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1942型战巡

修改于2020/07/09162 浏览研究与脑洞
主楼中的为历史架空版本,BOSS版与正常游戏版会在稍后放出
建造背景:
1942年,DNC就现有航空母舰的使用展开了讨论。结合了太平洋战区的报告,这次会议主要确定了如下几点:
1,航空母舰在与敌方航母对抗时,应当一次性放飞尽可能多的飞机,组成单次更大的攻击波而非多次的小攻击波;在对抗劣势敌方时则可以采用断腿战术。
2,装甲飞行甲板,不管是对于机库的防护还是飞行甲板的防护,是有必要的;现有的防护航母,即不带装甲飞行甲板的航母,很难在高威胁情况下维持战斗力;但是装甲飞行甲板的长度值得讨论
3,航空母舰的防护重要性应为:核心舱>飞行甲板>机库≥水线下非要害舱室>水线上非要害舱室
4,航空母舰的整备能力和升降机数量、机库设计、起飞模式相关。开放式机库可以更快地整备,但是对于恶劣天气的适应性不佳,封闭式机库反之;弹射起飞对于甲板风与甲板长度的要求更低,但是滑跑起飞更快
5,现有的机库高度有不足,而飞机折叠度应进一步提高以提升搭载量
6,动力系统应采用交错布局以提高生存性
不仅如此,DNC发现大型航空母舰相对小型来讲,在建造周期与船台要求方面更为严格,但是其实战效能超过了同吨位的小型航母,因此认为航空母舰应当继续大型化
因此,DNC在新式航空母舰的构想中提出了如下指标:
1,至少为40,000吨级,包含甲板系留后搭载量不低于108架(如果吨位放大,则需提升相应的载机量)
2,装甲飞行甲板厚度至少为3in,覆盖约60%的飞行甲板总长,机库侧甲在需要时可以考虑去除
3,至少3台大型升降机,三台弹射器
4,最高航速32kn
5,单层机库设计中,机库高度不得低于5.2m,且为开放式;双层机库设计中,机库总高度不得低于10m(包括装甲飞行甲板的结构),且上机库必须为开放式
......
需要注意的是,载机量是按照当时的舰载机,且全部是单发机估算的,DNC审慎考虑了双发机上舰的问题,最终结论是:战斗机与(俯冲)轰炸机在未来应当一体化,且当下可以考虑双发(鱼雷)攻击机上舰。也就是说,该计划被要求能起降双发舰载攻击机,但是载机量仍然按照单发机估算。在降低的载机量有限的情况下,上双发机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设计师劳埃德·费舍尔的草案如下,该方案被选中,在改进后提交至议会
草案图:
TapTap
最终方案图示:
TapTap
红色为5in厚的飞行甲板装甲(不计背板)蓝色为3in的升降机井装甲
艉部蓝色为舵机装甲盒
绿色为2in的核心区上方水平装甲
黄色为艏艉2.5-7in的水平装甲,还有2-2.5in的水线次装(图中没有画,因为看着乱)
六个棕色区段为:航空燃油&弹药舱/动力舱×4/航空燃油&弹药舱
下图中蓝色为主装&水下次装,厚7in~3in(实际位置应为图中往上0.5格/1.5m)
绿色外段处理方法同上
前甲板的黄色与绿色线条为四座弹射器
TapTap
性能:
标排45,000吨,航速32kn
水线长280m,宽37m,吃水8.0m/满载9.5m,干舷15m/满载13.5m
双层机库,上机库高5.0m,下机库高5.5m,两层甲板的结构厚度共1.5m
艏艉各有单层5.0m高的机库,不过艉部机库有部分并未处于装甲飞行甲板的保护之下,平时用于收纳其它物资而非飞机
四台弹射器,四台大型升降机,两台舷侧两台中央,舷侧升降机只通到上机库,中央升降机通到下机库
拥有5in厚的装甲飞行甲板,无机库侧甲;上机库地板仅设置结构装甲,下机库地板设2in装甲
完善的水线装甲与艏艉次装
超过130架的载机量,单波极限起飞能力为72架,正常起飞能力为60架(全部为单发机)
防空炮配置:
113mmDP×12,单侧6座
40mm砰砰若干,后来换成双联76mm
20mm厄利孔若干,1944年全部拆除
舰载机:
战斗机:F4U&F8F-海火47-飞龙
轰炸机:S·BD-火把-飞龙
攻击机:TBF-(一种类似蚊式的双发)-(飞龙?)
(别问我那种S·BD。。。我分不清。。。)
议会于1942年批准了4条该型舰的建造计划,并正式命名:
首舰:胡德 二号舰:费舍尔 三号舰:伊文托马斯 四号舰:无敌
其中,二号舰舰长叫克莱泽尔·朗,为当年最早提出“战列巡洋舰”这一概念,和DNC与费舍尔关系密切却英年早逝的少将塞缪尔·朗之孙女(瞎编历史,切莫当真,但是朗少将确实有如上成就)
二号舰的故事。。。不知道啥时候能更。。。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