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姿】张仪

修改于2020/06/19124 浏览综合
张仪(?-公元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被苏秦称为“天下贤士”。 张仪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李斯: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