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与游戏

修改于2020/07/08180 浏览综合
游戏的特点:①及时的反馈,即:在其制定的规则下,你的每个操作都能及时得到反馈②层层奖励,即将获得下一项奖励的诱惑③过程中的刺激④成就感和及时的奖励。
厂商的目的:①尽可能地留住玩家,即:流量②千方百计地让玩家心甘情愿“打钱”(根本目的)③维持/延长游戏的生命力。
其他观点:①游戏过程也消耗精力,使人疲惫②游戏下去的根本动力是:大脑对刺激的渴望,即将或将来(见下)③电子产品本身也有麻痹大脑的作用,使人淡化/忘记游戏过程中的疲惫。④游戏让我们对得到及时奖励的观点提前也,及时行乐、娱乐至死也应运而生(部分原因)
将来:例如:我玩明日方舟的时候,自从上一个限定没抽到,就一直攒合成玉(抽卡用的),说等到限定再抽,现在对攒玉的动力绝大部分来自于对较远的将来刺激的渴望。(多嘴一句,没做到……)
而另一边,学习:①有种为他人学习的假象②其过程的枯燥③奖励的姗姗来迟。
乍看,对比之下游戏是多么的优胜,学习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游戏一下”似乎也无可厚非,是吗?如果这样想就掉入了“陷阱”,每个游戏设置的陷阱。游戏要肝:你将失去时间、精力,游戏骗氪:你将失去金钱,最终又给你什么?几行代码。如果要深究,还远不止:一次又一次的刺激,让你变得麻木并寻求更高的刺激并且失去刺激/奖励后的注意力也将大大缩短(据某文:人类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从15s缩短到现在的8s),也因此策划为了让你游戏过程更专注/或将你“疲于”游戏的“疲惫感”减小,会加快游戏节奏,和紧张感,如果长此以往,也可能会给你生活带去快节奏,如果不善加处理,还会在失去紧张感后昏昏欲睡。电子***”的称呼并非浪得虚名,据某研究,人在玩游戏时的大脑活动和xidu极为相似。
反观学习:选择学习就选择面对“滔滔不绝”“孜孜不倦”的老师,选择面对一个个复杂、生涩难懂的知识点,选择面对一堆生硬的作业(而且似乎不见成效),选择面对令人不安的考试,选择面对成绩带来的压力,再偶尔遇上几个不近人情的家长,鞭打你,呼这着口号“黄荆棍下出好人”或者太尽人情的家长,不管不顾或爱似深海,不见底。这似乎就是大多数差生的循环,此时,若有得选,纵身入虚拟世界不好吗?策划一切帮您安排好,您一进入就如同人上人,上位嘉宾,您只需在它或明或暗的指导下(“暗”是指:以奖励或诸如此类的方法)以一个新的,看似高贵的身份,一遍遍“疲惫”地苦练技术、寻求刺激、夺得桂冠或功名成就——在另一个世界。其实,我想说“不好!”此时的你或许选择逼自己一下或者再坚持一下,或许一下,就一下,就能到另一片天地,而游戏如同避难所,让你得到庇护,一次次让你功亏一篑,一次次帮你拒绝凤凰涅槃。
人们津津乐道一个词“未来可期”为什么呢?我想来是因为人生路上有无限可能,其实远比游戏精彩,只是习以为常,只是过于隐蔽没有被发现。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有无限的可能以及,不可逆,每件事对你发生的概率(P)只有等于1或0,这还不够“刺激”?
我相信会有人的,总会有人的,从循环中跳出,在无限可能中的必然,命运就是你的选择。或许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契机。
之所以不说优生,是因为优秀的人,大多都敢于面对,敢于改变,即使落后,也在变优秀的路上。比起他们,我更担心,像我一样“浑浑噩噩”“不求上进”的同龄人,你们中有些必定是未来国家的栋梁!
口号总比行动来得简单,现实远比游戏精彩和困难。或许此时的你已经热血沸腾(真希望我文笔这么好啊),再分享个“不幸”的故事:那段时间正在上网课,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与一个同学聊开了。
“……”
后来话题转到学习。
“我从网课到现在什么都没学。”
“诶,好巧我也是。”
“……”
“……”
互相激励了不下半个小时。
最后,“我们从下周一开始一定好好学习!”都这样说道。
不过呢,我“未雨绸缪”地补了一句:“虽然现在说了这么多,到时候也会克制不住的吧。”只是给自己徒增烦恼,我这样想。后来呢,不知该高兴亦或者悲伤?
“每天都是你这一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不久前有人跟我这样说道。“不要给我灌鸡汤。”也是一个人对这句话的评价,我这篇文章也不是想什么鸡汤。只是自己所见所感,以及一些道理。
感谢您的阅读,这里这是一个青春期还未结束,学理科的同学在未查阅任何资料(也是为什么,科学研究的内容含糊不清),没有任何专业储备的情况下,靠时间堆出来的文章。
另:此文献给所以还在青春路上的同学,也希望:高二初二的同学“不辞辛劳,学有所获!”&明天星期一(以原稿时间为准,我又咕咕咕了吗?(原创不易)希望得到大家鼓励QAQ。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