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日志 | 05殷郡主题曲《逝者》创作感想

修改于2020/07/033940 浏览综合
大家好,我是负责EVE手游音乐工作的陈达飞,也是这首《逝者》的作曲。
作为殷郡的主题曲,这首音乐从19年11月发起需求,经历了小半年的构思与打磨,终于在今年3月份完成了全部录制与后期制作。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聊一下开发过程中的故事与感想。
我对“殷郡”的印象,最早来自18年参与制作的视频宣传片。那首宣传片的配乐也是我为EVE手游创作的第一首音乐。尽快EVE端游已有十多年历史,但融合中国元素的尝试可能还是第一次,因此积累下来的大量音乐资源似乎都无用武之地了。
TapTap
科幻题材融入中国元素是时下比较流行的话题,在这样的新风格、新概念下音乐应该如何创新?
最初的两个月,我一直是从音乐制作角度去思考“如何体现科幻与中国风的融合”,例如通过配器上组合不同色彩的民乐与合成音色,来凸显地域元素与时代感;或在作曲角度尝试抛弃传统乐音与旋律概念,参考实验派电子音乐制造出的新奇听感。 然而这些角度的尝试与参考音乐却使我愈发无法抓住项目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无从写出让自己满意的Demo。
直到有一天,我再次打开了殷郡的漫画《逝者》
TapTap
TapTap
在我思考音乐的创作手法,和如何突破音乐风格时,恰恰忽略了需求本身——这个需求希望音乐能表现出什么?
这很重要,因为音乐本身能承载的内容,只有情绪、情感。作为游戏配乐,核心也是通过音乐来承载、传递这种独特的情感。执着于音乐形式和风格的突破,本质上是寻求和创造新音乐语言的过程,但失去了情感的语言只是符号的集合。如果传统的音乐表现方式、传统的音乐语言无法传递更加现代,或更加特殊的情感,“突破”自然而然会发生。因此,音乐的“突破”是结果,而不应该是目的。
于是一切变得顺利起来。在漫画中体味情绪的同时,策划也不断使用文学、美术、哲学等各方面素材和观点给予我启发。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沟通从不直接地描述与定义音乐本体,甚至心照不宣的从头到尾没有确立任何“参考音乐”
终于,我带着种种奇异的心绪开始创作,脑海里不断演绎着“殷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无法用时间度量的未来,地点是重重星河之外的星河。那些存在于遥远时空中的生命、情感与意志,却有着和我一样,来自华夏文明的本源。尽管重重阻隔背后发生的一切无法被确认,但对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却是真实的。将这种体验通过音乐记录下来,变成了我的使命。
TapTap
(第一段主旋律演唱时搭配极少的伴奏乐器,改用人声演唱前曾希望是单簧管独奏)
音乐第一段的旋律是从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出发而构思的,来自中国传统民歌小调的印象,却被不断的“扭曲”,营造出似是而非的疏离感。我幻想着井中那映着月亮的水面,偶尔它泛起一丝涟漪,是在与月亮互动么,还是在提醒看客井中的真实?
音乐第二段的旋律大多来自于第一段使用过的素材,它们被继续变形(扭曲)发展,不断重复叠加,又尽量恪守规则,将情感起伏纳入形式,避免肆意宣泄。
TapTap
我们最终放弃了纯实验与学术方面的尝试。这首音乐尽管是主题曲,创作目的却是为了传达“殷郡”的形象,以及他的故事所蕴藏的情感。这份情感仍然是质朴的,真实的。但我也期待着这首音乐应该是不太“好听”的,因为“殷郡”的故事以及“殷郡”本身并不那么直白,不应该太容易被理解。
TapTap
(感谢策划提出了画龙点睛的建议)
如果唱出这句歌词怎么样?以及如果用古汉语发音来演唱如何?我也十分惊讶完整版的demo正巧适合加入这句歌词,仿佛创作时心里酝酿的情感与策划的期望同步体现在还算 “歌唱性”的主旋律之中,又正巧被新添的歌词给“激活”了。
TapTap
也感谢EVE手游的音频设计师杨洪旭同学,深入研究了古汉语发音的教程资料,总结出了有一定准确性、经得起考据的古汉语发音。
正值疫情期间,很难约到合适的童声歌手演唱,我们于是采用了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音色,而这种有机械感的合成音色结合科幻主题,似乎也别有味道。
为了追求交响乐同期录音的整体声场与品质感,本曲全部管弦乐由匈牙利的Budapest Scoring Symphonic Orchestra录制。合唱团则由北京国际首席爱乐乐团录制
TapTap
最后,希望这首作品可以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EVE手游,喜欢我们的原创国风科幻新势力——殷郡
51
3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