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导读第三期
修改于2020/04/19197 浏览综合
离公测还有10天了。
今天依旧是带大家走进《山海经》中的女娲娘娘。
上一期,我们明确了女娲娘娘的对于我们民族的意义。这一期,会有什么内容呢?请大家往下看。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意思是:有十个神仙,名字叫做女娲之肠,化为神之后,在都广之野横在道路上。
是不是感觉有些读不通呢?前文都说是神仙了,后面有来了一句化为神。在我看来,可能是流传的时候,没有传完整,按照山海经精炼的语言,严谨的表述,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原文很有可能是有神十人,加一段描述,然后,出现某个神,叫做女娲之肠,这样或许会更合理一些。不然十个神只有一个名字,太奇怪了。
至于女娲补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两个神话,早期是没有关联的,汉代学者最早把它们拼在了一起。
但是由于影响比较大,也符合逻辑关系,所以流传盛广。
说到共工怒触不周山,这里得细说一下。
主要有两个版本,内容差别不大,就是人物略有不同。
一说是,共工与颛顼,一说是共工与祝融。
但是因为山海经中,有祝融生共工(炎帝的后代)的说法,所以我一般会选用共工与颛顼(黄帝的后代)争帝位。
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所以现在就让我们带入老祖宗的视角,来看看这场灾难。
我叫雨舟,生活于昆仑墟。
这里有一只很友好的神兽,名叫开明兽。
位于昆仑之巅,瑶池之西的刑罚大神,西王母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
今天下,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大乱复起,席卷九州,只有昆仑等地,战火未及。
“炎黄之争,恍若旧日的轮回。”
我站在开明兽的脑袋上,一边帮它梳理着毛发,一边凝望着远方。
恍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尸横遍野,看到了血漫大荒。
这时,从遥远的北方传来一声巨响,天色瞬间暗了下来,我吓得把手里的玉梳掉在了地上。
“开明兽,发生什么了?”我忍不住问道。
“糟了糟了,你自已看吧!”
开明兽大开天眼,示意我快看。
我疑惑看了一眼开明兽,然后借助开明兽的天眼看清了远方。
此刻,不周之巅,天柱已崩,天绳已断,烛龙衔精火以照天门,星辰南倾,山河破碎,水土流失。
有弱水从天上来,滴水成河,聚成洪流,水涨而大荒危矣。
山之灵,山之神聚万灵于群山之巅,欲避奇祸,然水涨之快,转瞬即至。
“怎么会?”
我看着脚下的黑水,害怕的颤抖着。
忽然一阵大风突起,回神,我已在昆仑之巅,看着身旁的族人,看着蹙眉的西王母,我忍不住想问些什么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西王母似乎明白我的所思所想,用威严的声音对我说。
“在大荒这片土地上,在众星之下,在群山之巅,在天倾地绝之际,总有人会站出来,替她的孩子,补天!”
话音刚落,遥远的南海之滨,亮起了五色神光,女娲娘娘上神高举五色神石,以身补天。
柔和的霞光,抚平了天的创伤,却在人族的心中刻下了一道深深的伤口。
“祖母祖母,女娲娘娘她……”
不经意,我已泪满衣裳。
紧接着,耳边响起西王母威严的声音。
“不必感伤,是始母大神保护了我们,这次是她,下次就是我们……”
言罢,大荒之中的汹涌黑水尽数被她吸入口中。
我看到掌管不死药的祖母头上生了白发,颤颤巍巍地走进泛着碧波的瑶池……
“这一次是女娲娘娘,下一次,是我!”
我决心要好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