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杂谈】乌萨斯的孩子们——剧情观后感
2021/03/22469 浏览剧情讨论

作者:德芙 排版:白寅
注:本文有一定程度上的剧透,请还未通关全部剧情的博士们谨慎观看。且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01 古米改变不了“古米”
在最初的个人档案中,鹰角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看似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古米形象。少女有着符合自己年龄的天真单纯,甚至会发自内心的希望大家都可以获得幸福,这样的性格品质在那个天灾不断,人祸四起的时代里显得格外珍贵,但也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世界中难以实现的奢望。当官方更新了熊孩子们的故事集,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古米的档案时,那些所谓的天真,所谓的开朗积极,全部扭曲成了不合时宜的空谈与妄想。
可错误的是世界,并不是置身于世界中,努力想要活下来的孩子们。
在少女的档案资料二中,官方就曾轻描淡写的提过了,她那副积极进取,融入新生活的样子,不过是试图以工作与接触来消解曾经的恐惧记忆。而最新的剧情中,官方则用细致入微到堪称可怕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古米的“不正常”。她有着诸多的习惯,饿起来饥不择食什么都吃,尚且稚嫩的手腕只能挥动两下砍刀,她讨厌黑暗,她想要开着自己的小夜灯入眠,她想要……跟凛冬真理待在一起。
在此,相信只要看完了全部剧情的博士们,应该都能猜到古米曾经吃下了什么东西。她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撕咬了坚雷的腰,就像所有在觅食过程中饿到极点的熊一样。当她面无表情的将手挥动第三下,那可能是真正现实意义上的肉斩骨断,自己挥刀斩断凛冬或烈夏丢过来的“食材”的那副模样,那段记忆,距离现在并不会太远,肯定仍旧鲜活的盘踞在古米的脑海之中,甚至就连背景飘动的雪花片都会一清二楚。而天黑之后的切尔诺伯格会发生什么呢?敌袭?厮杀?她在那段时间的每一次入眠,都是躺在生与死的边界线上,唯有凛冬和真理可以给她安全的感觉。
哪怕凛冬放了那第二把火。
哪怕真理成为了“凶手”。
我想古米应该是知道的,她对于发生在切尔诺伯格的一切都心知肚明,只是假装成了现在的样子。作为整个故事集的第一位主角,古米将过去的所有狼藉清扫干净,装进内心深处后再为自己缝制了一个天真开朗的外皮。
可是古米改变不了“古米”……
其实她想改变的不是那些所谓的“坏习惯”,而是那一地鸡毛的曾经,包括自己狼狈的往事,还有凛冬与真理不堪回首的当初。
但往事已成定局,她又怎么可能抹杀掉过去的古米,抹杀掉那个在血与雪交织之下努力求生的乌萨斯学生自治团呢?
02 真理疑案
从真理打开摄像机,录下自己的表白开始,她就成了这个视角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这是一种暗示,是对下文与梅谈论到侦探小说剧透时的呼应。

真理与梅的这段话,毫无疑问是在暗示现实中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成名作《罗杰疑案》,这本小说在当时打破了传统侦探小说的框架,她将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我”——塑造成了真凶,而通过“我”的视角去看整个故事,去获取全部信息的读者们,在一开始就受到了迷惑,可谓叙述诡计的起源之作。而这个情节,放在这个故事集中,借真理与梅之口在摄像机中说出,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真理是“凶手”,她“杀死”了自己曾经的好朋友,薇卡。
