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战巡无敌

2021/01/29283 浏览史海钩沉
放大招前临时水一下,QE镇楼
TapTap
有理由认为,无敌和狮子&无敌II一样,其实都可以被视作均衡型战巡。原文内容主题不为此点
资料来源:
我们今天理解的海战是围绕装甲盒、甲弹对抗来的,如果装甲盒被穿这船就完蛋了。但是对于费舍尔那代人来说,看待海战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从风帆战舰到早期铁甲舰到日清到日俄,大型战舰都是极难被打沉的。因为吃炮弹而炸掉这件事是极少见的。一战主力舰都是皮带主装,背后的观念是保护水线才是最要紧的,尽可能的保护储备浮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那代人的观念中,炮击,即便是能打穿装甲的炮击,也只是一种消耗战,而不是一发入魂。
将炮击理解为消耗战模式,就能理解费舍尔对QE堆装甲、堆副炮的厌弃。费舍尔多次说过类似的话,战巡通过更好的分舱完全能够存活。然后重点就应该是火力和速度,靠速度优势、集中兵力、堆远程优势火力在消耗战中确立绝对优势,把对方船体水线炸得稀烂,就赢了。如果因为堆装甲和副炮拖累了速度,导致没法这么干,就没法在消耗战中确立这种绝对优势,就只能慢慢磨,慢慢耗,完全没意义。
这个理念对不对呢?关键是前提条件和具体环境。
在不具备稳定成熟的延迟引信APC的时代,从理论上说,费舍尔的这种看法是可以成立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延迟引信的APC根本穿不进弹药库。实际上看当时舰船设计可以推论出这一点是当时海军界的共识,当时主力舰弹药库舱段装甲带普遍会比中部要薄。因为弹药库都被布置到很深的地方,前面各种甲板、煤堆、仓库等等,预设炮弹打不到了,所以不需要布置重甲。这和预设了延迟引信APC的后日德兰设计在Mag上疯狂堆防护是截然相反的。
当然这是理论上。现实位面,科罗内尔和日德兰暴露出的问题是,炮座、炮位因为不当操作,会导致中弹后危及弹药库。费舍尔的战巡因此遭受惨痛损失。大舰队甩锅到战巡防御不足,固然是甩锅,但随着APC的强化、燃料的切换(堆在穹甲上的煤没有了)、船体设计的切换,费舍尔那套观念到一战中后期确实也面临挑战了,一发入魂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最简单的例子。我相信,无敌级由装甲带、煤层、穹甲组成的侧舷防御,是足够把同时期最强的12寸炮拦阻在弹药库或者锅炉舱之外的。被打穿了也就是打穿水线,它打不过无畏号,体现为消耗战上的耗不过。但声望、勇敢有这个信心吗?没有。它们要是被德国人打穿了,确实可能被一发入魂的。
这就是费舍尔在1914年后搞的那批新战巡不合时宜的地方。他保留了太多旧的过时的观念,在变化的环境下迅速推进新项目,在防御问题上过于一厢情愿了。我不认为这里有任何深思熟虑、战巡分轻重两条线云云。就是他错了。这一点和他能迅速搞定预算、推进新战巡上马又是一体两面了。
9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