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果粒橙

修改于2020/04/21887 浏览综合
化学篇:
果粒橙,化学式Guo₁₁Li₄₅₁Cheng₄,相对分子质量1919810。在常温状态下呈橙色液体,并伴有大量透明状椭圆形微小沉淀物,pH值2.33。可食用,味酸甜,鲁迅《本花纲目》记载,果粒橙含有大量维生素C,饮用后可以对坏血病,口腔溃疡等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遇到一种叫“萌新”的生物时,该液体会生成黑色沉淀;如萌新带有“neko乱码”“指令码”等不明核外电子时,该液体会迅速暴沸,然后升华。但在自觉的“萌新”面前,该液体无明显现象。
可以将其与一固体“六號机”的主要组成部分铁(需要从该固体上取下)一同在高温环境发生反应,反应式Guo₁₁Li₄₅₁Cheng₄+11Fe——高温——11FeGuo+Li₄₅₀+Cheng₅,反应前后的分子数不同,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故无方程式。且该物质特有的“Li”元素(非锂元素)和“Cheng”元素不参与反应。
果粒橙液体升华后会化为果粒橙气体,此时将果粒橙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时可以恢复为果粒橙固体,但此时果粒橙已无生命体征,此时需高温煅烧处理,俗称火化。高温煅烧时生成水,并伴有少量蓝色与橙色沉淀。
果粒橙的历史:
(以下内容均为虚构,本人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抱有崇高敬意)
果粒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贞观年间,当时日本的遣唐使黑仁苔鹳在今阿房宫旁发现一亩无人管理的田地,上面种满了橙树,食用起来味道酸甜可口。后来遣唐使将其压榨成汁,带回日本。此后果粒橙的制取技术一直被黑仁氏所保密。
明治维新后以黑仁氏等为首的保守派垮台,此后果粒橙的制取技术也公布于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果粒橙饮料为xiéyuē国的后勤做出重大贡献,有传言称某位濒死的英国上将饮用了果粒橙后马上变得精神抖擞,在凡尔登战役中屡战屡胜,最后安全回到英国。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炸毁美国的果粒橙生产线,导致美国后勤一度匮乏。“DLM主义”出 台后果粒橙生产线才慢慢恢复。
20世纪90年代,以台商为首的中国商人赴美谈判,要求收回关于“果粒橙”的制取技术等知识产权,当时美国某饮料公司的老板丹幌德·昌峮说:“绝对不能让果粒橙被中国人收回去!果粒橙无论到哪里,都能顶的上二十多条饮料流水线!”
2001年,中国加入WTO,经过商谈,美国被迫同意将关于“果粒橙”的所有产权交回中国,包括技术,材料等。一千多年后,果粒橙终于回到了故乡。
55
7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