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王阳明军事
精华修改于2020/06/14472 浏览综合
王守仁,号阳明。谥文成,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自成一派,被人们称为“阳明学派”,在明朝的中后期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他死后,他的弟子继续发展了他的学说,“王学”在明朝得到广泛的流传,甚至远传到国外。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喜欢并且学习王阳明的思想并且加以运用。但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在哲学上的巨大成就反而使人们对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有一定的忽视,所以在对王阳明进行了解之后,我决定对他在军事方面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

前言:王阳明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其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对军事的热爱,研习兵法,在后来可谓是战功赫赫。平定南赣叛乱,击破宁王的叛乱,招抚并击溃地方土匪。《明史》称赞王阳明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可见后世对其军事才能到高度赞许。
而我对他的战斗思想,军队建设,战斗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学习,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些内容。
战争思想
王阳明注重攻心以及速战,且因为他参与的战事都是对内战事,所以他的战争思想主要集中于处理内乱。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安民,然后才是保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而只有做到安民才能做到真正避免战争,稳定国家。所以他在进行战争的同时时常对战后的安抚工作进行安排,如剿匪结束后的在地方设县,以稳定该地方情况。
王阳明军队建设方法
王阳明注重选用精兵和加强军队训练,在他第一次带兵,及平定赣南时,开始有所体现。由于地方兵总体战斗力差的情况下,王阳明才用精选士兵的方法来加强自身军队战斗力。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战斗力。“访求武艺骁勇,胆力之士,超群出众,以一当百者”来组成他的直系战斗力,以提升直接的战斗力水平。然后将原来的没选上的士兵留守原地。
所选士兵因材施教,在完成固定训练外加强对他们的特长训练,让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特长来达到一个更高的战斗力。
兵有了,还得有将。所以王阳明同样注重将的选拔。他针对武举人不擅长谋略而部分将领只会纸上谈兵的特点。让二者共处交流,使他们相互促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文武兼备,有勇有谋。然后再从中选出优秀者作为将领。
带兵因材施教,选将领也是同样的方法,每一个将领都各有自己擅长的战斗,比如有的擅长防守,有的擅长进攻,又或者是马战和步战。都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使将领的才能能够得到一个更大程度的发挥。并且启用部分戴罪将领,让他们戴罪立功。 在对将领和士兵进行选拔和整合之后,再加强军纪建设,做到赏罚分明,使士兵能够有更强的战斗意志,同时也能拉进他与战斗人员的关系,使军队整体凝聚力更强。 在士兵,将领,军纪的多重作用下,王阳明的军队往往有极强的战斗力,所以能够做到屡战屡胜,最终收获赫赫战功。

以上是军队建设,而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战争的重要部分,这个仗该怎么打,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首先看能否不战而屈人之兵,因为在他的思想里,每个人都是具有良知的独立个体。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对于部分因为迫于生计而上山的民众,王阳明会尽量先进行招抚,劝他们投降,让他们能够迷途知返,让他们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中。而对那些死不悔改或者,长久以来不断杀戮地方的人。王阳明则会用雷霆手段将他们剿灭。在这种刚柔并济的方法下,王阳明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可谓是深得民众支持。
王阳明同时也喜欢运用攻心战术,如在对付宁王时就进行了大量的攻心战术,使宁王内部决策者互相不信任,而达到阻碍甚至干扰对方正常决策的目的。最终在宁王内部纠结时,集结了部队,并最终击溃了宁王的叛军。 同时喜用快兵,同时也是王阳明作战的一个显著特点。因为他认为过于长时间的战争对民力和国力都会造成巨大的消耗。所以他经常利用谋略让敌方放松警惕,然后突然发动袭击,直接攻击对方的核心,如在平定赣南时,就曾一边佯装后退一边发动袭击,一举拿下赣南匪军的几个重要要塞。然后再通过其他手段来对剩余据点进行收复
但战争的胜利并非阳明的最终目的,王阳明想要的不仅是平定内乱,更是防止内乱的再次发生。所以王阳明十分重视对战后的地方建设,以此来提升地方稳定,减少内乱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使民众能够真正安稳幸福的生活下去。让国家可以稳定和谐的发展,这才是王阳明的最终目的。 他采用十家牌法,可以防止有匪军的奸细混入普通民众里,同时也可以减少,普通民众参加土匪,为祸一方发可能性。同时也可以起到为军队运输粮食的作用。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民兵战斗力,可以说是一种兵民结合的制度。该政策在战前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而在战时则可以起到帮助战斗胜利的作用。

兴办教育,王阳明的一生哪怕是在战时,也不忘讲学,作为著名教育学家,他一直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在战争结束后,他往往会兴办学校,通过具有教育启蒙作用的的社学来改善地方状况。他认为可以通过学校来起到一些移风易俗的作用,来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并且通过读书来获得更多可能性,以此来减少民众内乱的可能性。
同时王阳明还在那些难以管理的交界地带,或者具有显要地势的地方设立新的郡县,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王阳明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使自己的军队战斗力获得提升的同时,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并且促进了地方的稳定,这对当时出现许多问题的大明王朝无异于一剂强心针,使大明王朝得以转危为安并且能够继续发展。 王阳明的军事思想在后世也获得一定的推崇,如清末的曾国藩就曾大量运用王阳明的治军方法,可以说他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却也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军事将领,是儒将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总结:在王阳明的军事生活中,我们都能看到他哲学思想的影子是“知行合一”是“致良知”他时常利用道德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工作,他同样也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并且将之加以强化。这与他的致良知观点显然是吻合的,因为他相信人人都是要良知的。
文章来自多篇论文总结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