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从九州到龙族 那些年追过的江南
精华修改于2018/07/251119 浏览综合
看到TAP有人推荐《上海堡垒》,忽然就想聊聊关于江南。江南算是我最喜欢的作者了,此外就是郑渊洁、猴子和大刘。记得当年还是初中,那本飞·奇幻世界的创刊号上面有篇文章,名为《虎牙》,深深的震撼了我,从那以后,我记住了那个名叫江南的作者和他的九州。第一次,我才知道,原来小说可以写的如此真实,仿佛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这就是江南最擅长的,对人物的塑造,真实的可怕。因为江南,以至于后来我自己也会去写一些小说,文风总是有意无意的模仿。

转眼间,真的就十多年了。在海牧电视剧上线的时候,当年9Z论坛的小伙伴角端重新拉起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都是一些熟悉的面孔,不同的是大家都已经成家立业。我还记得高考完的暑假,我逛的最多的社区就是九州论坛,那时候域名是9Z9Z,一群九州同好整天在论坛灌水。那个时候,九州创世七天神还没有分崩离析,那个时候大量的九州民间组织涌现(思云村、龙音阁等),那时候江南还不叫框框,那时候《缥缈录》和《羽传说》还是一个构架体系。

说起江南和九州,总是逃不过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南北九州的分裂。其中缘由,无外乎一个“钱”字,而江南为何叫框框,是因为今何在有一篇博文用框框代之江南。而中江南今何在的感情纠葛,感兴趣的可以百度搜一下,其中到底孰是孰非,看个人评判吧。这里就只聊聊江南的作品。

我觉得江南的作品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涿鹿》之前,第二个阶段是在《龙族》之前,第三个阶段就是《龙族》之后了。而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恰恰是《涿鹿》。那是江南还未成名的年代,《涿鹿》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透着江南的内心的矛盾,那种少年的焦虑、彷徨和绝望。而在《龙族》之前的作品,如九州系列的《缥缈录》、《商博良》,个人也很喜欢,少了青涩,更多的是对文字精妙的把控。等到了《龙族》,商业化的成分明显加重。如果说,《涿鹿》是江南写给自己,《缥缈录》是江南写给小众,那么《龙族》就是江南写给大众。其中唯一不变的,是那份每个人物的情感,所以江南还是那个江南。如果有一天,这份情感不在了,我或许真的不会再读江南的小说了。

《龙族》算是江南的一个最大的转折了,从小众作家成功转型成商人。据我所知,江南有一个智囊团,去筹划《龙族》的每一个剧情,而在后几部,甚至会有融入大量的网络化的梗以适合这个时代的读者。至于这种做法,我觉得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否吧。江南开始全心全意为读者写书,以他的水平,自然是可以得到大量的回报。就像唐家三少,打怪升级文亦有很多粉丝追捧,因为他的文中有这个时代的一些读者所需要的。
但是,要说喜欢,我还是会更喜欢《涿鹿》里那个彷徨的少年蚩尤,而非哈利波特一般的陆明非。
或许,你可以理解为一个老人的执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