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对于现在白登之围的一些说法,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写一写

修改于2022/08/281547 浏览建议吐槽
看到很多网络上对于刘邦白登之围的一些说法,我觉着实在是有问题,就连无悔华夏官方我觉得可能也陷入了误区
关于白登之围
【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
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益食婴细阳千户。
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
刘邦虽然刚开始被围,但是脱困之后立即发扬趁你傻捅你刀的不要脸精神率军突袭匈奴大破之!
(实际上是张良教坏了刘邦,当初刘邦与项羽和谈后,张良鼓动刘邦立刻撕毁协议追杀项羽,刘邦一想觉得可行,于是发扬不要脸精神撕毁协议追杀得项羽四面楚歌最终自杀)
从整个战役过程来看,其实刘邦方面与匈奴之间的战损比差距并不大,虽然刘邦一度被围,但最后还是凭着不要脸精神发动突袭找回了面子
白登之后,不管是汉朝还是匈奴对彼此都有了一些了解,刘邦明白了匈奴的威胁,考虑到刚从秦末楚汉连绵大战中走出来,汉朝新立的情况,还是选择了和亲
匈奴方面估计也是一样,被刘邦最后的不要脸突袭打疼了一下,也认为刘邦这家伙不可小觑,也没有过度狮子大开口,同意了和亲
——否则匈奴早就应该野心爆炸,该准备入主中原了,还会老老实实接受和亲继续歼汉十亿虎踞草原?
笑话,本来就是畏威而不怀德的主,谁是省油的灯?去翻翻冒顿的履历,这哥们弑父证道到处开殴,野心一直大得很!
所谓和亲也是有前提的,其实正是刘邦白登攻心解围后的不要脸一击才让匈奴产生了汉朝没那么轻易对付的心态,这才认为和亲更加有利
否则看看中国历史你就知道什么叫得寸进尺再进尺最后把你的地盘抢光,区区浮财岂能满足?
而且……刘邦在白登前后的军事行动中一贯维持了战报难看但战线漂亮的风格——刘邦出击1个月,匈奴就迅速后撤,放弃山西,骑马翻越太行山,向北后撤2000多里,继续后撤……
TapTap
(嗯,就和当年楚汉战争时,看战报,刘邦被项羽各种吊打各种打爆,但是一看战线……
刘邦及其仆从军一直在往项羽那边推!!!
刘邦一路灭雍国,灭塞国,灭翟国,灭河南国,灭韩国,灭殷国,降服魏国,降服代国,降服赵国,一路击败楚国各路将领打进彭城,然后项羽很快打回彭城,把刘邦赶回去,但是刘邦依旧可以占据荥阳 ,京索之战把项羽赶回去,最终西楚九郡丢了三郡~
项羽这边战报各种辉煌战线一直在往西楚推,傻子才继续跟项羽
当然战报被吊锤战线秀操作的本事,古往今来刘邦也是独一份了
石勒: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石勒:我敢和刘秀比肌肉,但要我碰上刘邦,对不起,我只能跪了,因为我不管能在战报上如何虐汉高祖,也只会在战线上被刘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晁错说: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又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晁错表示,匈奴最头疼的不是战斗力如何,而是由于匈奴的机动力,汉军难以主动捕捉到其主力与匈奴人展开决战,
汉文帝时期:
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侵盗上郡葆塞蛮夷,杀略人民。於是孝文帝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八万五千,诣高奴,击右贤王。右贤王走出塞。
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昂。上乃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帝亲自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军吏卒。帝欲自将击匈奴,群臣谏,皆不听。皇太后固要帝,帝乃止。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赤为内史,栾布为将军,击匈奴。匈奴遁走。
汉军捕捉主力决战麻烦,实际上匈奴也不敢正面决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
汉朝完成贞观三年时年的统一程度是什么时候?
A:灭项羽诸将推选刘邦为皇帝时。
B: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后。
C: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
D:汉武帝熬死了所有功臣集团第一代,废掉一堆侯国并且对同姓诸侯搞推恩令后。
单选题:以下哪种情况不是汉朝初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A:刘邦消灭韩王信击败匈奴后,发现好几次诸侯王造反都勾结匈奴,于是才和匈奴和亲,让匈奴不支持诸侯。
B:汉文帝让灌婴率领80000骑兵讨伐匈奴,各地诸侯知道后,马上起兵造反。汉文帝马上下令灌婴放过匈奴区镇压诸侯。
C:汉初君臣团结一心,但是每次会战都打不过匈奴,于是只能和亲。
和亲实际都是白登几年后的事情了,也不是马上就和亲的,刘邦后面几年一直在收拾诸侯王,而诸侯只要造反就勾结匈奴……
明白了吗?
包括为什么汉武帝时才大规模对匈奴开战,好多人没有理解一个概念,汉朝真正能形成合力的时候,是汉武帝时期……
【是岁,匈奴大入北地、上郡,令丞相婴将骑八万五千往击匈奴。匈奴去, 济北王反,诏乃罢婴之兵】
文帝时曾经做足准备要发兵八万,还准备了大量马匹,征讨匈奴,然后济北诸侯王知道后马上搞事情,无奈只能改变计划先去收拾诸侯
本身汉朝一开始建立是一堆人联盟的结果
汉朝的诸侯哪怕同姓都和后世的藩王不是一个概念……
把刘邦(汉朝中央),匈奴,诸侯当成三股势力的博弈,自然就看明白局势了。
————————————————————————————
差不多05年,是一个节点。
05年前,各种不论纪录片还是影视剧还是各种宣传或者儿童科普读物~一直强调的是,匈奴人不敢直接与甲坚兵利的汉军正面决战硬碰硬,所以每次都是打游击 ,使用蘑菇战法,主力不和汉军正面打,拉长战线再派小规模游击队骚扰,让汉军疲于奔命,待到汉军疲敝再发起攻势……
所以汉武帝要发展骑兵,靠骑兵追上匈奴人,让匈奴人跑不掉,方便汉军打决战
然后甲坚兵利的汉军与匈奴决战
然后05年后,就变成了汉初军事作战能力不行,汉军没有匈奴人勇猛,骑兵天生克步兵,甚至出现了汉军武器,马匹质量不如匈奴人都出现了
是靠几十年累计国力,加上汉朝去西域学习现金冶炼技术以及引进西域马匹
从此汉军才能有能力在军事上和匈奴会战……
呵呵……………………
35
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