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感
修改于2019/06/21204 浏览讨论
结束了,近12个小时的观影,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剧情中。最后红色芳华结局让我看哭了,但却不得不讲这是近乎完美的结局了(除了某些人的逝去,但也不可能去追求尽善尽美了。)回首看来,12个小时的沉浸真令人不可思议啊!可以选择的剧情,丰满的人物形象,都让人无法自拔。(影集这个补充可以说是一个大惊喜了,起到了丰满人物,解惑的作用)
后来我想了想为什么这部电影有这么重的沉浸感,原因或许有以下几点:首先当然是自主选择的剧情导向。第二是其优秀的剧情与文案 (这两个不是同一个东西)。第三是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角色仿彿都活过来了,加之其不俗的颜值,引出了观众的喜恶感。(真正讨厌的反派只有一个死变态,其他的都在剧情、影集里得到一定程度的洗白)正如通关奖励mv的倒数第二句所讲的:初看愿做旁观者,转眼已成局中人。
这部互动式电影可以称赞的不只只有沉浸感(包含了剧情、文案,角色),还有演员们的演技,细节上的用心,背景音乐的感情渲染……
其实能讲的还有很多很多,不止这些现实层面的。更令人深思的是精神层面。影片所赞颂、宣扬的无名英雄(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私奉献等红色高尚精神)不必多讲,大家都明白。更令我深思的是导致四个不同结局的选择的区别:无疑只有坚持善与正义才会有好的结局(两大主要分支的起点就在列车是否抛弃庄晓曼的决择,美丽世界两个不同结局也侧面反映了这一点。而扶桑线主角更是为了逃避,舍弃革命去了日本,这条线主角的心理已经扭曲了,可以从杀死纯子毁尸后的心理旁白中看出)加之剧中对小反派,路人角色人性恶的描写,一分析,其中教育意义或许也就出来了:坚持你的善良与正义吧,纵使世事污浊。(个人理解,不喜勿喷,和谐探讨)
里面的某些文案,旁白其中蕴含着很深的哲理与讽喻,这些都是可以深究思考的……
最后向那些革命烈士们致敬!向如今长大成人经历世俗却仍坚持善良与正义的人们致敬!I respec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