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肯特”级(Kent Class)

2021/02/1582 浏览史海钩沉
英国,“肯特”级(Kent Class)标准排水量10000吨,装甲重量1000吨,占标准排水量的10%对于英国人来说,日德兰海战是一次惨痛的回忆,有3艘战列巡洋舰在此役中殉爆,这也给未来皇家海军的战舰设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反映到“肯特”级的设计上,便是采用单独的内部装甲盒设计,将绝大部分的装甲都集中在了主炮和副炮的***库上,以防止在战斗中敌方打出“幸运一击”。
其主炮***库两侧的装甲厚度达到102mm,顶部的装甲厚度也达到76mm,而副炮弹药库的防护水准比主炮弹药库略低,其两侧装甲厚度为76mm,顶部则为51mm。由于炮弹本身并不易殉爆,因此其主炮炮弹库装甲厚度仅为25.4mm。
这种单独内置装甲盒的优点在于所需装甲重量较低,可以有效节省吨位。而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所能保护的范围很小,无法保护储备浮力。
而在动力舱段,舷侧防护仅为25.4mm厚,水平装甲为38mm厚,炮塔和炮座装甲也仅为25.4mm厚,仅仅具备防破片级别的防护水平。
在鱼雷防护方面,“肯特”级安装了一个宽约1.6米的防雷突出部,当然这种厚度的防雷突出部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难以防住同时代的鱼雷,更遑论二战时的新型鱼雷。后续的“伦敦”级上直接取消了这个防雷突出部。
尽管这种防护设计看起来过于偏激,直接放弃了对于动力舱室的防护,但在装甲重量严重受限的前提下,这种“重点中的重点防护”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毕竟与同时期的条约重巡们相比,“肯特”级有着最好的弹药库防护。到了30年代,部分“肯特”级重巡洋舰又在动力舱段增加了一段114mm厚的舷侧装甲带,再加上原本的38mm水平装甲,其动力舱段也获得了不错的防护。
(图为接受改造后的“萨福克”号,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后甲板被切掉了一块)
TapTap
TapTa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