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剧情的信息量好像太多了些。。。。把人看懵了,捋一捋关于年一家子、岁的问题。
2022/01/26672 浏览剧情讨论
这次剧情的信息量好像太多了些。。。。把人看懵了,(给自己)捋一捋关于年一家子、岁的问题。
不喜还望勿喷,个人思考,欢迎指错。
基本纯为结合一些文案后的猜测,不一定对。

令姐我老婆!!!(bushi,xs 甚至没抽到)
——————————
说起来年一家子,现在理一下人物的话,应该是有:
岁(本体)
大哥?(猜测与武/剑法有关)
二哥?(棋)
三姐颉(猜测和字有关)
?姐令(诗词)
年(铸造)
夕(书画)
某个弟弟(厨艺)
——————————
关于睡和梦的问题
岁
上古神灵,巨兽,现在是“沉睡”状态,祂的意识在混混沌沌中分化了许多份(就好比做了许多个梦)。
这些梦通过追寻自我,最终有12个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不止12个,但意识到了“我是谁”的只有12个),以此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用老二?文案里的评价
自不量力的
年
意识到天地变化,岁即将苏醒,作为岁梦的产物之一,开始害怕自身的灭亡(不是怕死,而是纠结自身的“存在”,而是“现在的我是我,可如果岁睡醒了,我消亡了,我还是我吗?我存在过的痕迹是不是都会消失。”
就好比玄幻小说里本体和有独立意识的分身的关系,或者是部分失忆后的人害怕以前的记忆回想起来后“自己不再是自己”。
原本年准备多在世界上留下些自己的痕迹,那么哪怕岁醒了,她年也“存在过在这个世界上”,现在,因为不甘心、不服气等想法出现了变化,决定召集兄弟姐妹“向自己举起反旗”
胆小怯懦的
夕
同样对自己的存在问题担惊受怕,甚至十分严重(令、二哥?说她胆小怯懦),躲到了自己的画里一躲就是五百年,不敢入睡,一直作画麻痹自己(画被令称为心如死灰)
作画可能是夕想到的自救方法/心灵寄托或者是自我欺骗自我麻痹,
夕甚至尝试把画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混淆(如果真能颠倒,那么这无疑也是种方法,画变成现实,变成一方世界的话,那么她就大可以不必理会“现实”),画中人剧情中她让乌有等人过上了一段另外的人生,她对嵯峨说“你我皆是画中人,何为真,何为假”。
然而结果很明显她失败了,克洛斯等人在另一份人生中依旧可以察觉违和感和清楚现实的情况(这一段应该有夕对“梦”的思考,乌有和克洛斯很鲜明的对比就是乌有没有察觉违和而克洛斯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梦”),画世界的黎知道“我终究不是我”,这次活动令姐的评价:“你终于开始认识到画都是假的了?”
说了夕一直作画,再说她为什么五百年不敢入睡(怀疑年同样差不多),牵扯到她们的诞生是岁沉睡后的一场梦,她们12个觉醒独立意识外其他混沌念头的回归,以及从五百年这个时间点猜测和颉的消失有关,夕可能是怕如果自己一旦睡着,那么自己就会消失/回归(所以,她对于令“你睡着了,你能睡着”的态度和行为很是惊讶。)
还有个额外的点,关于夕为什么怕量子二踢脚,就活动的岁相的能力是有雷,以及巨响,夕怕鞭炮其实应该是怕岁,怕屋及乌
置身事外的
令
阔达、逍遥自乐看的开的人设形象,二哥?、年对她在岁苏醒这件事上的态度评价为“置身事外”
和年、夕不一样,并不担心岁的苏醒(以前完全不关心,现在可能会觉得有遗憾),这和她另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她的处事方式和能力有关。
据左乐所说:“罪兽与余兽皆不和,唯和有令两人吟诗作对”按年所说:“令姐和大哥二哥相处最多”,令能和二哥?一直相处那么长一段时间而且欢欢乐乐,肯定两人是有共同点、相性好的(没人会真心实意的和不喜欢的人相谈胜欢吧),到了后来也就是现在,要么是有一方发生了改变,要么是两方都有改变,我个人偏向后者。
先说以前,令对于岁的苏醒,态度是,“我是我,祂是祂”不存在什么“存在性”问题,顶多祂苏醒,我死亡而已,那么也只是“我的死亡”,把12个化身和岁本体划分为不同个体,所以她一直是“置身事外”,她并不在乎岁的苏醒。
不存在“存在性”问题,而至于“岁苏醒我死亡”,用二哥?在文案里的一句话“只是活的久了而已,再久,就无聊了”,令和他相性好的话,对这方面的看法可能也差不多,而且令在梦里梦见别人,别人梦见她的能力,会让她实际“存活的时间”更长,夕说:“恐怕连岁月都无法阻止她。她的梦一跃千年,谁也不知道她在梦里做了什么——她又在梦里成为了谁。”
