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启示录

咩咩启示录

电脑/主机
电脑/主机
8.4
Hi,Tapper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玩家评分
8.44个评价
5
4
3
2
1
玩家评分
8.44个评价
5
4
3
2
1
媒体综合评分
80
1 家媒体
--
Metacritic
--
TapTap编辑
80
IGN
全部评价
媒体评测
全部平台
嘴替发言2 带图2 长评4 好评中评运行稳定性1
因高专业度入选icon-wow
牙白
玩过
推荐:可玩性/ 运营服务/ 画面音乐
前言
《咩咩启示录》是一款轻rouge战斗轻模拟经营的游戏。游戏发行商Devolver Digital一向发行的游戏质量颇高,这次咩咩一经发售便占据steam首页,群里一时间全是讨论各种可爱的动物,忙碌地捡屎和一些游戏bug。游戏发售前几天便已经听一些朋友反馈了各种bug,这对于观望这款游戏的我来说实属是有点慌,好在实际游玩过程中遇到的bug并不多。
一点战斗,一点经营刚刚好
游戏究竟是肉鸽战斗还是模拟经营呢?不好说,我觉得这两块游戏都占,但是涉猎不深。然而就是这样一块“牛奶巧克力夹心饼干”,把喜欢牛奶夹心饼干的人和喜欢巧克力夹心饼干的人都吸引过来了。游戏机制不硬核,上手门槛低了之后,便是我全都要的简单快乐。
从成就便可看出,游戏全程只要击败五个boss便可以通关,前四个boss则各需要在四个不同的地图打通四次,在简单模式下,只要通17次地牢便可通关游戏。这个通关量在第一次通关地牢的时候便不觉得多,四个地图的开图条件也只是一定的信徒数量。关于战斗部分则更简单了,和一般肉鸽地牢游戏一样,开局给一把武器和一个技能,攻击(X)躲避(B)技能(Y)的标配,清理一个又一个房间,最后进行boss战。在地牢的战斗是为了家中嗷嗷待哺的信徒们,木材石料食物和金币居然都要教主去外打拼,有时候不知道是教主还是保姆。
作为一教之主,信徒的经营无疑是游戏最重要的地方。为了把红眼教发扬光大,招人入教和如何使用信徒是一门学问。信徒从何而来?在战斗中击败的boss最后会被强行洗脑成我们的信徒,又或是在“人贩子”蜘蛛那里购买,在外面50金币一个的信徒显然是没有在地牢中“零元购”的信徒香的。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红眼教里人才多,狐猪羊三阶层高效管理
别人“自愿”入教,我对教徒也是用心招待,比如全教众的便便都是由教主亲自铲的,游戏也被戏称“铲屎官模拟器”。正如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一样,在游戏中我竟变成了我最讨厌的“资本家”。
游戏教众中有着三大系统,教众祷告产生的信仰是红眼教升级的刚需,更高级的教派有着更高的科技树,可以说一定数量的祷告教徒保障着教派未来的发展;生活资料的制造是教派的物质基础,诸如木材石料和食品是生存的刚需;献祭则是教徒最好的归宿,增强教主在圣战中力量实现红眼教复兴的终极目标。
基于三大需求,我根据“属性”将教徒分为三种动物,负责祷告的“狐狸”,专干体力活的“猪”和用于献祭的“羊”,可以说从教徒入教的一刻便决定了他们的归属。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方法还是非常高效的,高效得让我感觉有些悲伤,我将生活中的经验用于游戏是多么的讽刺啊。
原来教主是个赌徒
正如“昆特牌”于巫师三,本作中也有个小游戏让我上瘾,打一天都没事。“掷色子”比点数的玩法有点像“田忌赛马”,并非是那种步步紧逼的消掉所有点数,而是成全对面较小点数的色子,针对较大的色子。但是技巧归技巧,名为“运气”的东西总是冥冥之中控制玩家的胜率,想靠掷色子发财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我试验过,有时候硬是不让你赢。
不仅是信徒,更是粉丝
这游戏在直播领域似乎有着奇怪的发展,一边是众多玩家怒喷发行的主播先行,一边是主播给信徒取粉丝的昵称,实现主播与粉丝的共同发展。想想就感觉太奇妙了,就是不知道之后献祭时选哪位幸运粉丝。不过游戏中的复活仪式倒是一种不错的补救手段,“铁子们,打赏一发超火复活你的角色”。
关于先行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在独立游戏中也是常见的手段了,作为发行总是会在游戏发售前给各个媒体,鉴赏家和测试玩家发一些资源,在游戏发售前造势,除了一些幕后的游戏评分外,台前的主播是当下非常重要的宣传手段,一个数十万乃至百万粉丝的主播带货效果是最好的。
总结
如今游戏越是想要成功,越是要想办法脱颖而出,前有靠“橘猫”打下一片天的《stray》,现有最后一只绵羊的《咩咩启示录》,肉鸽地牢和模拟经营等多游戏类型结合的路是否走得通,个人感觉还在尝试中,细挖游戏深度总是会被别人压一头,卡牌有《杀戮尖塔》,肉鸽有《哈迪斯》,与其踩在巨人肩膀被人诟病,这种拓宽游戏受众,让人人都能玩的游戏是否更加好玩。
TapTap
GIF
TapTap
TapTap
推荐:可玩性/ 运营服务/ 画面音乐
🏷标题:一手教会,一手圣战,咩咩教主的血腥童话!
