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趣闻】负债2.5亿的他,颠覆了中国玩家的消费习惯
2022/01/11175 浏览综合
提到氪金,你会想到什么?
是定期收割月球人钱包,直接推动B站上市的《命运冠位指定》?
还是用薪创造快乐的腾讯?
亦或是网易?米哈游?
那呦游要告诉你,在下面这位大能面前,所有的逼氪手段都要绕着走。
他和我们之前介绍的游戏厂商创始人都不同,他在从事游戏行业之前便已经是商界的风云人物。
这就是巨人网络的创始人——史玉柱。

图1:巨人网络创始人史玉柱
巨人汉卡到脑黄金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外语和计算机两大专业都是最前沿最吃香的,而史玉柱刚好就是这两个专业的人才。
1988年,从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史玉柱回到家乡合肥工作,但没几天,他就辞去了“铁饭碗”职务,开始编写汉字文字处理软件。
半年后,M-6401在史玉柱家中问世。这是一款可以让电脑也打出汉字的软件,而且比当时的四通打字机效果更好,字形更漂亮。
要知道,四通打字机在当时的造价差不多是两万块左右,而在有了汉卡之后,只需要购买软件安装在计算机上就可以节省这部分支出。

图2:早年史玉柱
凭借着汉卡,史玉柱在五个月内就赚到了一百万,紧接着他又将这一百万继续投入到对产品的广告和宣传上,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做出了汉卡的更新升级版本。
但赚了大钱的史玉柱认为,汉卡再怎么功能强大也只是个软件,随着计算机的不断进步,终有被淘汰的那一天。
实际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能用到汉卡的地方已经变得少之又少。
预见到这一点的他很快把放在汉卡上的精力放下,转移到了另一个现在看来无比吃香,但那时却基本无人问津的行业:保健品。

图3:脑黄金广告词直击消费者痛点
时值1994年,与现在不同,那时候的保健品刚刚兴起。
史玉柱发现中国人比起为自己花钱,似乎更愿意“为别人花钱”。
于是史玉柱将自己的产品“脑黄金”定位为礼品,这款产品主要是褪黑素,也就是后来的“脑白金”。
魔性广告千篇一律,能抓住市场的玉柱万里挑一。
从创业到转型,史玉柱的成就已经积累到了一个他人难以企及的程度,成了“商界奇才”的代表。
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八位。
但即便是这样的玉柱,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危机从他顺风顺水地向上攀登时就已悄然接近。
巨人大厦的破产
与保健品热同时兴起的还有房地产热,史玉柱带领的巨人集团当然不会错失良机,毅然决然向房地产发起了进攻,宣布要建造一栋巨人大厦。
为了扶持巨人集团发展,珠海政府以125元一平米的价格批给了巨人4万平米的地皮,用来建造史玉柱心中的巨人大厦。
也许是因为年少轻狂,也许是因为外界吹捧,也许是被过早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史玉柱脑子里的巨人科技大厦盖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不切实际。
巨人科技大厦的设计一变再变,甚至逐渐被寄予“中国第一高楼”的厚望,从史玉柱最开始预想的18层,逐渐增高到了70层。

图4:巨人大厦已经成了中国“最牛烂尾楼”
不过,高的不单单只有楼层,还有建造的成本。
据保守估计,要想完成70层的巨人大厦,至少要12亿元。
那时的史玉柱尽管已经非常有钱,但也只有一亿元左右。
按照史玉柱的设想,这剩下的窟窿,三分之一用楼花填,三分之一用贷款填,三分之一用自有资金补。
实际上,巨人大厦并没有申请过银行贷款。
1994月2日,巨人大厦破土开工,但楼还没建起多高,资金链就供应不上了。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将保健品得来的绝大部分资金都移了过来,但抽血过多,很快就造成了巨人集团更全面的崩盘。
1997年,巨人大厦未能按时完工,史玉柱本人负债2.5亿。
设计时高度有70层的巨人大厦远远超过了史玉柱的承受能力,最终只能宣告破产,负债2.5个亿。
“商界奇才”史玉柱,这次终于赌输了。
低估玩《传奇》,结果被封号
在破产期间,史玉柱为了躲避追债,闭门谢客。
只能每天打游戏,其中他最喜欢的一款便是《传奇》。
史玉柱是个真正的玩家,同时也是个追求在游戏里不断变强的“强度党”。
他在《传奇》里花的钱一直都以万元为单位,主要都花在了人物装备上。
不过,史玉柱是程序员出身,《传奇》这款游戏他一玩,就能想到后面的代码是怎么写的,也因此直接发现了这款游戏的一个重要bug——人物从一个地图到另一个地图有0.5秒左右的延时。

图5:《传奇》手游版
而作为一位“功利心较重”的玩家,看到这样的bug当然不能错过。
于是,他开了两台电脑,一台登陆自己的账号,另一台利用这半秒的延迟登陆自己的角色,半秒过后,让自己的角色同时在两个地方出现。
之后,史玉柱将自己的装备和物品一律都转给其中一个角色,这样就让自己的物品变成了两倍。
之后,他只要重复这个操作,就能让两倍变四倍,四倍变八倍……然后就被封号了。
史玉柱一看账号被封禁,直接打电话找到CEO陈天桥。
陈天桥了解情况之后,立刻找来技术人员解封,但解封之后史玉柱依旧不死心,又利用bug再次被封……

