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寒:逢腊八,盼春回

2021/01/20171 浏览综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年之终章,至此再轮回。
TapTap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每到大寒节气,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春节。这一期,就让我们了解下有关大寒的自然法则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吧~
大寒物候
一候:鸡乳
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大寒时,主生殖繁衍的肾气强盛,母鸡开始孵育小鸡。
TapTap
二候:征鸟厉疾
征鸟,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鹰隼在天空徘徊,狩猎找食,以度寒冬。
TapTap
三候:水泽腹坚
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此时寒冷已极,河川的水结冰直透水底,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层。
TapTap
大寒习俗
1、除尘
“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TapTap
2、尾牙祭
“牙”字,是“牙旗”的简称,因为古时荒地满目,未经开垦之地,时有相争开拓,有格斗、殴打等事件发生。为了区分这些领土,各地区都画有兽牙的形状,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区的领土、族人或者军队。
TapTap
拜祭土地公称为“做牙”,“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二月初二为头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在尾牙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现在“尾牙祭”多发展为公司聚餐,犒赏员工过去一年的辛劳。
3、糊窗
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TapTap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农村老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八在民间被称之为小年,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也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TapTap
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TapTap
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TapTap
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TapTap
在中国,腊八粥各有花样,让人眼花缭乱。最为讲究的会在白米中掺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不下二十种食物。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的甜糯是每个人心中的年味,是无法忘记的家的味道。
大寒过后就是年,春节将至,盼春回大地,山河锦绣,愿所念之人,岁岁平安。
注:尊重原创,本帖中部分物料来源于网络,感谢电影《封神三部曲》和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的分享。
2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