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大人物】10.13细胞病理学之父:菲尔绍

2019/10/1367 浏览综合
菲尔绍出身于波美拉尼亚一个中产阶级医生家庭,早年,他依靠奖学金在柏林的普鲁士军事学院学习医学。1842 年毕业时,他并没有如期望的在军队服役,而是到柏林夏里特医院担任 Robert Froriep的助手。1847 年,菲尔绍升等教授。 然而,两年后因为在公共卫生政策上与普鲁士当局不和, 他被分派到维尔茨堡从事解剖学教研工作。1856 年他重返柏林,在他曾经担任过 Froriep 的助手的柏林大学及柏林 Charité 医院担任病理解剖学教授(一个专为他而设立的职位)。他对德国医学教育的一个主要贡献是鼓励医学生使用显微镜,并因经常鼓励学生“以显微镜方式思维”而为人所知。
菲尔绍以多项科学发现而闻名. 他是第一个发现白血病的人。他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则是他 1858 年发表的“每一个细胞都来自另一个细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这一个构想实际是由 François-Vincent Raspail 最早提出的,然而菲尔绍使其广为人知。这一理论与他的细胞病理学(病理过程中,是某些细胞而非整个器官发生了病变)息息相关。菲尔绍另一著名发现是他对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形成机制,因而提出了栓塞这一术语。他发现肺动脉中的血凝块是由来自静脉的血栓发展而来,并描述道:“软化的血栓末端脱落下大小不一的小碎片,被血流带至远端的血管,这引起了常见的病理过程,我把这一过程命名为栓塞”。菲尔绍还提出了与这一研究密切相关的“血栓形成三要素”菲尔绍三要素。菲尔绍建立了细胞病理学比较病理学(对比人与动物的疾病)以及人类学。他创造性的工作上承乔瓦尼·莫尔加尼(其器官病理学曾为菲尔绍所研习)下启Ehrlich(菲尔绍开拓微观病理学时 Ehrlich 正在夏里特医院学习)。
1869 年,菲尔绍成立了“人类学、人种学及史前史学会”(Gesellschaft für Anthropologie, Ethnologie und Urgeschichte),这一学会在当时对于德国考古研究的联合与推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1892 年他被授予科普利奖章(由英国皇家学会颁发)。
他同时还是一名多产的作家,他的著作包括:
“Mittelheilungen über die Typhus-Epidemie”(1848)“Die Cellularpathologie, (1858), English translation”(1860)“Handbuch der speciellen Pathologie und Therapie”(1854-62)“Vorlesungen über Pathologie”(1862-72)“Die krankhaften Geschwülste” (1863-67)“Gegen den Antisemitismus” (1880)他还发展了一套标准的剖检程序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是至今仍在使用的两种主要方法之一。
菲尔绍被尊为“细胞病理学之父”。其实证、科学的研究方式为现代医学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整个医学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但是,其片面强调局部细胞病变而忽视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对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某些不利影响。
晚年菲尔绍在学术上日渐保守,曾反对塞麦尔维斯所提倡的手术消毒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