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版来啦
2022/08/13469 浏览同人
关于凝聚计划 凝聚计划是来自超物质时代的超级工程,泛蓝星文明意识及意志力凝聚实体(即蓝星文明意志共同体)正是该计划的产物。个体意识的凝聚,对于任何一个超物质时代的文明而言,绝不是无法想象的技术,但是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过统合的个体意识集群在蓝星文明的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内驱力,最终引发了“超物质——群星——奇迹——前空想”的数次标准化技术飞跃。在凝聚计划完成后,六兆同胞以意识的形式活动于某个特殊的维度,该维度可以从任何层次,任何视角观测现实宇宙。对于现实世界的精确把握,正是技术飞跃的基础。清晰的现实带来了基础物理体系的高速进化,而更高层次的理论基础带动了技术与理论的统一,虽然现有的技术力量仍然比理论体系低一个层次,但针对眼下的状况也已经足够了。 但是总是会有意外情况发生的。在理论体系进化的同时,大撕裂的前景已无比明晰。由于撕裂体的存在,大撕裂来临的时间难以精确演算,因此蓝星文明在大撕裂来临前约2万年(大参考系时间)完成了收缩,并启动了领航员计划。方舟的航行虽然无碍于理论体系的发展,但却限制了理论带来的一些宇宙尺度的实验的进行,在某种意义上,这次的航行有助于蓝星文明完全步入空想时代。 实际上凝聚计划的真正诱因来自原子时代后期发生的时间循环灾害,这是第一次被系统的认知的本我筛选。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伽马射线暴后,时空管理局逐渐代替了原有的国家体系,并展现了极强的引领作用。在经过127次时间循环后,时空管理局完全掌握了世线技术的基本理论,并对“世线信标”展开了逆向推演。此后,对时间技术的研究一直是蓝星文明的重中之重。在时间循环灾害中,蓝星文明的文明意志不仅没有受到预料中的重创,反而因此更加稳固。时空管理局推断,某位到达彼岸的领航员在动用巨量零号元素撬动时空投放世线信标的同时,还在文明意志中植入了某种空想时代的技术造物。稳固的文明意志是凝聚计划得以实施并高度成功的关键因素。 催化凝聚计划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罗斯.汉森计数器的问世。它能在分析输入数据后,找到文明相应的过“过滤器”,于时间循环中期出现。与他一同问世的是罗斯.汉森所著《演化增长论》,它令蓝星文明构建起“本我筛选”的理论。我们发现当宇宙的参数被带入至《演化增长论》的。核心推导式时,其绘制的图像表明文明的技术力在越过某一阈值后,其“筛选因子”会呈现指数形式的暴涨。而在蓝星文明技术力正常发展时,罗斯.汉森计数器的表现值变化完全吻合理论图像。对于本我筛选的担忧,带来了对强大技术力的渴求,而在理论上能辅助技术力发展的意识统合技术满足了文明的需求,因此其在实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是极小的。凝聚计划的快速实施为技术进化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为后续的领航员计划及蓝星——方舟工程,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基础。
关于蓝星——方舟工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蓝星文明一直认为罗斯.汉森计数器所预言的又一次本我筛选是正宇宙的大撕裂,认为只要动用足够的技术力量,便可以轻易地度过这次危机。但当我们将《演化增长论》中的主体从蓝星文明细化到文明意志共同体时,得到的却是一副正指数暴涨的图像。宇宙的大撕裂只是表象,真正的本我筛选作用于文明意志共同体的深处。在这种前景下,领航员计划与蓝星——方舟工程应运而生。 虽然这两个工程都早在凝聚纪元,六世纪完成了策划,但方舟的真正动工始于凝聚纪元1050年。此时的蓝星文明已进入前空想时代,拥有足够的技术力完成方舟的建造。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方舟的物理体积是极小的,除了作为方舟核心而存在的均质化夸克工厂外,其余主要设施均被置入奇点储存器内的负空间中。在“蜃楼”系统的伪装下,对于绝大部分文明(包括一切非方舟驻点且未掌握足够强度空间扫描技术的文明)而言,方舟的存在都是无法被观测的。 至于方舟的基本结构,蓝星文明最终采用了9号超理物质。它是后奇迹时代产物,在某种意义上同时拥有正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它完美地具备了方舟在航行中的一切需求,包括曲速航行中对扭曲时空的强稳定性,对常规物质的高效转化/逆转化能力以及对反物质类武器的完美防御能力。这些性质确保了方舟在曲率时空中的安全性,方舟常规结构的完整性,控星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本地文明的反物质武器骚扰的无效性。 