在《咩咩启示录》万众瞩目的出场过后,坦白说我对于是否要尝试它还是颇为踌躇的。尽管这部作品在可见范围内依旧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传入耳中的除去纯粹的溢美之词,也不乏一些理性但尖锐的批评——这些声音使我对是否体验这款游戏愈加犹豫。
但真正体验到这款游戏后,我几乎是立刻就陷入了沉迷——《咩咩启示录》用它的一切接纳了我,用吸引眼球的邪典美术、极度爽快的战斗系统与颇为有趣的模拟教会将我堕入了它的温柔乡之中。只不过随着游戏流程的推进,我对《咩咩启示录》的沉迷也逐渐被那些他人提及的缺陷消磨,这份沉迷也因此只够支撑我完成它的第一周目。
不过,尽管并不算尽兴,这十余小时的一周目体验在我看来依旧足够惊艳,我也十分期待着能够在其他时间再度回顾一次教主生涯。
📖一手教会,一手圣战,可爱教主投身邪道
手中戴着沉重的镣铐,你慢慢地走向地上的诡异术式。扛着巨大斧头的刽子手隐藏在术式旁的黑暗中,而在你面前的是四位不可名状的恐怖存在——他们是古老信仰的四大主教。为了防止某个神秘预言的应验,他们的信徒倾巢而出,将羊族屠戮殆尽;而今日这四位大人物之所以齐聚于此,便是为了亲眼见证世界上最后一名羊族——也就是你——的死亡。
刽子手高举的斧子骤然落下,恍惚之间你睁开因恐惧而紧闭的双眼,眼前一片苍白,林立的锁链互相交错,束缚着你面前的神秘存在——待终冠主终止了你的死亡。他将圣物红眼冠戴在你的头上,让你重返人间,以他的名义创立教派,并向古老信仰的四主教发起圣战——当四位主教尽皆死去,束缚待终冠主的四道锁链便会土崩瓦解,世界便会迎回它真正的主人。
《咩咩启示录》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诡异而多变的画风。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可爱的小动物们走来走去,而尤其可爱的小羊教主与信众的萌萌互动更是让人喜爱不已;而在某些时候,我们又可以看见那些以“不可名状”为唯一目标的怪物设计,以及原本可爱的小动物在触手的深绞下布满血丝几欲爆出的眼球——整个游戏的画风几乎是在《花园宝宝》和《欢乐树的朋友》两者之间反复横跳。
当然,《咩咩启示录》对于那些猎奇向的内容只是浅尝辄止,并未有意打造番茄酱横飞的B级片体验,而是更多通过一些尺度娇小的应用渲染一种邪典化的游戏氛围。因此,如果你因为这款游戏显得太过邪异而心生踌躇,那大可放心,这款游戏还是将画风置于游戏整体的大框架之下的。
而在玩法层面上,《咩咩启示录》将rougelite的随机战斗元素与模拟养成类型的教会发展元素结合在一起,较为成功地构筑了相对独特的游戏体验。比较有趣的是,尽管养成要素与肉鸽要素的结合在游戏中并不算鲜见,但是《咩咩启示录》却将两者少见地给予了相差无几的权重,这两大系统彼此关联、相互可成为彼此的助益,但是彼此之间又具有独立的可玩性。
这种“双卡双待”的思路的确为《咩咩启示录》带来了相当独特的体验。在游玩的前期,对战斗系统与经营系统的好奇成为了我体验游戏的极强动力,而酣畅淋漓的高速激斗与缓慢悠闲的教会养成又恰好形成了游戏节奏上的互补。只不过随着游戏进程的发展,教会养成似乎也变得不再悠闲,进而渐渐成了战斗系统的拖累;而双卡双待的特性也决定了《咩咩启示录》无法深挖其中任何一个系统,因此两套系统较浅的系统深度也被许多人所诟病。
除去这两套主要的玩法系统外,《咩咩启示录》中也存在一些支线任务等待解决。当我们在参加一场随机生成的圣战时,便有可能在随机生成的昏暗迷宫中找到一些神秘人物,从而可以拜访森林中的一切奇妙地域。解决这些神秘人的烦恼,完成他们的任务,或者与他们的交易都可能为战斗与养成带来意想不到的变数。
🗡️拿起你的武器,开始你的圣战!
