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
修改于2020/05/01119 浏览综合
微博QA
(持续添加、修订内容中)
———————————
关于剧情、世界观、设定等Q&A 共计8个
1、想知道偌星的主线故事背景,是单纯的未来架空还是和现实会有些联系?亦或者偌星的故事就是对我们未来的一种推测?
A:是结合真实事件、以现实前沿物理概念为基础、经过定艺术加工和虚构,对人类未来数千年文明发展的一种半架空推测。
2、 游戏内有没有完整的主线剧情,星语者有没有独属的剧情?
A:每个阵营势力有自己的剧情线,随版本持续更新。玩家在开设账号时所选的执政官血统将影响初始剧情线,但在体验过程中有机会换线;星语者没有本身独属剧情,
3、 剧情这方面占比重不重呢?
A:肯定低于玩法成分,但在同类策略游戏中应该还算比较重。
4、艾卡妮娅在平息战争之前的履历是怎样的?
A:由于涉及剧透,只能留待游戏中玩家发掘。同理,其他关于细节剧情的问题也都因涉及关键剧透而暂不作答,望大家理解。
5.?
6、星尘真的只是单纯的能源吗?是否会有感染他人,或者自我增长的可能?
A:星尘是一种提炼于太空矿物(落日晶)的多相物质。其蕴含着异常能量、相态不稳定、辐射性极强。人类目前对其的研究尚未通彻,只是根据其部分已知特点在能源材料强化等方面展开安全范围的应用;其本质不是病毒或者细菌,不存在自我增长复制的特点,其影响原理更接近于辐射而不是直接感染。
7、既然玩家不属于任何阵营,那么玩家是独立出去的殖民者?还是说在那个时代只存在"城邦自治"?
A:玩家是独立出去的新势力。
8、请问这些背景设定也会反应在游戏体验中吗?
A:会,世界观设定与游戏玩法高度契合。
———————————
关于星语者Q&A 共计16个
1、游戏中星语者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A:几乎所有玩家决策都需要星语者去执行,执行效果与星语者相关属性挂钩。
2、关于星语者自主意识究竟有多独立?
A:很难精确描述,只能游戏中实际体验了,但随着游戏版本迭代,我们会不断完善和丰富其AI设计。
3、星语者的司职倾向是固定的吗?
A: 固化而不固定。对于一些可塑性比较强的星语者,是有一些训练方式可以影响其司职倾向,直至其改变的。
4、关于阵营选择有加成吗?
A:严格来说不是阵营选择,而是血统出身的选择(玩家并不加入某阵营),这种选择会为玩家带来一些前期的差异化效果加成。
5、玩家会不会拿到重复的星语者?
A:星语者不是抽卡获得,玩家不主动做重复引入的行为自然不会有重复。
6、角色单个立绘是否有多个属性面板?( 玩家招募几个同一立绘角色是否有品质区分?)角色会出现像其他卡牌游戏一样品质高低吗?
A:星语者属性较多,在UI面板上必然会有信息整理和收纳;星语者大多天生反感同一母体的共存,这种选择会导致其心情低落,状态下降;星语者没有严格的品质等级划分,在不同的岗位上的运用效果也差异很大,但宏观来说还是存在综合能力上的强弱区别。
7、之前展示的星语者的战斗属性与游戏是怎么挂钩的?是不是有相关属性越高的星语者在战斗时打出的相关伤害更高之类的设定,还是其他的关联方式?
A:游戏中有7种舰种,各自搭载了不同的武器类型和武器数量,星语者的属性会影响星舰的机动性、装甲、护盾、各类武器伤害、甚至星舰上普通人类舰员的士气等等再结合旗舰舰长所掌握的战斗阵形,从而组合出千变万化的战斗效果。
8、星语者受伤的机制是其所在舰船/星球曹受攻击就有几率受伤吗?
A:是。但更常见的是长期安排星语者进行航行、战斗、内政工作却不给其休息空间所导致的疲劳伤病。
9、星语者的伤是可以根治的吗?如果不能,永久契约的会带一辈子伤?
A:可以根治。
10、游戏中星语者是拥有染山霞血脉的人的衍刻体井且经过后天的训练,那么如果被发现拥有染山霞血脉,成为平面是义务还是责任,是否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成为星语者?
A:的确可以保持染山霞血脉而不成为星语者,但在伞形社会所赋予的使命感驱使下以及“永生”的巨大诱惑下,绝大多数染山霞血脉还是希望成为星语者的。此外,并非每位染山霞血脉都能通过学院的残酷训练与严格考核,所以本身社会中就存在一些未能成为星语者的染山霞血脉。
11、可否透露星语者的培养方式?在合同到期后,对星语者的培养是否会随着合约的解除被星语者一起带走?
