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萨斯的孩子们

2020/06/19405 浏览闲聊杂谈
最初自己看剧情的时候,觉得这群乌萨斯的孩子们很艰难、很不幸。没有细思极恐、没有毛骨悚然。
我把这些文字里流露出的她们的情感,全部理解为她们对曾经自己做出的决定感到的迷茫。
她们是经历了灾难、见过了看一眼就觉得惨绝人寰的景色的孩子们。社会失去了秩序、法律显得苍白无力,想要活下去的心情越过了平日里道德的约束,人本能地做出不堪的、唯一的选择。
残杀同伴的豺狼的世界里,没有心底都认同的某个约定。它们的世界没有童话,但我们有;我们区别于它们,我们身为高等动物,我们指责它们的奸诈多端、凶狠残暴,也痛恨生而为人、心底却肮脏得让人不敢直视的那群恶徒。
可当我们远离文明时,法则便一触即破。没有了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人性在天灾肆虐、暴力弥漫的泰拉世界里显现出原本的模样。人之初,性本恶——怠惰、僭妄、执拗、傲慢、妒忌、贪婪、自相矛盾。她们要活下去,她们别无选择。
于是她们用高等的思想做出低贱的行为,在高等的思想里饱受煎熬。同切尔诺伯格的法则一起支离破碎的,还有把人类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划分开的那一堵隐形的墙。现在,旧的规则不再保证生命可以继续流动,新的规则无论多么不被允许也成为了不幸者唯一的指引。夜空里没有笙歌、没有圆月,只有暗淡的星星告诉你藏在血腥里的真理。
古米的习惯、真理的选择、凛冬的无助、早露的忏悔、烈夏的醉意诉说的过往,同食人的观点一起出现。对我来说,我相信她们并没有这么做。暴力、鲜血、惨叫,即使是一个成年人浸泡在这样的日子里,也难免会深感恐惧与迷茫,更别说,她们还是仍对未来抱着美好期望的孩子们。所有的诡异习惯,也许都是罪恶的往事纠缠;所有的绵绵噩梦,也许都是懊恼的情感作祟。
她们非吃人不可吗?长征漫漫道路走了两年,战士们也并不是说沦落到了如此境地吧?也许她们没有那样的意志、没有那样的信念、没有无论如何也无法打消的理由,但她们想活下去的念头不比任何人差,也许她们无暇爱同伴、爱民族、爱国家,但她们深爱她们自己。她们也许真能做到一边敷衍着肚子恶毒的话语,一边在落日里寻求光呢?
就算做过了,她们不高尚、也不肮脏,她们不勇敢、也不懦弱。她们没有团结一心,她们拉帮结派,她们封闭了除斗争以外的所有交流途径,她们甚至会伴随恶臭与心中万般抗拒和害怕麻木地吃下逝去的“同伴”——被她们杀死的“同伴”。但她们也没有愚昧到在末世里追求体面与高雅,也没有变态到请厨师去烹饪罪恶、将黑暗当美味吃掉。请不要任由脑子发热、臆想出黑暗的走向与最无法理解的结果。
古米的悲伤、真理的犹豫、凛冬的抗拒、早露想死的念头、烈夏酩酊的片段,这个故事是黑暗的,光施舍尽了,只有晦暗留给孩子们。
但她们即使还无法忘记过往、还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她们也要向着明天走下去。
古米的习惯是真理和凛冬,信赖是不多的光还停在灾难间,她开心就会笑,她会治愈自己心中的创伤。
真理还要看很多的书,认识很多的新朋友,谈论很多以往没谈过的话题,接受自己曾经的决定,理解自己曾经的踌躇。
凛冬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领导,所有的凶都是表面上的,她会变成可以安慰同伴、保护同伴的人,她会找到月亮,不、找到太阳,她不会再迷茫、不会只有星星。
早露会接受过去,会接受现在,会接受未来,会找到一个看书的时间,会找到一个陪伴同伴的机会,会找到一个归宿。
烈夏在变得更强,烈夏是个阳光的孩子,起码她不让我们看见她过去的阴霾,烈夏以后也会是个阳光的孩子,以后也会是个独立的大人、坚强的大人。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