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镜推图攻略 -1
修改于2020/07/01665 浏览攻略
花了几天时间把所有R全部升到了15,终于拿到第一个水镜啦~然后本人迅速做了新的设计稿,请各位大佬掌眼~
首先在努力升级打怪(?)的过程中,本人对魔物、神兽的移动速度进行了简单的测算。在测试过程中,本人发现同样的推落图中,魔物落下后前进方向可能不同,推测魔兽、神兽出发点并不固定可能有极小幅随机波动,而大致估算结果如下:
魔物: 0.75格/s
神兽: 4.5格/s (6倍速度)
击退硬直: 2.0s
而拿到水镜后, 本人也对水镜使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测试, 发现水镜实际有效高度为 4,而人物高度为 2,因此实际上哥哥和妹妹是可以同时利用同一面水镜进行同路径退落,击退高度差为2-3

由于地图全图尺度为 32x32, 理论上一面水镜情况下极限击退距离为58(全长64,这里除了去除了人物起始格和水镜转折2格外,另根据建筑需要预留了4格放置边缘建筑)
我们希望魔物在多倍区内移动距离最大化,才能使伤害最大,因此有:
s1 =(s妹妹/4.5+10)*0.75
s2 =(s哥哥 /4.5+30-2)*0.75 - s1
s3 =(s哥哥 /4.5+55-2*2)*0.75 - s1 - s2
可以发现,
魔物多倍伤害总距离取决于黑马(哥哥)
妹妹的距离只影响s1段和s2段的长度差
s3段距离始终固定不变
而哥哥和妹妹如果都使用了水镜折射,那么由于高度差存在,两者不可能位于同一位置击落,落点转折路径差至少为4:

显然,哥哥应该位于更远的击落位,且落点路径的转折由妹妹完成,才能最大化建筑输出。
为了能够连续击落,我们需要白马击落后魔物能在时间内回到出发点;在一面水镜情况下,这个距离计算是17.25,因此我们需要将回环路径控制在16-18之间; 初步设计大概是这个样子(或者可以5x5回环):

建立实际的路径骨架,调整妹妹的位置进行测试,最终完成图为:

此时,理论提升极限伤害应为:
R: 20*(8*1 + 4*2 + 4*3) = 640
转角: 100*2*3 + 20*2 = 640(两个四倍区设置三重塔,另一个换普通R)
神门: (100*5 + 50*3)*3 + 50*1*1 = 2000
合计: 3280
和之前攻略的无水镜版本相比,同样是7个极限SSR情况下,极限伤害提升了300,一面水镜的效果相当于增加了 一个大鸟居 或 两个鸟居
另,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三重塔更高效的转角设计:

如图,一般转角多为4R + 2三重塔 + 2格神门;而通过大神门下方进入神门范围,相当于用一个大神门替换了一个三重塔+3个R,在四倍路径上仅降低了30的极限伤害。而在初期资源较少的情况下,R因为一般不予突破,大神门转角法能够提供更高的实际伤害。
以下是实景图:
人物站位

第一层实景

第二层实景 (实际上大神门位于四倍区伤害更高)

改搭大神门(初版轻松拉到300后正好拿到了第二个)
一层:

改搭二层

绿色瓦片地块是为了阻挡魔物击落后继续往前飞行,这个一定要有。
另,感觉很快就能到325了,不过感觉不满四面水镜的话,就是延长距离,增加多倍路径长度吧~
==== 以下是补充内容 ====
换个角度,可能看的更清楚一些~
先铺路

然后就一路往上,击落区为了建立高度差,要下行2格

楼梯底下的石块是不必要的,但我觉得有石块好看,如果高度不够可以拆掉
另,如果某个转角要搭大神门,那个转角也要用上行道路块,之上的路径整体抬高一格
==== 以下是补充内容2 ====
由于没有三重塔,把两个大神门都放到转角,顺利突破了325,拿到了第二个水镜~
双转角神门

如正文内容,受限于黑马16-18距离,第二个水镜其实可以算延长了击落移动距离,因此暂不修改路径,考虑直接回拉起点,增加四倍区长度;
此外,感谢非酋大佬提醒,其实我原本设计过同高度击落,但一面水镜时总长较短,没找到较好落点;这次拿到二水镜后,已可以实现同位击落、同位落点
设计图

这一布局舍弃了后续2倍路径,使全路径成为4倍伤害,且能够增加一格的门区,布局更为简单实用
实景图(仍需要绿瓦卡位,令魔物落点落在能收到首格伤害且落于1、2格之间的位置,否则黑马无法实现击落)

此时水镜/人物站位


需要注意的是,妹妹发出白兔前不能激活水神镜,可自由设计水路在10s后激发;每次击退时需要重置一下水路,稍稍有点麻烦
如果有更好的设计,就开新帖再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