A:首先,星语者的能力本身会天然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动。此外,玩家可以通过: 1.委任星语者执行特定工作/驾驶特定舰种进行战斗2.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后天影响;星语者是人格独立的个体,任何属性变动不会因为契约状态的改变而取消
12、关于星语者的转役流动,是进行类似于拍卖的竞价还是其他方式?
A:对于正在为其他势力服役的星语者,你可以向其所效力的执政官发起转役申请,并且报上你愿意支付的转役费用,如果对方同意该报价,你将得到与星语者本人进行契约谈判的机会。随后,你需要向星语者告知你所提供的服役条件和服役期限,星语者会综合各项因素来考虑是否加入;对于自由身的星语者,则没有向执政官报价的过程,直接进入与星语者的契约谈判。
13、既然星语者可以高价买走,那被有钱人针对怎么办?虽然有永久契约和各种限制性契约但肯定会受到压制发育比别人慢,这种情况会出现吗?
A:星语者被买走的前提是你作为执政官接受了对方提供的转役费,否则对方无法越过你去与你的星语者展开谈判。此外,银河里每一天都有许多年迈的星语者在退役,又有许多新衍刻的星语者出现,寻觅那些初出茅庐但潜力巨大的星语者并果断下手签入,不失为一种高性价比策略。
14、星语者在契约期间会不会离开?
A:不会离开,除非当你接收到其他势力关于某位星语者的转役申请且你同意了。
15、据说星语者会退役,退役后我能把她留在身边吗?有类似结婚契约吗?
A:允许极少数满足条件的星语者实现永久为你效力,因为牵涉到事件剧透,所以暂不详解。
16、有没有LIVE2D的制作打算?会卖星语者皮肤吗?
A:资金不足以支撑live2D方案,皮肤会考虑与永久契约挂钩,暂未确定最终方案。
———————————
关于游戏与玩法Q&A 共计35个
1、游戏内测/公测的大致时间?内测资格的获取方式? A:鉴于《偌星》的创新程度较高,内容量较大,需要多轮测试和调优,我们希望在年底能进行一次小规模封闭内测,然后再经过数月的打磨才能考虑公测。首次内测我们会通过封闭邀请的方式,从第二次测试开始才考虑规模化发放测试码。
2、STEAM版本与移动端会不会互通?安卓与苹果端会不会互通?
A:在目前的技术方案中是打通的,但不排除在正式公测时由于政策、安全性、运营难度等因素而调整。
3、STEAM是买断制吗?
A:非买断,与移动端平台打通数据。
4、《偌星》即将登录STEAM出售,是否意味着手机与PC端的画质细腻程度不同?PC端是否更加精细?还是说与手机端画质一致?在PC上游戏的内容是否与手机端相比存在差异?操作是否存在差异?
A:PC端UI布局、美术资源品质将有调整,整体视觉感受将优于手机端,但内容完全打通,允许多平台切换体验。
5、游戏的类型(是塔防,RPG,PVP之类的?)游戏的倾向到底是SLG还是模拟经营?
A:4X战略(4X Strategy) 模拟经营(Simulation)。
6、《偌星》的游戏定位是?玩家定位是?对玩家是否存在硬性要求?
A:定位于中核太空策略游戏。面向对游戏性有一定追求、对太空科幻文化感兴趣的玩家。
7、如果倾向SLG,那么关于SLG普遍存在的氪金大佬吊打一个联盟的问题有没有办法限制?除去加速,是否还会有其他的氪金点呢(不破坏游戏平衡的)?是收集向的还是?
A:《偌星》与市面上移动端的现有所谓SLG类游戏差异较大——没有等级,没有品阶,以及各种细节机制设计使得根源上无法存在“氪金大佬吊打一个联盟”的现象。除去时间加速之外还有提前解锁生产线、视觉个性化、改名等一些小氪金点。代入感、沉浸感、游戏本质的乐趣体验始终被视为首要设计目标。
8、游戏是以单机为主小部分玩家互动,还是像《EVE》全联网实时互动?战舰是由玩家自己自主建造还是说由官方设计好让玩家购买或根据角色设定由角色拥有?是否有像《骑马与砍杀2》《部落与弯刀》一样的世界地图供玩家跑商,是否有星球的地表探险收集资源?是否有玩家建设家园被玩家当前敌对势力攻打(可求助友方势力保卫)?