作为《咩咩启示录》摆在牌面上宣传的第一要素,我不得不承认它在战斗这一块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咩咩启示录》的战斗设计师深谙“少即是多”的道理,因此我们的教主也只有几种不同的动作:移动、翻滚、武器攻击和咒术攻击。《咩咩启示录》将这少数几个动作打磨的相当优秀,翻滚动作迅速且可在中途衔接攻击,武器打击感出色,咒术攻击也为战斗添加了令人兴奋的变数;这些动作组合成为了一个上手简单且爽快感十足的战斗系统。
《咩咩启示录》中提供了短剑、手套、长剑、斧子和锤子共五种特色各异的武器,它们理所当然地按照攻击力与攻速的区别划分开来,并分别对应不同的战斗风格。只不过这五种武器没有都能展现出很高的可玩性,例如短剑的攻击范围十分小且攻击难以造成僵直,而手套的前两击范围与伤害都十分勉强,唯有第三击才能打出大范围的高伤害,因此这两种武器在高强度的战斗中就显得不太吃香;而相对均衡的长剑、大斧和大范围高伤害高僵直的锤子相比则受欢迎许多。
此外,随着教会养成的进行,我们会逐渐解锁武器的额外词条,从而为武器附加淬毒属性、使武器杀死敌人后召唤自动索敌的幽灵、简单易懂的吸血buff,亦或者是力大砖飞的“神性”;这也为简单的武器攻击提供了更多可玩性。
而咒术则提供了游戏战斗的另一个维度。释放一次与武器无关的强大横扫,或是丢出一个指定方向的火焰弹,亦或者干脆从地底召唤出一排喊着发糖的黏糊糊触手,《咩咩启示录》中多彩多样的咒术不仅填补了武器难以胜任的远程领域,也具备许多独此一家的功能性细分类。随着教会养成的推进,我们也会逐渐解锁新的法术,它们之中有些是给原先就有的法术施加一些全新的特性(比如冰冻、操控、淬毒等),而有些则是完完全全的全新力作,带来的也是好坏不定的全新体验。
咒术的释放受到“狂热”的限制,施放咒术会消耗一定的狂热,而攻击敌人则会掉落狂热。很显然,狂热在战斗中通常是供不应求的,这使得我们需要在实战中仔细规划咒术的使用。
既然自诩为“rougelite”,那么《咩咩启示录》的战斗理所当然地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在每一次圣战开始时,我们会随机获得一把武器,同时获得随机一种咒术;而在随机生成的迷宫中冒险时,我们的教主会逐个探索不同的小“房间”,消灭其中的敌人,或是在一些特殊的“房间”内找到一些特殊的东西。
在一些房间中,我们会找到一些奇妙的商人,他们会给予我们抽取两张塔罗牌的机会,而我们会挑选其中的一张。每一张塔罗牌相当于一种奇妙的增益效果,它们本应该是《咩咩启示录》中最大的随机性来源,但却在获取与设计层面毫无想象力。
《咩咩启示录》中的塔罗牌buff大多数是简单的数据增加,比如伤害1.2倍、攻速1.25倍等,亦或者就是简单的恢复血量,甚至还有“敌人可以掉落鱼”这种不明所以的buff。其中并不是没有设计巧妙的功能性buff,但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因此除非是数据的堆叠产生了质变,这些buff很难塑造出有趣而出格的游戏玩法。
而在塔罗牌本身数量就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其中一些还必须通过支线任务、找特殊npc购买等途径才能加入到塔罗牌的卡池之中,这就无疑使游戏的变化更加少了。哪怕我已经打过了一个周目,我也远没有获得所有的塔罗牌,也无意于把游戏精力用到这些游戏的边角料上去。
之前我们就提到过,我们进行圣战的目的就是杀死四名古老信仰的主教,而这四名主教理所当然地对应了四种风格不同的关卡。总体来说,这些不同的关卡尽管都是随机战斗,但的确在怪物设计等维度形成了差异化的体验,如第三位主教凯拉码是乌贼形象,她的关卡“锚渊沼”中就有着许多乌贼形象的特殊怪物;而“蛛丝摇篮”关卡则理所当然有着许多蜘蛛,它们会用蛛丝飞到天上偷袭,也会躲在茧中等待时机。这种设计上的差异难以使游戏体验“截然不同”,但也带来了体验上实打实的改变。