说回现在,令的态度和想法可能发生了些细微的改变(不多,但是变了)。
年在剧情最后问令对她的计划的看法,令说:“无所谓”(无所谓,就是做也可以,不做也可以,比起以前置身事外的态度,是不太一样的。)
和令的交谈:“我也不担心年所担心的。毕竟我只是我,死了也只是死了,只可惜了这杯中物和这天地,我终究是喜欢的。”(对这天地是有留念的)
令对梦的看法和生死观是有转变的,起因应该和塞北戍守以及二哥?那盘棋/颉的消逝有关。
塞北戍守、玉门关之行,可以复制一段令的原话感受一下:“但小桥流水,逝者如斯,总让我怅然若失。一次偶然,大哥教我用剑,我便说了心中的向往,大哥便是在那时,劝我去玉门。……玉门,我时常梦回那座城市,众山远,春风不至,它横在大漠前,像个孤独的巨人……大炎的精兵埋伏在远处的草甸下,而城楼夜挑灯,鼓噪喧天,整座城池都成了饵。那夜具体死伤了多少人,似那般惨烈的战斗还有多少场,我已然记不清了。大漠起长烟,孤城听征鼓。将士们,他们粗糙的脸,他们各异的乡音,他们在死战前夜,笛声起时望乡的眼神,都已被吞噬。谁言将军有死志,故垒新柳年年生……彼时我离开江南,已在大炎游历百年,自觉世情看透,风流人物均是过眼,可这世间依然有我未曾见识的景,未曾体会的情。你能懂吗?那一日我站在玉门的城楼上,方知天地偌大。”
而几百年前二哥?的棋盘造成的事,颉的消逝应该是让他们11个每个都发生了想法上的变化,令和二哥?的关系也应该恶劣了不少,再加上颉的事对二哥?来说恐怕影响更大,他恐怕变化更严重。
令和二哥?的关系和改变。。。感觉这两人多半还都带点傲娇,
两方的关系应该是对立恶化了。
①二哥?说:“你无情,你甚至丢掉了我送你的盏”
②令的能力,我醒还是我,蝶醒还是蝶,而二哥?把能力往“夺舍”去开发了,令认为这种行为下作
③二哥?送了令一份不美好的小礼物
④令反手把他的盏和棋子丢天灾粉碎了
但曾经相处时,把酒言欢吟诗作对,两人关系应该是真的很好。
虽然算是对立交恶了,但令还是向老太傅询问了他的情况;年认为二哥?和岁都是“已经疯了”,令认为岁“快要疯了”,而从表现上令应该认为二哥?是变了;二哥?的原话:“从江南到塞北,再回到这高山云顶,你变了很多,我很担心,所以我来提醒你。人心,并没有道德家们吹股的那么纯粹。”(虽然他提醒的方式让令恼火愤怒了,但他自觉目的达到了,还让令:“记住这种感觉,大势将起”,然后话还没说完就被扬了)
自以为是的
二哥?
根据文案,他应该也是要选择反抗岁的,但他的做法和年的“消灭岁”不同,他打算“取而代之”。
他将自己化为181件,以天下为棋盘,除了想要“取代”岁,可能还对大炎外的天地有所图谋。
令对他说:“你会先岁一步失去理智的”,取代岁的几乎,应该是和181份棋子(里蕴含都理智),以及岁相(岁的部分意识?)有关,可能是比谁先消磨。
这个二哥?我个人感觉他现在应该处于很矛盾但是已经开始了棋局不会后退的感觉。
他最开始是臭棋篓子,后来已经战无不胜了,他赢的那次他离开了京城,然后发生了大事,颉消逝了。
他在和众人下棋时,他说他不喜欢下棋,觉得无聊,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直接赢,众人都放弃了,但他没有选择赢。
有没有可能,他最开始下棋,只是因为和令相处时,文人四艺他都比不上令,只有棋可以赢呢?
令出现解救众人时也是笑问他是不是寂寞了,再联想到他和其他兄弟姐妹都不合,令在他心里应该是真的很特殊。
——————————
一些其他的
为什么猜测三姐颉是对应“字”,因为仓颉造字,以及剧情里她们看信,草书,联系到了颉
为什么猜测大哥是武/剑,令有说过偶遇大哥,大哥教了她用剑,以及有的牵强的两点个人联想:①令让二哥?有本事找大哥耍横,二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二哥?和令这么偏向“文”方面塑造,道不同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武”
②槐琥的父亲是个武痴,剧情里梁知府直到他的线索,梁知府找老鲤帮忙在老太傅看来是闲棋,但二哥?却能抓住机会占了优势,以及一直提及的塞北戍守和玉门,怀疑会和大哥有关。
当年因为二哥?的原因,颉消逝,然后这次二哥?专门模仿颉的字体写了信,二哥?的目的之一会不会是复活她呢?
如果不复活,加上二哥?和岁比拼消磨如果失败,那么12个角色yj就可以少出2个角色了(没准能出到哪时,年她们能打败岁,我们如果打boss打岁,可能就是二哥?消磨削弱的结果呢)
令说夕的画是假的,夕说梦都是假的,好姐妹.jpg
令疑似和过去的“我”认识,评价现在的我不是清醒的“我”,当然我当我自己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