A:全联网实时互动;星舰是预先设计好的,由玩家指派星语者在特定建筑内研究获得建造图纸;太空中分布着各大势力,但他们的实力往往碾压玩家,建议不要轻易招惹;没有星球地表探险的环节,而是直接在太空沙盘中指派商旅舰队对指定恒星系进行勘探或开采;玩家在线时母星系无法被攻击,且盟友舰队可以进驻你的空间站帮你守卫。
9、是否有配音,如果有,是什么语言?
A:有配音的计划,作为中国的游戏团队,首选国配,但对不同语言地区的版本会实装不同语言的配音。
10、执政官的性别可以任选吗?
A:可以。
11、能自己选择政体吗?
A:不能,我们还想活命。(官方幽默)
12、玩家作为执政官的最大目的是什么?回到地球?称霸宇宙?
A:活,下,来。
13、玩家直接是否有某种交流的媒介,如果有,这种物资是否需要主动积攒,还是说直接"交流公屏"?
A:除联盟内部外,玩家无法进行打字交流。传统MM0的公屏聊天、喇叭喊话、污言秽语都会让空寂的宇宙变得市井化、低俗化。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套独特的信息表达系统来模拟宇宙中分化千年的各文明之间的孤独感、交流隔阂、揣测心理。
14、贸易机制是像文明一样单纯给两个行星带来收益,还是像X4、骑砍2那样有经济系统,不同地方有自己的特产。玩家可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赚取通用货币?
A:更类似于前者。
15、玩家对空间站的建设的自由程度大吗?是否可以决定其社会形态?
A:对空间站的建筑建设自由度不高,基本是按部就班,但对于各类研究项目的取舍会影响你的文明发展倾向(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玩家通过政策发布、事件处理等方式可以调整己方势力对不同出身的移民吸引力,从而实现对人口成分的调整和整个社会思潮的构建。如果你的执政风格与你所领导的社会思潮总是一致,你会获得民众更高的支持。
16、游戏地图(星系的大小),是有限还是无限?
A:有限,合计88张星域地图(逐步开放),大小不一,地形不一。
17、如何发现其他星系和玩家,随机生成还是固定扫描?
A:指挥你的舰队探索视野。
18、星系名是不是都是随机的?可以改名吗?
A:目前是预设好的。虽然我们有在考虑是否开放给第一个玩家探索者命名权,但这样可能会带来一些命名低俗化或者敏感化的问题,所以还需要更成熟的思考。
19、如果这个游戏架构类似于群星,那么玩家的页面是不是相当于不能开星图,只有一个星系的群星,玩家的资源是通过派舰船探索收获资源还是可以向别的星系扩张,另外,其他玩家在自己的页面上,是单纯的列表,还是能看到一个星图?
A:玩家可以指挥舰队横跨多个星域地图,但这趟旅行会很艰难;资源获取来自内政建筑、天体开采、掠夺其他星系的空间站等等;所有玩家都分布在星域地图(太空沙盘)上,肉眼可见,但有整个星域在初期被战争迷雾覆盖,需要进行探索。
20、星系内人民数量如何增多或减少?
A:你的一系列决策将决定你能吸引到什么类型、什么数量的移民加入或者离开。
21、没钱发工资了会怎么样?
A:星语者的“工资”并不是“钱”,而是其所占用你的空间站中枢网络的程度,类似“带宽”或“频谱”的概念。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电脑的硬盘空间——如果你的电脑硬盘空间不足40G,那你就无法安装GTA6或者上古卷轴6。
22、关于星系,是否会出现资源枯竭。如果会的话,迁移舰队会有什么限制条件?这一点很可能被利用于联盟战的突袭,会有一定限制吗?
A:星系资源会枯竭,但也会不断再生。空间站迁移需要使用付费道具且有冷却时间限制。
23、宣传图中各个势力名都是大学、联合、研究院之类的,这是玩家可选的固定后缀吗?如果是的,是否有不同的BUFF?
A:是固定可选后缀,存在不同buff,允许在游戏开始后付费修改。
24、请问,作战方式是什么样的?希望看到新颖的战斗方式,脱离死板的回合与卡牌,我从官方的图片中了解到,战斗方式可能类似部署阵型,然后凭借星语者自行进行3D战斗,是不是呢?