图6:陈天桥(左)与史玉柱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游戏,史玉柱最终得以把这口气喘了回来。
1998年,史玉柱借了50万元,开始运作脑白金。
一提到“脑白金”,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那段魔性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十几年来,这段广告词始终是十大最烂广告词之一,但烂归烂俗归俗,这东西就是有销量。
史玉柱并不是没尝试过拍高端文艺的广告片,但实际效果还是这个“魔性烂俗”的好。
在脑白金的带动下,巨人又一次站了起来。
但不满被封号的史玉柱,这一次要自己做游戏了。
以全国为目标的《征途》
1999年脑白金彻底打开了全国保健品市场,成了随处可见的互赠礼品。
2000年秋天,史玉柱还清了全部的债务,给了自己和社会一个交代。
这时候的脑白金已经创造了13亿元的销售奇迹,甚至比全盛时期的巨人集团还要强大。
呦游本来想连同史玉柱后搞的黄金搭档一起讲,但那样就彻底变成财经节目了——还是说回游戏吧。

图7:脑白金和黄金搭档
2006年,史玉柱开办的征途网络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游戏,也是最著名的游戏:《征途》正式开测。
这是一款线上RPG,而那时国内的所有同类型的游戏都是点卡制收费,包括史玉柱最爱的《传奇》。
不知是看准了市场需求,还是身为玩家的敏锐嗅觉,《征途》封测时,史玉柱直接向所有玩家宣布,游戏将由点卡制收费变成完全免费,甚至扬言:“《征途》不好玩,我们赔钱”。
《征途》从各个角度看都和《传奇》非常相似,甚至就连制作团队也是从《传奇》的开发商盛大那边挖过来的。

图8
当时的国内游戏市场受《魔兽世界》影响很深,都想把网游搞得宏大高端复杂,而《征途》则完全是个例外,即便过了这么多年,画面和玩法依旧富有年代气息。
史玉柱是不爱玩那些高精尖技术的游戏吗?他看不起《魔兽世界》吗?征途网络做不出来吗?未必。
但史玉柱认为,中国这时最大的游戏市场并不在繁华的一线城市,甚至不在二三线城市,而在于那些看起来没什么油水可赚的村镇。
于是他把《征途》的门槛放的很低很低,取消点卡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
凭借着脑白金时期建立的销售渠道,征途网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1800多个网游推销点,将《征途》这款游戏推向全国几乎所有的网吧。
颠覆市场,史上最氪金的网游
为了推销《征途》,巨人网络每月的花费何止百万,但《征途》就是有能力将这些钱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征途》正式运营之后,月收入很快破亿,仅2007年上半年,《征途》的净盈利就超过了5亿元。
现在看来,《征途》的成功某种意义上是抓住了人性的黑暗面。
在《征途》中,一个服务器有十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国王。

图9
国王不仅仅只是一个头衔,还有类似GM一样的权限,以及对资源的掌握能力。
游戏中的绝大部分商铺都是可以被玩家的帮派控制的,而被控制的商铺会定期缴纳“保护费”,这一部分收入就可以用来提升玩家的体验,继而强大这个国家的“国力”。
为了保持国力强盛,不断地提升角色强度就成了关键。
而《征途》相对于同类网游,还增加了其他的方式吸引玩家氪金——开箱子。
开箱子其实就是抽奖,而每天开箱子最多的玩家都会获得额外奖励,玩家如果不想错过这些奖励,就要日复一日不停地氪金,不然强度就会落后,就要感受从天到地的痛苦落差。

图10:铺天盖地的氪金点
而对国王来说,这样的担子还会更重——一旦国王被其他玩家击杀,系统将会在全服最醒目的地方提示:XXX国王被无名之辈击杀。
随之而来的便是来自玩家的口诛笔伐,带给国王的压力可想而知。
久而久之,《征途》对其玩家就形成了一种PUA,让人难以自拔的同时,也让那些游戏里“风光”的高端玩家倾家荡产。
作为一个创业者,史玉柱将他生平所学所想,全都融入了这个游戏。
对人性,尤其是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的揣摩,让他一步步走到了这个位置,这也是为什么呦游要从史玉柱创业之初开始讲起。

图11:巨人网络
《征途》卑鄙吗?也许是的,它真正的改变了中国玩家的消费习惯,开创了“游戏免费道具收费”的先河,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不过这个行业向来都只会记住也只会崇拜成功者,高尚的失败者很多,没人记得。
代价当然是有的,下限会一点点突破,史玉柱即便不作为直接推动者,也已经成了始作俑者,必然要付沉重的代价。
而在游戏产业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同时,这一生态链内的所有人,无论厂商还是玩家,大家都很难幸免。
下期【呦趣闻】,呦游就带领大家看一看巨人“征途”的末路,见识一下史玉柱付出的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