而本作的难度设计相对而言偏向简单,在游戏推荐的难度下,《咩咩启示录》的BOSS战可以说是毫无排面。在每一关卡的战斗中,我们需要先打败三名BOSS,才能将该区域的主教斩于马下,不过无论是小BOSS还是主教这样的大BOSS,其攻击均有着十分明显的前摇,而且攻击方式与相应的小怪也颇为相似。在我的游戏过程中,因为BOSS本身的威严而失败的游戏次数,大概还不如因为bug扫兴而归的游戏次数多。
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所提到的,战斗系统与教会模拟经营之间存在相当的关联。比如我们在战斗中收获的资源最终都会带回到教会,并以此支持教会的建设;在击败敌人的奖励宝箱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独特的教会装饰也信徒皮肤;而当我们在一些主教的领土上疾驰时,这些神秘而强大的怪物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予我们的领地一定的诅咒——通常是一两名信徒的生病或死亡,或者波及整个教会领土的大瘟疫。
🏛︎在异教徒卧榻之侧,建立你的教会!
对于教会所涉及的模拟经营要素,由于我本身不太喜欢这类游戏(上一次玩这方面的游戏还得追溯到我那台Nokia E66上了),因此我很难做出详细的介绍,只能给出大致的概括。
总的来说,《咩咩启示录》的模拟经营要素是围绕着“信徒”这一核心转的。我们可以在战斗中解救那些被异教徒抓捕的小动物带回教会,而每击败一个BOSS,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的弱化体带回教会使其改信。信徒向圣像祈祷可以增长虔诚度,而虔诚度的增长会解锁更多的教会建筑;当我们向信徒布道时,信徒会产生“徒众之力”,而“徒众之力”的累积则会解锁新的武器以及咒术。
因此,教会的经营实际上就是围绕着伺候这帮大爷构建起来的。信徒要睡觉,因此我们需要建造床铺与帐篷;信徒要吃饭,因此我们要种田与烹饪;信徒会排泄呕吐,我们便需要清理他们的遗留物;信徒会生老病死,因此我们不仅要治疗他们的病症,还要料理好他们死后沉眠之处……而最重要的数值实际上是信徒们的“信仰值”,这类数值会受到他们各类生活条件的影响,如果信仰值过低,教会内部就会出现反对你的“叛教者”,从而影响教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游戏前期,教会的模拟经营玩法处在一种“繁忙的轻松”之中。在各类建筑都还处在低等级时,我们难以做到自动化管理,许多事都要亲力亲为,比如种地时就要完成“播种-浇水-施肥-收获”一条龙,而每次圣战归来收拾信徒的各类遗留物更是家常便饭。不过在前期教徒人数较少,虽然事情很多,但一旦做迟了或是忘做了对信仰值的影响也不算很大,因此只繁忙而不紧张;而且初遇的新鲜感也使得我可以更长时间地畅游在教会的建设中。
而到了游戏的后期,虽然各类操作都变得自动化了,铲屎有人做了不说,种地也能做到播种收获一条龙。但是随着信徒的增多,教会也变得愈发敏感起来;各类莫名其妙的buff堆叠之下,满信仰值出门,回家一堆叛教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比如在你在外圣战不休时,你的教会内有一名信徒老死了,死亡本身会引起一定的信仰值减扣不说,信徒看见尸体会呕吐,呕吐所产生的污秽会降低教会卫生值,而卫生值的降低也会引起信仰值的削减……这么一来二去,信仰值也扣的差不多了。
因此,尽管游戏后期也有着不断增加难度的无尽模式可选,但由于战斗时的时间和教会里的时间是通用的,这种莫名其妙的信仰值减扣完全阻止了玩家去享受随机战斗的乐趣。毕竟,谁都不想满载而归时,看见教会里全部都是叛教者,或者干脆没饭吃饿死了吧?