A:非回合制,非卡牌;从商旅舰到航空母舰合计7个舰种,你需要为每艘星舰配备1名星语者舰长 数千至数万名不等的人类舰员以激活该星舰的运转,然后将1-8艘星舰编为舰队。这些星舰将在战斗中根据旗舰舰长所掌握的战斗阵形排列出场,并在战斗地点、星舰数量、舰种搭配、星舰位置、星舰属性、舰员数量、星语者属性、星语者被动技等多维因素的混和影响下进行自动战斗演算。太空中1v1舰队遭遇战和对他人母星的攻坚战将运用不同的战斗规则和表现方式,其中遭遇战会用3D全息投影的方式展现出战斗过程,但允许玩家不观看或提前退出。
25、是否存在公会战?群星联机就可以组建联合舰队,偌星可以做到这一点吗?
A:没有“公会战”这个单独的系统玩法,但玩家之间是可以自然形成事实上的规模作战。
26、多人军团的作用有哪些?
A:情报共享、视野共享、协同战斗、安全贸易等。偌星的联盟设计会限制人数规模,鼓励小团体深度社交而非巨型军团。
27、新老玩家的平衡方面,是否让老玩家搜索不到新玩家?或者相反?
A:地球不会让美帝搜索不到古巴,古巴也无法把自己搬离美洲大陆,所以在这种邻居旁天生就无法发展壮大,但偌星里可以。
28、玩家死亡/失败惩罚程度?
A:星舰被击毁会让你的星语者心情陷入低谷。空间站防御体系被击破将触发紧急跃迁功能,将你的空间站迁至一个新的恒星系然后开始自动修复。
29、阵营的作用有多大或者说对玩家的影响程度是否很大? ( 我是否可以灭了一个阵营,或者阵营被我惹毛了,把我给灭了。)
A:建议不要无端攻击NPC,一名玩家与五大阵营的武装对比大概相当于科特迪瓦海军vs美国全军力量。(当然你非说咸鱼也要有梦想,那也行…)
30、PVE内容中玩家所面临的对手会是什么?
A:沙顿穆恩特别希望你拖着赛琳娜之耀的舰队残骸来领赏,当然,你也会因此惹怒赛琳娜之耀。
31、既然允许侵略,那么游戏机制会允许实力差距过大的玩家开战吗? 这对种田流玩家是否友好? (新手保护机制)
A:新手会有保护期,在保护期内你不攻击别人别人无法攻击你。此外,一般发起攻击的原因是为了掠夺,如果你没什么资源,其他玩家贸然攻击你的空间站是不划算的行为,而如果你资源很富饶,那实力差距过大的前提便不存在。何况,如果你在线,你的空间站将天然充能护盾使你免受侵略(但有疲劳累计机制限制玩家无法24小时挂机在线),当你离线时,你可以邀请盟友舰队进驻你的空间站协助你抵御侵略。
32、游戏是否是单局有限时间制度?举个例子:二战风云;还是说和普通游戏一样,进度一直保存?
A:舰队遭遇战不超过2分钟,空间站攻坚战不超过3分钟。整体游戏层面,不存在单局或者赛季概念,时间会一直流逝。
33、《偌星》的战斗单位分类大致分为什么?是否存在“舰队”“单体”这种类别的单位,玩家是否可以做到逐一控制?还是说像《文明》一样只指挥整个类型的团体?
A:以不同舰种和数量的星舰所编成的舰队为战斗单位,玩家可以在太空沙盘上控制舰队行为,但不可控制触发战斗时的单艘星舰。
34、在太空战场上主力舰与小船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到了游戏的后期,小船能否凭借自己的特殊功能、优势,或是系统机制(类似钢4屏卫效率)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A:主力舰在绝对火力上优于护卫舰等轻量化舰种,但其在功能性上有缺失(反潜、护盾、机动性等),所以一支全面的舰队永远需要不同舰种的搭配。
35、科技机制是更像COC一样升级就升一大段,还是像群星、文明那样每个不同的科技对应新建筑、新军舰、建筑与军舰的升级、新政策?如果是后者的话,侧重种田、贸易、战争的不同玩家能不能玩出不同的科技倾向?
A:类似后者,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倾向,但最终形态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流派玩法更多取决于玩家对星语者阵容的搭配塑造。






(咱是不是在跟版主抢活干(゚ω゚)
![[嗒啦啦2_经验+3]](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f2dbb0dbf9438e3a20cd14342d893191.gif)
![[嗒啦啦2_经验+3]](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f2dbb0dbf9438e3a20cd14342d893191.gif)
![[嗒啦啦2_经验+3]](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f2dbb0dbf9438e3a20cd14342d893191.gif)
Ps.若版主有需要可直接挪用。
[wiki正在(摸鱼)建设中]



——「偌星Starlike」WIKI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