方舟的超光速航行方式为曲速航行,这是一种后奇迹时代文明常用的超光速航行方式,其本质为曲率变换带来的时空运行尺度差异。这是一种高效的航行方式,进入曲速航行状态的物体难以被处于大参考系时空环境的物体追踪,常用的办法是在其进入曲速状态前所定目标的预设曲率,并同步观测系统至此曲率状态。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在进入与脱离取速状态时,大参考系时空中会留下明显的行迹。其具体长度为曲率引擎启动与进入预定曲率的时空坐标连线; 而异曲率时空中的危险也是极大的,因宇宙战争打击而出现的超曲率是空在宇宙中并不罕见,这种极度膨胀的时空环境,能轻易让陷入其中的物质失去其原有的基本物质形态。所幸这对于方舟而言都不是难题,即使执行共生协议,方舟留下的行迹也不会超过一个天文单位,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尺寸。超曲率时空也不是问题,寰宇计算中枢对现实的精确认知,令方舟能预先计算出安全轨道,规避超曲率时空,即使陷入超曲率时空,9号超理物质的稳定性也能支撑我们重新计算出回到正常曲率时空的航线并成功脱离。在蓝星文明的理论体系中,存在超越奇迹时代的航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修改航线光速,出于经济的考虑,我们仍是选择了熟悉的曲速航行,而从宇宙航行的角度来看,一次性蒸发一个河系以获取足以航行的能量也是不太明智的。时间永远是我们考虑的第一要素。
关于领航员计划 在本我筛选的作用客体被明确后,蓝星文明自凝聚纪元以来,首次重视个体思考与网络式集群意识各自的意义。经过凝聚纪元以来的数次技术飞跃,集群意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绝对的执行力,自省力和判断力,带来的是高速进化的技术力。蓝星文明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出原来只存在于幻想中的伟力。但当我们发现本我筛选的作用客体是文明意志共同体本身时,我们首次集中了大量的算力来推演我们的未来。我们得到了一个令我们纠结的结果,当文明意志共同体与蓝星文明一同演化到极致时,我们会拥有无穷无尽的算力,我们将成为全知全能者,而代价则是陷入绝对的理性中。简单地说,蓝星文明将失去“人性”,不再是一个文明,而是作为宇宙规律的一部分而存在。但这样的命运不为我们所接受,我们开始推算各种可行理论的适配性,最终我们定下了以一个独立个体为主,集群意识为辅的方案,这便是领航员计划的起源。 在这场文明与宇宙的博弈中,领航员便是执剑人。只有一位合格的执剑人,能让蓝星文明在面对来自宇宙的打击中得以幸存,在纯理性的危机下,一位足够坚定的个体是蓝星文明所需要的。如何选择适合的个体担任领航员,困扰了我们数个世纪。 凝聚纪元九世纪,我们最终决定动用蓝星文明储备的所有零号元素撬动引力,反演时空至时间循环灾害(现称时间循环筛选)的时空节点。最终文明意志共同体指定了一位来自公元纪元2020年5月22日的蓝星意志担任方舟的领航员。虽然我们对此感到一定的忐忑,但我们不会质疑文明意志共同体的选择。 在选定蓝星文明的领航员后,对领航员意志的激活与记忆修改将会同时进行。我们遮掩了领航员自时间循环筛选前一个月起的所有记忆,并隐瞒封存了有关蓝星文明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将会随航程的进展逐级解锁,在抵达宇宙中心的最后一次大抉择进行前,我们将会告知领航员一切。从原则上讲,自领航员意志真正激活始,领航员不能受到任何事物(包括蓝星文明意志共同体,即“协议”)的思维诱导。 为了确保方舟航行的成功率,蓝星文明在凝聚纪元1050年开始优化现有世线技术。最终在方舟启航前,我们完成了世线共振核心的架设。五万条视线中的领航员已陆续启航,而这5万个来自不同时空坐标的蓝星意志构成了领航员计划的真正主体。按照信息解压协议,该信息在领航员意志完成最终抉择前不会直接展示。 领航员计划是蓝星文明与宇宙进行的一次赌博,天平的两端是毁灭与永恒。为了确保信息封锁的完备,方舟再启航前会蒸发一个河系的物质并进行一次短程的,由协议主导的曲速航行,以完全脱离原星域,随后协议将会移交控制权,并唤醒领航员意志分离特殊意志“逐光”“深红”“狼青”并择时唤醒,有领航员在“逐光”的辅助下进行一次超长程曲速航行。至此,领航员计划完全启动。
点名感谢那位热心网友,省了我好多时间

然后在这里回复一下大家对我的一些评论,首先我不是容嬷嬷,我是男的,直的,高三的,所以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上次用图片的形式实在是时间所迫,很抱歉。另外关于我的字的话,之前练过一段时间的毛笔,然后自己写着写着就变这样了,基本可以说是纯野生的字体,如果给大家带来了阅读困扰的话我很抱歉。至于上面是我对我的逐光二创小说写的一些基石设定,欢迎大家提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