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浅谈研读三国的顺序并安利相关书籍

精华修改于2017/04/196041 浏览文字读书
三国这个风云时代得到古往今来很多人的瞩目,上到王侯将相,下到布衣百姓,无论是谁,谈起三国,总是能说上一两段经典的故事。更有许多文人墨客将其进行艺术改编,呈现给今人一段荡气回肠的史诗巨作,我在此推荐自己研读三国时主要翻阅深究的一些书目,希望能帮到那些深爱三国的朋友们。
TapTap
一.入门自然先读《三国演义》,这并不是说什么轻视历史,盲目愚从那些被戏说的历史固然是不对的,只是演义在千百年间对中华儿女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若是喜欢应该先读透演义,熟捻整个时代变迁的过程,了解各方集团的君主背景和主要文臣武将,明白每一次重大战役的冲突矛盾和目的及影响,那么对于三国的了解,你就已经入了门道了。
但,《三国演义》毕竟是于千百年的众口传唱中取材,且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文学著作,可观赏可细读而不可尽信。
TapTap
二.读完演义后欲想探知三国人物背后真正的故事,探究人物的真实形象,自然需要精读正史,要么是读前贤裴松之备注的断代史《三国志》,要么是读大才司马光整理的通史《资治通鉴》,这两本书对史料的提取都是相当严谨且精准的,可以放心摘取前辈留下的硕果。
在这个阶段,你应该尽可能将史书中学到的内容替代你记忆中演义的内容,将史书中诸多的个人传记,依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镶嵌入三国长河中,只要静下心来读个两三遍,对三国的了解大抵是可以融会贯通了。
至于为什么先读演义后读史,个人认为,演义的故事跌宕起伏易于引人入胜,有了兴趣自然愿意多读多了解,而且更关键的是史书传记都是人与人独立开的主要人物分布散乱,大多数初读者必定难以将之卓有成效的在脑海中构建整个三国时代,而演义的作用正是提供一根丝绳,等待正史做珠玉穿插其中。
TapTap

TapTap
三.此时你已经对三国了如指掌,任谁挑起一段你都可以将这个事件从头到尾完完本本的呈现出来,但是想必大多人并不能一针见血的看透这个时代,看透主要人物为什么要去引领时代,天下太平只是一个目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哪个阶级的利益,为了建立一个怎样的新社会?这需要通读更多的历史时代与之进行比对考证,但你只钟情三国无心其他,这就需要去拜读诸位名家的精评了。
于我来说自然是首推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他对三国多处地方进行细致的辨析,提出很多价值很高的见解,是现代学者研究三国时略不去的重要参考文献,那么也必定是你我无法轻视的一本必读书。
在此之后,涌现的一批学者,他们著作中表现的观点也很值得汲取,比如卢弼先生的《三国志集解》,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柏杨先生的《柏杨品三国》等,都是地位很高的大作,细心研读其中传达的思想肯定会有所收获。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四.了解过三国中那些尔虞我诈的阶级斗争,也许你还想再研究一些魅力十足的人杰,或是不可一世的枭雄,或是攻城略地的猛将,或是智定天下的谋臣,可惜史书的描写虽然准确却不够详尽,何如?
个人阅遍百经后对方北辰先生所著的《历史不可戏说》系列推崇备至,其中包括司马懿,曹丕,孙权,刘备,袁绍,吕布六人的必生经历,形象刻画极为传神,是不可多得好书。
此外还有王晓磊的《卑鄙的圣人》,剑眉枉凝的《刘备不是传说》,朱子彦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龚巽昌的《说三国》等书,这些各自融入了作者的心血,也很值得一看。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五.总是研究历史并不是很有趣的,适当的读一读文学作品也不失为是对三国的一些研究,尤其是对那些优秀三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这里自然不包括大多数网络文学,纯粹的图爽快而把历史翻来覆去的折腾我认为不是一个尊重前贤的表现。
这里我不指名对某些小说进行褒贬,至今我只满意一本,由何慕撰写的《三国谍影》,主要围绕战争中必不可少的谍战进行描写,还原了一片惊心动魄的三国暗战,值得一读。
TapTap
关于三国,个人想说的还有太多太多,此处就不一一赘述,我相信各位会从书中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
借用前贤横渠先生张载的名句横渠四句来结束我今天的浅谈与安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13
53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