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共创第四季#重生之我在文明与征服

2022/10/138 浏览同人专区
第六十九章 密度之秘
在劳动力极其低下、金融体系尚未成形的古代世界,利用后世的金融手段,几乎可以无往而不利,兵不血刃的摧毁任何敌人。
这句话不是秦若愚说的,至于是谁说的 ……他也忘了,但他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的贸易体系,就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也有钱这种东西,但是这里的钱就非常的没有规范。
譬如金子,就有金条、金块、金豆子、金沙和碎金子等多种形式,而且纯度不一、品相不一,很难区分。
铜钱更是如此,就比如现在,市面上通行的就有十几种形式不一的钱币,其中制作最精良的,在秦若愚看来也只是块铜板板,上面印了一副模糊不清的图和几个模糊不清的字而已,至于制作的比较差的,那简直不能称之为钱……
当然了,百姓们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判断钱币价值的法子,大体上就是根据重量、含铜量等情况制定出来的,大部分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知道每一种钱币的大体价值和兑换比例,不影响日常生活而已。
所以秦若愚有心统一币制,结束这种混乱不堪的交易局面。
但这种事吧,如果利用朝廷的公权力强制推行,不但效果不好、容易招致民间的不满和反抗,而且效率也比较低。
所以,秦若愚打算用良币驱除劣币的法子。
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重新打造一批精美的铜币而已,给工匠们提供了一个水力冲压机的思路,这些帝国最顶尖的、并且已经有了制作水车经验的匠人们很快就造出了冲压机,然后融铜为水、去除杂质,冷却之后,用冲压机做最后的塑性。
这样一来,一大批造型精美的铜币就被造了出来。
这些钱币越有盘子底儿那么厚,黄灿灿的,正面印着一个大头像,正是秦若愚,旁边一圈则刻着小字:大汉帝国开国皇帝陛下秦。
背面则是写明了面值,同时也有一圈小字:大汉帝国皇家银行发行。
没有人知道这大汉帝国皇家银行是啥意思,但是所有人对这新钱币都是爱不释手……
的确,比起那些黑乎乎、脏兮兮而且薄如纸片的铜片子,这种制作精美的铜币简直可以当工艺品来收藏,拿出去花也有面子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朝廷明旨,这些铜币,会以市面上价值最高的一种铜钱的二倍价格,公开兑换……
有好事者早已经称量了,那所谓的价值最高的铜钱,其重量猜不到新铜币的三分之一。
因此,一时间新钱兑换处人山人海,庶民们蜂拥而至,将自家藏在地窖里的铜钱全部挖出来兑换新钱。
然而新钱产量有限,不可能满足这么大的兑换需求,因此兑换处也是贴出了告示,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而兑换来的劣质铜钱,自然是回炉再造,将铜熔炼出来制造新钱。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朝廷每兑换一枚铜钱,就要承担一倍的损失……
李世民对此非常的不解,前来找秦若愚询问缘由。
“这个嘛……就叫欲将取之、必先予之,也可以理解为现有投资再有回报……”
秦若愚模棱两可的解释了一句,然后问道:“前来兑换铜钱的,除了普通老百姓,那些氏族可有动静?”
李世民笑道:“有的。那些氏族非常狡猾,兑换的前两天,他们只是派人观望,第三天才开始兑换,而且量越来越大……现在的话,每天兑换出去的新钱,倒有八成被他们的人给换了去……而且,这些人还在做新钱倒卖的生意,一转手就能获利五成。陛下,我们是否要出台法令,禁止新钱倒卖?”
“诶,完全不必。”秦若愚拜拜手,“钱是用来干什么的?不就是用来买卖流通的么?禁止新钱倒卖有什么意义?随便让他们折腾去吧。”
李世民苦笑不止,对秦若愚拱了拱手:“陛下,恕臣愚钝,还请陛下为我解惑。”
秦若愚想了想,这该咋解释呢……挺麻烦的……不过,面对自己的心腹重臣,这还是得解释清楚的好。
于是,他问道:“李卿可知如何鉴别铜钱、金子的含铜量、含金量?”
李世民想了想:“以铜钱而论,铜轻而铅重,铜中掺铅可造假,然其肉眼可辨之;以金而论,金重而铜轻,然二者肉眼难以辨别之,臣亦无法区分……细细思来,金软而铜硬,以牙咬之、以刀割之,或能区分……然,若是将金铜熔铸,怕是也难区分。”
“哈哈哈哈哈……”
秦若愚一阵畅快的大笑,任你李世民聪明绝顶、一代天骄,号称是****,然而这种超越时空的知识,你也还是不懂的吧……嘿嘿嘿……
大笑完毕,秦若愚决定给自己这个心腹手下科普一下后世小学生都知道的关于密度的基本常识。
他命人取来两杯水,另取来两枚金币,其中一块是纯金的,另一块则是灌了铅和铜的,目前国库空虚,就暂时打造了这两块以为模板。
“李卿,看好了。”
秦若愚将两枚大小相同的金币分别扔到水里,然后令人用筷子夹出,沥干水分放在一边,然后请李世民观看。
李世民眼尖,一眼就看出,本来都是满满的两个杯子,此时却一个水多、一个水少,他眨了眨眼,又将两枚金币拿起来比对,发现大小一模一样,顿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干脆自己又将两个杯子加满水重新尝试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
李世民心下震撼。
虽然他还是不明白这其中原理如何,但是他却清楚,若是以此法来敛财,那可真的是无本万利,而现在陛下很显然是要用这个法子来对付那些氏族……
“嘿嘿,李卿,朕来替你解惑……你看,世间万物,同样大小然重量不同,何也?因其质地不同也,拳头大小的金子,若是以棉絮来称量,需要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小才能等同,这种因质地而导致的重量体积比,我将其称之为密度……”
……
1