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之回声Vol01:从一个盒子开始的故事

2018/04/179109 浏览综合
各位解谜者们,我是小迷。
玩过《迷室1》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这部作品中,玩家都是在一个房间内对单个构造精巧的盒状物体进行反复的勘验和调查,去解开上面的密码和机关,拿出里面的线索和道具。
比如说,游戏刚开始,你打开房门就会看到一个保险箱,可以根据新手提示,你可以找到钥匙,解开机关密码将其打开。
TapTap
但是,打开之后里面又是一个盒子,布满了各种物理机关和机械传动装置。
TapTap
解谜者只有按照特定的顺序把盒子进行拆解、拼接、找钥匙等步骤,才能解开谜题。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看起来小巧的一个盒子,里面竟然会藏着这么多的机关装置和暗格。这一环套一环的机关逻辑,小迷只能献上膝盖。
TapTap
其实,《迷室》(The Room)这款游戏灵感来源,还真跟一个“盒子”有关。就是下图这个:
TapTap
这个盒子是美国80年代恐怖电影Hellraiser(猛鬼追魂)中的经典道具,一个能打开地狱之门的魔盒。
TapTap
Mark Hamilton(Fireproof的设计总监兼联合创始人)在接受PocketGamer采访的时候说,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很想要电影里的这个魔盒,一个可以通过触摸来操控的酷炫玩具。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们开始对传统的“中国迷盒游戏”(Chinese puzzle boxes)进行改造,希望能够让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真实摆弄迷盒的触摸体验感。于此同时,他们还从中世纪的古董家具和时钟的机械装置中寻找灵感,这也就有了大家最后在游戏中看到的样子。
TapTap
“中国迷盒”(Chinese puzzle boxes)?小迷之前可从未听说过“中国谜盒”,重庆鸡公煲、扬州炒饭我倒是听过。
根据小迷的调查,Mark Hamilton口中的这个“中国迷盒”应该指的是日本箱根的秘密盒(Himitsu-Bako),一个你可以用手指推动滑块来操控的机关盒。
TapTap
在西方,这种诞生于日本的迷盒又被称为“Chinese puzzle box”或者“Japanese puzzle box”。
TapTap
 (美剧《生活大爆炸》片段)
这种机关盒可谓是把匠人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盒子的侧面一般会设有暗道,只有将侧面的木片顺着暗道按照一定的顺序移动,才可能打开箱子。据说,木片移动的次数少则几次,多则上百次,移动的次数越多难度也越大。
TapTap
 (美剧《生活大爆炸》片段)
这样的迷盒价格可不便宜,工艺繁复、设计精美的迷盒,价格都要上千元人民币。
TapTap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的迷盒爱好者在传统“日本迷盒”的基础上,打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升级版迷盒。
TapTap
(63步迷盒)
TapTap
 (配合机关齿轮的大型迷盒)
那么,现实生活中能不能打造出类似于《迷室》(The Room)中的机关盒呢?还真有人这么干了。
这位叫Guido Bonelli的《迷室》(The Room)铁粉,花了800个小时成功把的《迷室3》中的一个机关盒给还原了。
TapTap
这位老哥是一家供电设备制造公司的工程总监,平常就很喜欢自动动手打造各种东西。
他在玩了《迷室3》这款游戏之后,对里面的机关盒着迷了,于是决心自己造一个。他的这个机关盒可是能够真实运转的,他在盒子里面加入了电子器件,还敲了2000行的代码,用掉了几十米的线缆。
TapTap
机关盒完成后,他还给《迷室》(The Room)的开发商Fireroof留言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Bonelli说:“他们被震撼了”。
关于“盒子”的故事就跟各位解谜者分享到这里,大家如果有其他想了解的内容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Behind the touchscreen: The Room》,Pocket Gamer,2013.08.16
《The Room》背后的故事,辛羽,触乐,2015.12.15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 第2季17集
《在现实中打造<The Room>》里的机关盒,APP Store文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53
20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