新开始画画。她灰暗的生活,终于又一次,一点点地变成了彩色——而且似乎,比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还要绚丽。
===
这个故事感动我,还是因为,两个人都因为这段爱情,而成全了彼此的梦想吧。那种成全不仅发生在在一起的时候。它也可能是在当时埋下种子,在未来某个时刻才开花结果。
歌里会唱,爱是一种信仰。我的理解是,因为爱而想要成全对方的梦想,因为爱而拼命努力地生活,因为爱而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这些,都是凡人接近神明的时刻。
即使斯人离去,也不会带走那个天堂。因为,是你曾经亲手抓住了那些生命里的星光——尽管最初的缘由是他。
芦荟 : 为什么我这里还是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