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
2022/04/1751 浏览植物
「喜爱或谴责,皆由他人说」
学校里的紫藤前几日开了,远望如一片紫色云霞,近了便馨香扑鼻,让人微陶。
记得之前学过的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当时看着文章里的字字句句,就好想亲眼见见那样的场景。如今也算是圆梦了吧哈哈。
记起来便去搜了又看过一遍,看到接近文末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想起自己来,这几天总觉得有些不顺,有些突如其来的病痛,看到这句倒觉得有些释然了。
“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好的坏的时间长河总奔流不息,历史车轮也总是滚滚向前,何必深陷于这一时不快,不如且品诗赏花,修身养性,如这紫藤般,即便风吹雨打日晒,仍“一蓑烟雨任平生”。


〖主要价值〗
药用
紫藤花可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止泻等功效。
紫藤皮则有杀虫、止痛、祛风通络等作用。
《本草拾遗》载:“紫藤,子作角,其中仁熬令香,著酒中令不败,酒败者用之亦正。四月生紫花可爱,人亦种之,江东呼为招豆藤,皮著树,从心重重有皮。”
食用
明代周王朱橘所著《救荒本草》,把紫藤花称为“藤花菜”,是灾害时期的救命菜。
在中国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还常采紫藤花蒸食。(虽然本山东人一次也没吃过)
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都是加入紫藤花做成的。
紫藤还可以做绿化观赏植物。
〖植物文化〗
紫藤花冠似蝶,花开时候若万千紫蝶飞舞,加之虬枝盘干,叶子碧绿,在紫藤架下乘凉,品茗读书,臻于妙境。
《花经》说:“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仲春开花,披垂摇曳,宛如璎珞坐卧其下,浑可忘世。”
《北墅抱瓮录》曰:“紫藤二月花发成穗,色紫而艳,披垂摇曳,一望煜然。”
中国栽植紫藤有悠久的历史。
民国前,北京的许多官宅私园,都栽植紫藤美化庭院,许多同子的紫藤名闻遐迩。
如清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书法家于敏中的“雨梧书屋”前,紫藤满架,一派芬芳;清东阁大学士梁诗正“清勤堂”前,紫藤茂盛可人,占断物华;清代诗人、藏书家朱彝尊“古藤书屋”,藤萝成荫,令人流连;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周起渭的院中,紫藤铁干苍坚、披鳞斑驳。
屈指算来,北京的许多紫藤都有数百年以上的历史了。
上海有个叫紫藤的地方,就是以一棵明朝时栽植的紫藤命名的,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这里休息过。
苏州拙政园内,也有一棵六百多年的紫藤。
据史书记载,紫藤原产于西域,干有一抱多粗,花大香郁,胡人视为圣物,千方百计控制其流入中土。汉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自此在中华延续千年。
春有紫藤,夏有凌霄,两者都有宏大的气势,深得国人喜爱。
📜唐代李白《紫藤树》曰——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把紫藤同香风美人摆在一起,刻画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
📜晚唐名相李德裕喜爱紫藤,在《忆新藤》诗中说——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
水似晨霞照,林疑缣风来。
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
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把紫藤喻为朝霞和彩凤,清香凝结在小岛上久久不散。
也有人认为紫藤攀附树木,像蟒蛇缠绕食物一样使树木枯死。这种攀附性,不管是因弱而就势,还是因生而曲意,都应谴责。
📜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名的是唐代白居易,他在《紫藤》一诗中说——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
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
下如蛇盘曲,上若绳萦纡。
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
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稠缪蛊其夫。
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诫,铭之于座隅。”
紫藤的攀缘性正是它的特性,是无可非议的。而先人大哲或喜或悲,或比或喻,以物寄情,以诗言志,把他们的作品和情操留在史册上,这是他们的伟大,也是中华文字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