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时节丨寒露:寒潭澈骨,菊盏浮金。内有礼包码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相比白露节气时,这时的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故称“寒露”。 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谚语,意为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的微凉转为深秋的沁寒。谚语还说:“吃了寒露饭,少见单衣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寒露过后寒意渐增,万物也日渐萧瑟,再不宜穿单衣和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如果说白露是从炎热到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就是霜降的前
三界时节丨月明千里,风清桂香~快来领礼包码吧~
守护使大人们好呀,今天是中秋节呢!(ゝ∀・)月亮在这一夜最圆最亮,象征着团圆与美满,兔兔和嫦娥姐姐也在这里,祝守护使大人阖家团圆,岁岁安康~这个中秋,无论你是与家人围坐,还是遥望故乡,兔兔和嫦娥姐姐都会在月亮上一直陪着守护使大人。愿我们的祝福,能和明月的微光一起,照亮守护使大人前进的方向~【中秋礼包码:此夜中秋月最明】
三界时节丨秋分:寒暑今朝平,风清玉露生!内有礼包码!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昼夜均长,寒暑平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地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
三界时节丨白露:白露凝霜,桂华流瓦。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描述的是此时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储备食物以过冬的景象。 古人相信白露时节的露水有特殊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同时,白露节气也有饮用白露茶
三界时节丨七夕:鹊翼连云铺彩路,星桥照夜渡双仙。来领礼包码!
云汉迢迢鹊翼连,双星泪语化欢言。人间若得同心契,天赐良缘共月圆。 各位守护使大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今日,在天河间,有情人一岁相思终得渡桥结缘,在这地上人间,兔兔也相信各位守护使必能寻得一段良缘~ 让我们在这充满甜蜜气息的节日里,共赏星河明月吧!七夕礼包码:七夕红线系芳辰
三界时节丨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到:“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此时天气温差增大、昼暖夜凉,因此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能补阴益血、清热健脾。处暑礼包码:处暑时来炎威退
三界时节丨立秋:簪得三分秋,鬓边凉意生。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进行对比。因为人到夏天,一般没有什么胃口,饭食相对清淡,两三个月下来,体重通常会减轻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
三界时节丨大暑:赤日几时过,清风何处寻。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生长最快。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三界时节丨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由小暑时节开始,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
三界时节丨夏至:蝉声催暑气,鹿影没深林。
《月令七十二集解》将夏至分为三种物候:一候“鹿角解”,鹿角脱落;二候“蜩始鸣”,雄性知了开始鸣叫;三候“半夏生”,半夏草出苗。 夏至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强对流天气多发。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仍然处在梅雨季节。虽然高温高湿让人感到不适,但对作物生长有利。 古时,夏至比较流行的习俗是女子之间互赠扇子、脂粉等物。《酉阳杂俎·礼异》里说:“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子可扇风,涂抹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