另外值得吐槽的一点是,在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祝福信徒来提升他对我们的忠诚度,而到了游戏后期我们还是只能一个一个地祝福信徒——这在信徒数量激增的情况下简直就是折磨。因此,在游戏前期我的信徒还是三四级居多,而到了后期反而都是一二三级了——实在是累了。
❤总结:在很久很久以前,魔法森林的深处有一片空地……
尽管给《咩咩启示录》挑了不少毛病,我依然觉得这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游戏。以独特的美术风格与略带诡异氛围的背景音乐打底,搭配上轻度肉鸽战斗与教会模拟经营的玩法杂交,哪怕并不如同类作品那样具有深度可玩性,《咩咩启示录》绝对可以给玩家带来独具一格的游戏体验。
只不过从价格上来看,这款游戏目前来说还是稍贵了一点,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毕竟,一款游戏需要花钱,但十小时乃至更长时间的快乐是无价的,就看你从何种角度看待这款《咩咩启示录》了。
因高专业度入选icon-wow
推荐:运营服务/ 画面音乐/ 可玩性
我是一只普通的绵羊,和族人历代生活在一片祥和的森林中,森林里住着各种小动物,鸟语花香,温馨平淡。不记得是哪一天起,几个自称为“神”的家伙降临了这片森林,他们展现“神迹”,成立教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追随者们很狂热,但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我内心不安,却还天真地以为至少会这样相安无事下去——直到他们的神做了个预知梦,梦里说羊族中将出现一个强大的异教反叛者,于是那些神联合颁布了一条教令:把所有的羊都屠杀殆尽。
我族的噩梦开始了,族人们被悉数抓了起来,一个个押到“神”的面前,他们的笑声和族人的哭喊求饶声交织在一起,鲜血还是染红了这片土地。
我是最后一个被押上审判台的,我绝望地跪在地上喊着:“神啊,放过我吧”,信徒似笑非笑地看着我,刀斧毫不犹豫地落向了我的脖颈。
剧痛之后眼前只剩一片白光,迎接我的却不是天堂,而是一个样貌诡异的生物,他说他叫待终冠主,以保我不死为筹码,让我替他做两件事。一是以他的名义成立教派,广纳教众;二是将那四位背叛了他的邪神消灭掉。是啊,消灭那些杀我族人的邪神,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愿呢?待终冠主赐了我一顶圣冠,我感受着体内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清楚地认识到,我也拥有我该信奉的神明了。
被异教徒打着神明的名义残害的可怜虫很多,我将他们救下,他们就涕泗横流地愿意追随我。我选了块空地做圣地,和救下的三两信徒一起生火起灶,搭屋建瓦,做简陋的草床与铺盖,他们似乎很满足于现状,为我搭起了一座圣像,有空时就跪在圣像前诵经祷告,感谢我给了他们如今的生活。
信徒的虔诚和信仰化为一股力量涌入我的体内,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于是我白天传道受业,吸取信仰之力,晚上则只身一人去往邪教徒的营地。曾经让我没有还手之力的邪教徒如今像刀俎下的鱼肉,只能任由宰割,我将他们剥肉剔骨,收入囊中,又将营地尽数捣毁,搜刮一空,夜晚结束后,我总能带着满满的战利品和归降的新信徒回到圣地。
大家用我带回来的材料搭起了独立屋舍、厨房、厕所、卫生站,又翻土种菜自给自足,圣地越来越像模像样,信徒们为我修缮的圣像也越来越金碧辉煌。我们用敌人的尸骨做仪式,围着篝火彻夜狂欢,信徒情绪高涨,我的力量愈发强大,他们对我坚定的信仰仿佛给了我无上的权力,我开始以自己的想法颁布教令,他们便奉为圣旨,身体力行。
追随我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而我来者不拒。若是外出讨伐到的食材丰富,鱼和肉他们吃得,若是菜地收成好,瓜和果他们吃得,若是什么都不剩了,草和树他们也吃得,不管我炖的是什么,他们总会开心地围上来,眼睛亮闪闪的,感恩我的仁慈。追随者为我操持农耕,开采木石,打理杂物,外出宣教,忙碌终日,还要每天向我缴纳税款,我用信仰与教义束缚着他们,感觉自己像只吸血的蜱虫。信徒偶尔会有自己的小心愿,过来小心翼翼地向我诉求,我施舍些恩惠给予满足,他们就感激涕零地赞颂我,视我为真神。圣地里居住的信徒越来越多,什么动物都有,唯独不会再有羊了。
