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代码-SC06】与【图像代码-SC22】解密探讨
2021/02/11302 浏览综合
笔者一直以来都对密码学很感兴趣,前段时间研习了简单的肉眼识别一维码后也顺带重温了一下计算机编码,看到官方给的这两个密码之后非常感兴趣,于是研究了一下(指一整个通宵)。

这是官方最早发布的密码(下文简称为“第一密文”),在2020.1.1的《【未知代码-SC06】星之彼端☆未来由你决定》中出现。

之后官方又于2020.4.7在《【图像代码-SC22】星之彼端☆未知数据》中发布了另一个密码(下文简称为“第二密文”)。
需要说明的是,官方在各个人物档案/场景图片/宣传视频中频繁使用同类符号的密码,只不过仅有这两个密码是被官方明确指出的而已。目前笔者对其的此类编码(暂时简称为“SS密码”,即“StarSide密码”)的研究陷入了困境,在此分享一下各方向的进程,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解密的行列,并能够获取一些笔者失败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假设1】

我们可以在第二密文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部分,这个部分与该密文其它部分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我第一时间就将其与《【档案代码-SC09】星之彼端☆叶灵》和《【档案代码-SC10】星之彼端☆PIO》中表示“安全等级”的一个符号联系在了一起。

确认了两者的相似性后,我当即试图利用其为突破口试图解读SS密码。由于处于同一份档案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全等级都是一致的,所以该符号应当存在两种密码学上的诠释:“绝密”或“Top Secret”(官方在帖子中“保密度”一栏的标示)。
这两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区别不大,但在密码学中却有着巨大的差异。“绝密”若是需要转换为计算机通用编码,即使采用拼音这种有损的转码方式,也需要转写成“juemi”五位,如果采用更加常用的ASCII编码,则会转换为“\u7edd\u5bc6\u000a”,去掉标志符“\u”占12位;而“Top Secret”可以直接9位(不计算空格)无损表达,或者转换为ASCII码“\u0054\u006f\u0070\u0020\u0053\u0065\u0063\u0072\u0065\u0074”(无损转译)或“\u0074\u006f\u0070\u0073\u0065\u0063\u0072\u0065\u0074”(去除空格,纯小写),去掉标志符仍然需要占40/36位。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知道这种奇诡的图形符号必须经过转译才能变为人类可以直观辨识的信息,比如一维码的肉眼辨识就是先识别出位宽,然后以位宽种类(通常为3-4种)猜测其采用的编码,接着再以相应编码的逻辑型态对照表将位宽的二进制表达转译为语言(通常是英语标准字符,即ASCII码表包含的字符)。所以,这次我也试图采取类似的逻辑,尝试将这个符号按照其组成结构拆解成不同的“位宽”,等待进一步的转译。由于这个符号对应的明文已经被笔者转写成各种不同的编码,我们可以尝试直接将这些编码的位数与该符号的组分进行对应,从而完成该符号的组分译解。

接着,笔者就去世了。无论怎么拆分,最多只有九个组分,而且分类上完全无法确认哪些组分彼此之间是相同的,因为这是SS密码中唯一出现了线条交错的符号,所以笔者在经历十几次失败之后放弃了译解,决定将该符号视为不符合SS密码规则的特殊符号,仅表示“绝密”之意。
【假设2】

笔者受到官方在《【视频代码-SC17】星之彼端☆抉择》中的“提示”:Giovan Battista Bellaso。这其实对于研究密码学的人来说很熟悉,指的是意大利密码学家乔万·巴蒂斯塔·贝拉索,维吉尼亚密码(原始多表替代密码)的创造者。这让我一拍脑门:是不是可以直接用维吉尼亚密码的通用破译方式,直接上卡西斯基试验?
于是我选择了两个明显一致的段落,数得其中相隔12宽度单位,即密钥长度为2、3、4、6或12,;接着另选一组一致的部分,数得相隔9宽度单位,即密钥长度为3或9:好耶,比对两者直接锁定了密钥长度是3——然后我一想,不对啊,用另外的方法数,说不定其中还能间隔21位呢,说不定密钥长度是3、7或21呢,维吉尼亚密码至少得用于可确定长度的密码啊,而我连SS密码的“位宽”都没找出来呢。
那没事了,GG,下一个。
【假设3】
笔者试图确定SS密码的“宽位”,于是按照“8”字数码显示屏的方式将所有组分分为18种,如上横、中横、下横、上短竖、下短竖、长竖……等等。嗯,然后在寻找逻辑型态这一步完全去世了,对照了希伯来文、阿拉米文、腓尼基文、闪米特文、罗马文、希腊文、俄文、西班牙文、英文、德文、法文、葡萄牙文、瑞典文、土耳其文、冰岛文、西里尔文、韩文、阿拉伯文、日文、菲律宾文、古弗萨克文(鲁恩文)、婆罗米文等古代、现代甚至神秘文字后,很遗憾没有找到任何18个字母的文字……
【假设4】

笔者在神志不清中又受到官方《【节日资讯-SC33】星之彼端☆儿童节》的提示,觉得SS密码可能是一种文字变形。
由于“Π”、“Γ”、“ν”和“Ν”等经典字符的存在,经历了上面列举的一大堆文字对比后(其实主要是纠结希伯来文,但后来因为希伯来文没有元音难以辨识而且各个字母之间太像的原因,还是放弃了),最终选择了希腊文。

这是对第一密文的解密尝试“ιυζγμνξ”,结果也是不出所料的去世,无法翻译。
以上,笔者弃疗了,欢迎密码学和语言学大佬进行更多的尝试,提出更多的想法。
最后,如果官方看见了的话,求求你们多给点精准的提示吧,我光是换方向就换了好多好多次,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