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霸业(黄巾剧本背景)–党锢之祸与黄巾起义(3)

2020/04/12291 浏览政史人文地
在搜捕“党人”时,有人劝李膺逃走,但他以“事不避难”的坚毅精神,挺身殉节。范滂的母亲勉励儿子说:“汝今得与李、杜(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
TapTap
人们同情和支持被宦官集团迫害的所谓党人,某些党人逃亡时,“望门投止”。许多人“破家相容”。这说明,反对宦官专权,客观上反映了人们的利益和愿望。
熹平元年(172 年),窦太后死,有人在洛阳朱雀阙上书写反对宦官专权的文字。宦官集团又一次四出搜捕“党人”及太学诸生千余人。熹平五年,又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锢”。这次党锢持续了十几年,直到黄巾大起义后,东汉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起用他们去镇压农民军。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