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四大都督
2022/08/01503 浏览九州阁文章集合
1、陆逊无疑是东吴的一匹黑马。

这四大都督里,我觉得陆逊是最出色的一个。其实早在夺取荆州的时候,陆逊就已经崭露头角。他察觉到了吕蒙的意图,所以果断出手帮助吕蒙顶替大都督的职务。从而一场夺取荆州的阴谋,才由此展开。陆逊的演技简直爆表,他一天到晚写信给关羽,表达了自己的卑微,以及对关羽的崇拜之情,最终让关羽放松了警惕。可以说夺取荆州的功劳上,陆逊本人要占一半之多。吕蒙去世以后,孙权本打算收回军权,自己来做这个大都督。可是孙十万的名头不是白叫的,他没有这方面才能,空有志向也没什么用处。所以他只能再挑新人。这个时候恰逢刘备前来挑衅,孙权只好将重任给了陆逊。陆逊不负众望,一路败退的基础上,借助天然地理位置的优势,一把火将刘备大军击败,从而保住了荆州,也保住了东吴。解决了刘备,曹丕这边又来了,陆逊又紧急回防,带领众将,击退了曹丕三路大军的围剿,保住了江东基业。由此可见,陆逊对东吴是有再造之恩的。打完仗以后,东吴稳定了地盘,所以孙权称帝。而陆逊则被孙权任命为丞相之职。文治武功的陆逊,对东吴来说,跟救星没什么区别。
2、吕蒙为东吴带来了安全感。

吕蒙本身是孙策手下的将领,本身并不起眼。后来孙权掌权以后,开始培植自己的力量,吕蒙跟孙权关系不错,于是就成了孙权的心腹。孙权极力栽培吕蒙,吕蒙也没有辜负孙权的期望,努力学习兵法知识,逐渐成长为东吴的顶梁柱。当时鲁肃已经死了,东吴大都督的重担,鲁肃指定让吕蒙来接替。那是因为鲁肃相信,只有吕蒙才能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情,那就是打下荆州。荆州一直以来都在刘备手里,由关羽镇守。江东和荆州共用一条长江天堑,这就给了东吴无限的压力。只要刘备占据荆州,那他随时都可以出兵进攻东吴。失去长江天堑的保护,东吴压根就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所以说吕蒙虽然出场的次数不多,却把荆州给打下来了,为东吴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功劳。所以东吴的安全感,是吕蒙带来的,从此孙权可以高枕无忧地在江东做个土皇帝了。
3、周瑜是东吴的创始人之一。

周瑜的重要性,并不体现在他多能打仗。事实上,除了一场有争议的赤壁之战,周瑜出色的战绩还真的不多。那是因为周瑜并不是关羽张飞之类的猛将,他属于军事策划者,相当于诸葛亮、庞统之类的人,可他也能够带兵打仗,这就是周瑜的特别之处。他既能够制定战略规划,又能够身先士卒带兵进攻,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儒将。周瑜和孙策关系很好,当孙策带着三千人马来江东的时候,周瑜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的人马和钱粮跟孙策合兵一处。从此两个人开始携手打天下,所以江东的天下,有不少是周瑜打下来的。久而久之,周瑜就成了江东的顶梁柱。当孙策去世以后,周瑜更是成了托孤大臣,掌握了江东所有兵权。这个时候的周瑜,完全有自立门户的机会。但是周瑜是有节操的人,他没有忘记他跟孙策之间的感情,所以他选择尽心尽力地辅佐孙权。由此可见,周瑜是东吴的创始人之一,对东吴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是四位都督里最独特的一个,用才能已经不能够简单形容他了,因为创始人,更需要的是智慧和眼光。
4、鲁肃是孙权的指路明灯。

孙权上位的时候,其实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从张昭扶他上马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孙权要想坐稳位置,必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其实遇到了很多可怕的事情。比如说曹操带兵南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吓到了孙权。曹操手里有八十三万大军,还没到荆州,荆州的刘琮就带着二十万人马投降了曹操。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孙权该何去何从?其实孙权一点方向感都没有,因为他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改变东吴每个人的未来。到底该不该跟曹操大战一场,孙权心里没有底。这个时候满朝文武都选择投降曹操,尤其是当年那个扶他上马的张昭,作为托孤大臣之一,他居然也选择投降曹操,这让孙权很伤心。这个时候鲁肃站出来指明了一点,其他人投降都是为了荣华富贵,可是你孙权投降是为了什么?你觉得你还能享受像现在这样的待遇吗?可能你的待遇还比不上张子布吧!孙权恍然大悟,为了自己的待遇,孙权也必须要跟曹操大战一场,这才奠定了东吴对抗曹操的决心。其实如果孙权选择投降的话,我觉得周瑜也会带着军队反抗曹操,这就会造成东吴内部的纷争,鲁肃的劝说成功化解了这一点,也避免了孙权成为下一个刘琮。

总结:四大都督,各有神通才能保住东吴数十年的基业。
东吴虽然存在时间比较短,可是对南方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自古以来黄河流域都是华夏民族重点发展的对象,而南方地区,是很少有人重视的。可是东吴的发源地就在南方,这就注定了孙权必须要发展南方经济。由此可见南方能有如今发达的局面,少不了东吴的发展。而支撑东吴走过数十年历史的,正是这四位大都督。孙权的作用固然重要,可具体操办事务的人,还是这四个人。周瑜的战略眼光与众不同,鲁肃的方向性比较明确,吕蒙的战术运用十分灵活,陆逊是集大成者。有这四个人为东吴保驾护航,孙权稳坐钓鱼台的局面,那是不可破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