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文案中始终没有挑明这一点,旁人对薇卡之死的理解也仅仅是真理没有来得及伸出援助之手而已。但别说身为“读者”的我们了,恐怕是真理也无法对这样的解释感到释怀。她在看见挂在危险之地的薇卡时,脑海中应该是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而结局显而易见,她选择了凛冬。
薇卡对真理是无错的,即使她想要说服真理投靠贵族们,那也是为了让真理与自己更好的活下去。可真理投靠了凛冬,这也导致薇卡站到了凛冬的对立面上。这个即使逃亡,身陷囹圄也要带着娃娃熊的女孩,或许天真的以为凛冬死了,真理就能心甘情愿的与她转向贵族一方。在她眼中,坐拥粮食库,人数众多的贵族一方是生存的保障,可她忽略了平民与贵族的天壤之别。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在这样的乱世中,贵族也绝对不可能跟普通民众谈平等。她想走的是充满压榨和迫害的单行道,她没有真理和凛冬看得那么透彻,高估了自己的同时小看了凛冬的实力和真理的正确性。
真理,那个曾经的安娜,无论何时都会走在自己认为的正确道路上。
她认认真真的用最规矩最简单的字词为自己和凛冬的团体命名,满怀生存下去的希望与凛冬站在一起,然后看着凛冬,看着她曾经的同伴们,看着同时冠以乌萨斯学生自治团的两拨人马互相残杀,空余满地血痕和零散的学生制服。
但即便如此,她也依然愿意相信着凛冬,即使,对方早已不知该如何同她说话。
03 冬之将军
其实整篇故事集阅罢,笔者认为看起来强硬蛮横,无往不利的冬将军,才是心结最深的那个人。第三节几乎全部都是凛冬那诡异到令人胆寒恶心的梦境。梦中的索尼娅吃着草木脏水泡出来的粥,盘子里盛着带血的不明肉块,耳畔是父母絮絮叨叨的闲言碎语,扭曲的梦境掺杂着她曾经还算正常的回忆。而后镜头一转换到了彼得海姆中学,她是人人畏惧的冬将军,在乱成一片的校园中茕茕而立,孑孑独行。遇到真理或许是件好事吧,但也是后续种种不幸的开端。
真理结束了她的孤寂,却也为她带来了叛乱,虽然外表看起来心狠手辣,但凛冬真的是毫不在意的杀掉那些反抗她的学生的吗?在她的梦境中,那些人的脸已然不在,留下的只有一件件空空落落的学生服在走动着,挥舞着,仅剩的学生服意味着什么呢?最后苦艾的剧情中也有提到,她看见学生们的制服,还有夹杂在其中的自己父亲的警察制服,如果只是杀人,为何还要在杀人后将死者的衣服脱下来……
因为,没办法啊,谁让衣服不能吃呢?
所有的所有,聚集到凛冬这里变成了一种自我暗示,她完全,根本不想记起这样的事来。
可现实容不得她矫情,容不得她示弱,她还要站起身来,将那些选择相信她的人保护在背后,比如真理,比如古米。可现实中的冬将军明明是俄罗斯的守护神,帮助俄罗斯在历史上抵御了多次外族入侵(比较著名的就有法国的拿破仑军队,还有二战时的德军),凛冬却没有一直给乌萨斯自治团带去希望。她在前往贵族镇守的粮食仓库时不慎打翻了蜡烛,象征寒冷与严冬的将军,被熊熊燃起的第二把火焰烧出严重的心理创伤。
是的,笔者认为,凛冬对于那第二场大火,始终是饱含歉意与内疚的。在她梦境的最后,有一连串她与同伴们的对话,笔者倾向于认为那不应是真实发生过的对话,而是凛冬自己臆想出来的结果。她的同伴们,甚至是她自己都在质问她,质问她那个时候的失手,质问她为何会烧掉赖以生存的粮食仓库,“她们”要求着她,逼迫着她为二次火灾后旁人更加疯狂更加血腥的清算和厮杀认罪。

在这段梦境中,真理是开头,也是终点,从一开始的“依然愿意相信你”,变成了最后的“我恨你”,而凛冬所有的挣扎与辩解,在面对说出这句话的真理时成为无法言语的省略号。
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即使知道真正的真理不会如此怪罪于她,真正的古米也不会双目失神骂她该死。这也始终是凛冬心中一个过不去的坎儿。她亲手将团员们推向最危险的境地,甚至在接下来的十多天中,她只能将混着草木脏水的粮食丢给古米泡粥,将带血的不明肉块丢给古米剁碎。
而那到底是什么肉,我们都清楚,只是不想戳破这个本就单薄的肥皂泡罢了。
04 朝露般消散
朝露般消散,此即吾生。
