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667 浏览
关于对与错的客观与主观映像
对与错这个定义本身是不严谨的,比如说你的主观印象认为你现在所做的是对的,那你就是对的,别人做与你相反的事那就是错,对吗?可在别人的主观意识里,他却认为你是错的,他才是对的。当大部分人的主观意识认为你是错的,那么你就是错的。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当周围的大部分客观意识认为你是错的的时候。你的主观意识却依然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别人猜认为你做的是错的。
那么这种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思维,说到这就要涉及思维的产生了,思维的产生分别有两种解释。
一。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你现在所有的思考都是你的细胞驱使着你,创造一个利于自己生存的条件。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对与错。一切都只是为了生存。当然,让我们先看看第二个论证。
二。从量子力学角度来讲,思维是由量子纠缠构成的。1935年,当爱因斯坦(Einstein)和波多尔斯基(Podolsky)以及罗森(Rosen)一起,写出了著名的EPR佯谬之后,提出了量子纠缠。实际上“量子纠缠”这个词并不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而是薛定谔提出来的,当时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量子纠缠的意思是说,两个纠缠的量子不管相距多远,它们都不是独立事件。当你对一个量子进行测量的时候,另外一个相距很远的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状态,可以被关联地测量,很不可思议。但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既然存在于客观世界,我相信它会无处不在,包括存在于我们的人体里。是不是这样呢?当然是这样。量子纠缠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命,其实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们可以用直觉去感受的。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Matthew Fisher就笃信,人的意识、记忆和思维是量子纠缠的,要用量子理论来解释。那怎么证明呢?他说我一定要在实物上证明,要寻找量子纠缠的实体。很多科学家找了很长时间,发现神经细胞里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但是微管的时间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远远小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形成时间。但是他通过理论的实践,以模拟的方式找到了,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
比如磷和钙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钙,当磷酸钙以波斯纳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量子纠缠时间可以长达105秒!能把这样一个极其脆弱的,对声、光、电、热都极其敏感的量子纠缠现象的持续时间提高15个数量级,那么如果再提高5个数量级,就可以达到年的水平,以年为单位来保存量子纠缠现象。
那么依此类推,你们觉不觉得,有一天我们人类会发现量子纠缠,它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也就是说,量子纠缠,它在有人类的时候就存在了。
简单来说,思维是人对世界客观事物的印象,了解了思维之后,那么主题就简单多了。从严谨的角度来讲,这世间本就没有对与错。但根据道德伦理,违背道德,那就是错误的。当然,规定也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的。
不过人类的思维,也会受到客观事物的影响,就比如说,你认为你是对的把论点与其他人分享,但大多数人都说你是错的,主观意识就会产生动摇。从而产生新的思维。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