我一路捣毁邪教徒的根据地,终于引起了邪神的关注,邪神之一降临在我面前,居高临下地注视着我,蔑视着我,最后碾压了我。我又一次迎来死亡,但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圣冠给了我重生的能力,却没有给我足以打败邪神的力量,我苦苦哀求待终冠主,他仿佛料到过这一结局,阴郁地笑着,教会了我献祭信徒的仪式。
我开始宣扬死后世界并非终结,引导信徒献出生命,然后贪婪地汲取这份能量壮大自己。我用致幻蘑菇洗脑教众,给死去的信徒立上墓碑,日夜歌颂他们为圣团的无上付出,信徒们一起歌颂着,狂热着,害怕着,哭泣着,却又义无反顾着拿尖刀插进自己的胸膛,他们死前掉下眼泪看着我,发自内心因为给我做了贡献而感到幸福。我白日献祭信徒获得力量,晚上献祭信徒避免死亡,信徒数量增了又减,减了又增,来来去去,留我变得越发强大。
曾有人反应过来我的所作所为,在圣团里不停劝诫大家,公然散布反教言论,我把他请来,亲手做了一份大餐招待,酒足饭饱后,我问他:“你可知道刚刚吃的是什么肉?”。他忽然脸色煞白,想起上一个散布反教言论者的离奇失踪,他下跪求饶,磕头认罪,回去后大病一场,但再也没有说过不忠于教团的任何言论。
四位邪神终于是敌不过我和圣冠的力量,一个个被我夺走性命,他们从不屑到恐慌,最后死于刀下。我要做的事情都完成了,待终冠主出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交还圣冠和自己的性命,助他成为独霸一方的神,也是原本五邪神里最后唯一存活的神。献祭仪式已经准备就绪,这次要被献祭的却是我自己,我掏出尖刀,应该扎进自己胸口的刀刃对向了待终冠主,他明白了什么,狂怒不已,却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
鲜血再次染红了这片土地,待终冠主绝望地跪在地上喊着:“小羊,放过我吧”,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刀斧毫不犹豫地落向了他的脖颈。
不再是仆人,不再低于神。
TapTap
TapTap
TapTap
阿豪哥2024大赏 : 握草,肯定有美羊羊
箱九
玩过
推荐:可玩性/ 运营服务/ 画面音乐
没有任人宰割的羊,只有不努力的咩咩!
——————
开局设定可能略“俗套”,你即将被处死,但临死之际却获得了强大的力量,而你需要借助这股力量击败多位让人SAN值狂掉的BOSS……
但这只是与众多俯视角动作肉鸽差不多的地方,除了这些战斗之外,你可以创建自己的教派!自己当教主!
而获得教徒的方式有击败BOSS,让它们臣服与自己,或者路上遇到小可怜,救回来,加入我教!再不行,刚出家门那里也可以救到一些被绑住的小可怜。
这部分看似模拟经营+基地建设,实际上是教主007,0点干活到0点,一周7天的那种。教徒可得伺候好了,只有教主没日没夜的在基地干活,还要出门打怪。不仅如此,可能还有“叛徒”,趁你不注意,在家里散布关于你的谣言,让其他信徒对你产生反对意见。
啊~对于这样的坏教徒,这不得抓进去好好思想教育一番。
教派实行奖惩模式,你可以当一个不断施压的教主,也可以经常激励他们。但还是得小心,因为你不知道这帮家伙的喜好有多奇怪?!
你见过主动要求吃“便便餐”的家伙嘛,然后和我提要求,说希望另一个教徒吃便便餐?不是,你们到底和便便餐多过不去阿喂!
——————
❌说回战斗部分,地图和怪物都设计的很有意思,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问题存在的,比如攻击范围判定,被吐槽很久的XY轴判定,你以为能打到,实际上打不到。
💢其次就是肉鸽占比没有那么的高,并不是一个纯注重肉鸽战斗的游戏,它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给了教团建设上。
🎵音乐非常棒!
以及定价略高,原价需要¥118,但是我觉得80左右更合理!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