不知为何,在看到早露时,笔者最先想起的就是这句话。这是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的辞世词,也有更为复杂的写法为“随露珠凋零 随露珠消逝 此即吾身 浪速往事宛如梦中之梦”。清晨的露水会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不见,追忆一生宛如梦中之梦般虚幻缥缈。早露,这个代号充满了悲伤与无奈的意味。
她是个表里不一的人,有着身为贵族的矜持与骄傲,却被切尔诺伯格的战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想领导众人活下去,制止纷乱,却微笑着默许了他们对平民的掠夺和杀戮;想要去死,想用裁纸刀划破自己的喉咙与动脉,最后又平静的将其变成自己的信物,托付给了罗德岛的我们。
早露说,她是贵族,她要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于是我们看见的是美丽高贵的早露,是待人可亲平易近人的大小姐,她的肮脏,她那按捺不住的自杀欲望,只有见证过她丑陋的凛冬可以知道。她与凛冬,看起来像是最没可能交集的两人,却偏偏因为这看似遥远的距离共享了彼此深处的秘密。
有可能,凛冬烧掉的就是早露掌管的那一波贵族团体守卫的粮仓。她的失误烧掉了最后的食物,也导致了早露领导的崩盘,凭借口才与声望建立起来的威信不堪一击,早期能维持全靠基本的生存得以保障。在人类最基本的欲望都无法满足时,就算是伯爵家的长女又如何?贵族之名,贵族的封号不过一纸空谈。而凛冬救下了差一点被杀的早露,那个时候的她还叫着娜塔莉亚的名字,她出现在凛冬的梦境之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凛冬的负罪感,那对第二场大火的负罪感。
而在毫不客气的戳破凛冬的自我保护后,早露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暴露在了对方的视线之下。她也同样认为自己有罪,认为自己是暴行的推波助澜者,可只要深入想想就能明白的,在那样的环境下,她还能作何选择呢?深明大义的禁止贵族对平民出手吗?不可能的,那样只会加快早露的倒台,那样的话她谁也保护不了,彼得海姆中学只会混乱的更加彻底。所以,现在的早露只能直视自己当初的言行,就像古米改变不了“古米”一样,早露也改变不了“娜塔莉亚”,因为此即吾生。
现在的她,是过去的她所凝成的一滴露水,是抛却了贵族的身份,只留下纯粹美好与希望的露珠儿,尽管,可能……
她很快会在罗德岛这一轮温暖的新生之日的照耀下,随风消逝。
但就算这样,那也是她的人生。
END 乌萨斯的温暖夏天
烈夏或许是我在看完全部剧情后最喜欢的一个熊孩子了,热情如夏,并且心甘情愿的跟随着凛冬,丝毫不为自己屈居万年第二而感到不满。在凛冬梦中也是以尽可能轻松的口吻安慰她只是失手而已。她看似什么都没有放在心上,看似没有受到任何的阴影,可是不要忘了,从切尔诺伯格到罗德岛,这一路上她也早就弄脏了自己的手。
只是她不甚在意罢了,至少是“看起来”不甚在意。
对她来说,至少她努力过了,她努力约束着自己,努力为同伴们找寻食物,面对被掠夺者也坚决不抢最后一口吃的,甚至鼓起勇气走近了校门口的整合人员。她保持克制,而克制意味着压抑,在与猎蜂的醉蜜事件中,她长久以来的压抑得到了释放,一股脑儿的全倒了出来,甚至还在最后抱着吉他不知嚎了多久(隔壁的慕斯猫猫已经哭晕)。这如盛夏一般明媚且生动的活力是我喜欢的,在看过了前面那么压抑的故事后,玩家们确实需要一个相对轻松些的节点适当的发泄一下,就像烈夏一样,我们的压抑需要释放。
然而释放只是暂时,就像烈夏醒来后的第二天什么都想不起来一样,我们在这样的故事中,在这样的世界观下,即使想找到喘息的片刻也是艰难无比。
方舟从来就不是一个温和柔软的故事,它满是棱角,即使是其中的孩子们,也背负着难以想象的过去,可就算是这样——
那也是她们的人生。
谨在此,纪念曾经的安娜、索尼娅、拉比、罗莎琳和娜塔莉亚。

THE END
如果大家有自己创作的同人文/漫画,或者攻略杂谈,请不要吝啬地向欧拉攻略组投稿吧!但抄袭,一稿多投行为是绝对NG的哦!
投稿邮箱189134862@qq.com,欢迎各位博士踊跃来稿,一经采用,将根据稿件质量支付作者一定稿酬!
本杂谈由支持卡特亚的欧拉攻略组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